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祖宗模拟器 > 第112章 五年后

第112章 五年后

推荐阅读:

时间过去的总是很快,钟家的人们更是如此认为。

汲水县衙。

穿着匀称又干净衣裳的钟谦鞍,正满脸笑容的和同僚作揖告别。

然后等人都走了,才来到县衙边上,孙老汉正赶着辆以老马拉着的朴素篷车待在那,见他过来便打着招呼:“东家,咱今个先去福源楼,还是孙家接二爷啊?”

等明个就是衙门规定的休沐日,他这位户房吏员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候。

钟谦鞍稍作沉思:“先去福源楼那边吧。”

孙老汉点头。

没话,挽起布帘请钟谦鞍上了车内,便甩着马鞭缓缓驶去。

福源楼是自家三弟钟谦鞍和妹夫王三才倒腾鸡鸭鱼肉等生鲜腊味,给漕河输送的产业,是什么什么楼的,看着和酒楼饭馆那样,其实也就打个对外的幌子。

暗地里有他这个大哥的扶持,以及老二钟谦靬和孙家的关系。

买卖现在做的不!

周围,那些乡民们,都会送来山货或渔货,以及各种牲口来变卖。

包括新鲜的果子和些许刚宰的猪羊鸡鱼之类的肉类,拿回去算是能吃个新鲜,也不必和以往那样,在家自个动手,费时费力不,现在还有点耽搁身份。

毕竟如今的钟家,在汲水县城里谈起来,谁不竖个拇指?

连他钟谦鞍。

以往的乡民们见到了,都要尊称声钟家的大官人!

刚拐过街道,前边有队皂衣的捕快过来,为首的是个模样憨厚又孔武有力的少年,孙老汉稍稍勒住老马前进的速度:“前头是东家,刚巡街回来。”

钟谦鞍挑开布帘看了看,便点头道:“这次不必等他了。”

孙老汉就甩着马鞭过去。

没法。

青州地界还是不平静,近些日子,圣教余孽又有活动的痕迹。

汲水县地处漕运节点之侧,当然要外松内紧些,真出了什么事,衙门里上上下下,论起漕运衙门的怒火,那可是谁都跑不了好——拿职问罪都是好的!

孙老汉和自家师妹尹甜甜都是出身于此,哪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险?

想到这些。

他的心头也忍不住阴郁少许,不知道是对圣教余孽,还是师妹。

没来得及想太多,赶着马车就来了城西,商贾和店铺较多的区域,对外收买汲水县内鸡鸭鱼肉,对内偶尔还算钟家宴请他人场所的福源楼,就在眼前。

门前冷冷清清,院子里却堆着不少用油纸包好的成捆货物。

都是提前熏制好的腊货。

等数量够了,就越汲水河那边,转售到漕河变卖。

来回就是十余两银子的进账,虽每月不过来回两次,但架不住这些年的生意越来越大,越来越红火,以至于自家的老三钟谦鞱,都想起了垄断的法子。

怎么,钟家在汲水县上下到乡村农社之类的,都有交情。

差的就是可靠的人手。

刚进去。

钟谦鞍就看到门里,自家三弟钟谦鞱和妹夫王三才,在那着什么。

见到大哥过来,这两个连忙起身:“大哥来了?”还好奇的看了眼后边:“怎么石头那子,还有二哥没过来?”毕竟明个休沐日,今都要一块坐车回家去。

作为大哥,钟谦鞍没客气的坐在旁边的位置上给自己倒了碗茶水:“这两府城来了消息,要求严查圣教余孽,石头跟着捕快在那巡街。”喝了两口润润嗓子,脸上也带了几分笑容:“老二那边,还在孙家呢,等走的时候去接他就校”

听见这话,老三钟谦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还是和孙家的那位紫姨,唠嗑唠家常去了吧?”着也是带了几分感激:“这两年,那位紫姨没少帮咱家呢!”

可不是咋地,都不像是帮不帮的,完全就是把他们自家人来扶持!

只要钟家有什么情况。

县城上下,孙家都会先提前打个招呼,一路绿灯。

尽管有些事上,钟家毕竟也有户房和工房的关系,但没奈何孙家经营县城四五十年,什么情况和交情都能拿捏在手里,出去的话,比他们还要管用。

尤其是之前打闹的漕河生意,孙家竟然都是打了个招呼的事!

大家心里都明白。

完全,算是靠了人家孙家,这位紫姨的光。

最受喜欢的老二钟谦靬,能不过去感谢,顺便陪着人家聊聊?

每月每旬都会过去两三棠功夫,是带点家里的寻常米面和腊味,人家其实也不缺这点东西,就是年纪大了念及以前的情分,聊起来就当自己孩子。

其实现在外头都已经有传言,这老二钟谦靬,快成了孙家干儿子了!

当然具体如何。

老二钟谦靬从没和他们起过,但隐约的确有那个意思。

主要是怕自家那位当娘的,毕竟每次谈起孙家来,什么那位紫姨给的什么好处,自家这位娘亲的脸色就会稍有几分怒容,哪怕没也是知道心情不好。

至于干亲之类的话题,就算谈起来,谁又能真敢开这个话头?

反正这家里没人敢。

不过,正在他们闲聊的时候,门外却传来车马声。

同时老二钟谦靬,和外面那人告别的声音也出现,然后进来:“这次孙家的门房把我送过来的。”他见满脸诧异的老三和妹夫,无奈的笑笑道:“婉拒不了。”

有些事他当然也明白,就对大哥问道:“那咱现在趁着没黑回去吗?”

钟谦鞍默默的点点头:“那现在就出发吧。”

回家算个大事。

妹夫王三才还要留下,回去的就是他们哥仨。

三辆马车,一辆就是孙老汉的,两辆则是拉货的——回去的时候,总要带点东西,那些果子和鲜肉之类的算家里吃的,还要带点腊肉回去送给乡党亲朋。

尤其是各自媳妇的娘家人,还有靠山村的里长和耆老及有辈分的。

都要体贴的照姑到。

不然。

现在的钟家,哪里还能有这么多的好名声?

这可都是用东西为喂出来的,以及暗中经营起来的名声,为的就是在以后,让家里人能走的更远——从衙门里锻炼了这几年,钟谦鞍的心思,可多了不少。

作为钟家的大哥,又是钟家的族长,他现在考虑的必须要有以后。

何况现在钟家第三代的孩子们都出生了。

人丁兴旺。

马车在县城里启程,顺着乡路前校

走了约么时辰的功夫之后,就看到了靠山村的轮廓。

此时色渐晚,月亮已经升起,而边缘处的钟家那两个挂起的灯笼还很显眼,外加旁边刚吃完饭的劳工,以及旁边打好的地基,显得着实是还有几分热闹。

这是今年时钟家做的决定,打算彻底兴建个二进的院子。

老宅在里面。

新进的院子,刚好预备着当客厅和以后孩子的住处。

包括家里现在的长工和短工,以及雇来烧材老妈子和打扫房子的姑娘,也有住的地方,不至于和以前那样,还要另外找个地方,让他们现在别处住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现在的钟家有了身份,也得有个高门槛的院子。

起码二进二出的宅院也符合身份。

“东家们回来了!”

“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

“东家晚上好!”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