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迟迟钟鼓长夜初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承时醉酒除夕夜

“西风斗胆问公主,那丹青上的主人公叫什么,现在,他人又在何处?”

“他叫沈觉,他已经死了,是我亲自下令处死的他,凌迟处死,九百九十九刀。”她云淡风轻的说道,宋西风闻言,脸色稍稍有点变化,手中的骨瓷茶杯愣是没拿住,掉在了青砖地板上,摔得粉碎。

深夜,苏不眠在烛火下用布条仔仔细细的擦拭着他自己的佩剑,线人在一旁向他一五一十的汇报着打探来的线索,窗外黑影掠过,苏不眠身旁的烛火闪了闪,苏不眠顷刻拍案而起,追了出去,房外死气沉沉,毫无踪迹可寻。

翌日一早。

大殿之上,苏不眠持剑立在殿下,江棠正襟危坐在大殿中央,两个人的神色均凝重万分。

“公主,那宋西风万万不能再留于宫中了,此人必是他国派来的奸细卧底,此人必是我大周国的一大祸患!”

苏不眠眉头紧皱,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了。

“不眠,你误会西风了。”江棠辩解道。

“公主,不眠自幼侍奉您,自然清楚不眠的心思,可公主为什么就一直要这么执迷不悟呢?”

苏不眠拔出自己的佩剑,架在自己的脖颈上,“公主,不眠求您了,宋西风不能留在宫中,如若公主执意要让那宋西风留在宫中,那不眠愿自刎在这大殿之上!”

江棠的神情渐渐凝固,桃色的面颊透着一股笃定:“来人,将苏将军带下去,苏将军既然一身忠心侠骨,不妨替本宫好好守着周国边关吧,没有本宫的旨意,苏不眠永世不得回京。”

苏不眠被侍卫带了下去,“阿棠,宋西风他会害死你的,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苏不眠这一罚,罚的委实冤枉了些,但他还是走的很决绝,可他牵挂着江棠,于是他悄悄的将自己训练了很久的线人全部留在京城里,千钧一发之际,那线人或许能护住江棠的性命。

他走的那天,京城下了好大一场雪,苏不眠裹着大衣,架着马,带着一众队伍去了边关。此去经年,再相见,不知猴年马月。

初春三月,周国都城外,桃花初绽,宫里便传出喜讯,新任女君登基,江棠继任女君那天,苏不眠差人送了封信给江棠,信中寥寥数字:“我在边关,一切安好,勿念。在宫中诸事小心为好!”

然而,也正是当天下午,江棠才发现宋西风不见了。

随宋西风一道消失不见的。是那张边防图。

侍卫来报时,江棠的心头一阵钝痛,她无力地苦笑着,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支走苏不眠,又布下一个又一个套,才引得这宋西风中计现身。

三天,宋西风用整整三天的时间,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攻破了周国的边关,因为北面有苏不眠的军队驻扎,他没有攻打北面,三日大捷,宋西风挥师南上,直直入了周国都城。

城墙之上,江棠一袭邪魅的红衣在风中飘曳,她道:“你果真来了。”

宋西风一身银甲,手持长弓,骑在战马之上,“江棠,我的孪生兄长沈觉三年前死在你手中,今时今日,我要你血债血偿!”

“怪不得,你同那沈觉生得如此相像,连我都惊叹,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像到一般无二的两个人。”江棠邪笑道:“宋西风,沈觉的死,你恨透了我吧?”

“什么宋西风,我本名沈良,如不因为兄长的死蹊跷太多,我又怎么会忍姓埋名在你们周国埋伏了这样久?”沈良举起长弓,“江棠,我必取你的性命,以慰我哥哥在天之灵!”

沈良的军队攻开城门,整只兵马进入城后的那一刻,城门大关,城内立即飞出一阵箭雨,大火顷刻烧起来。

沈良一众人在火海里挣扎,江棠漠然地站在城墙上,“宋西风…沈良…你以为你用宋西风这个名字就能骗过我?你莫不晓得,沈觉当年也是用宋西风这个名字来骗去我对他所有的爱的。”

“阿棠……”远处一阵呼唤,只见一人正急急地策马而来。

少顷,她纵身一跃,跳入滔天的火海里。

“不眠,对不起。”这是她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数年后,周国边关城里多了位说书的乞丐,当他又讲完这个这个故事的时候,身旁的孩童问他:“那江棠,可曾留给不眠什么?”

他想了想,“一个笑容,以及……一世凄苦。”

他忘不了。

大火焚城那天,她独自一人登上城楼,一身妖艳邪魅的红衣在大火中飘曳,她渐渐被火光所吞噬。在她即将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她仿佛看见城下有一个人策马而来,呼喊着她的名字,她嘴角微扬,既然这一世无法两全,那就下一世吧,下一世,我和你赌书泼茶,诉尽衷肠。

她和那个人,终归同归于尽,留他一个人,余生悲戚。

一个故事讲完,李嬷嬷眼神中划过一丝悲伤,方氏只觉得这个故事十分晦气,甩了甩手,道:“这好好的日子里,李嬷嬷你竟说一些晦气的故事,来来来,我再给你们倒上一杯酒,你们该喝喝该吃吃。”

赵承时只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的李觅从似是恍恍惚惚的变成了两个人。他甩了甩头,犹豫了片刻,还是把手里的酒盅递给了方氏。

李觅从也觉得浑身燥热不安,时不时地出热汗,她也没多想,许是酒喝多了,上头了罢了。她将酒盅递给了方氏,方氏满眼笑意的将酒坛里的酒倒给他们二人,又装模作样的给李嬷嬷倒上了一些,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李嬷嬷嘴咧得很大,笑不拢嘴的,一个劲地在那儿嚷嚷着祝酒词,赵承时只觉得胸口闷热不已,身上也十分的燥热难耐,环顾周围其他三人没什么异样,赵承时也便只觉得可能是自己贪杯有些喝醉了。

见方氏又将酒杯满上了,赵承时推脱不已,只得抬手仰头将酒盅里的酒一口喝尽。

李觅从看了一眼赵承时,也跟着将自己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

两杯酒下肚,赵承时与李觅从二人已然倒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