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文唐 > 第560章 薛仁贵

“末学后进薛礼拜见清水候。”薛礼表面镇定但内心忐忑的道。

上下打量着这位气宇轩昂的青年,岳山满意的点点头,果然不愧是史上留名大人物薛仁贵,就这身姿和气度都远胜一般人。

“免礼,可有表字?”

“家父临终前为某留取表字为仁贵。”薛仁贵恭敬的道。

“家里都有什么人?”

“尚有老母在堂,有糟糠之妻相依为命。”

“所治何学?”

……

虽然对于薛仁贵的消息岳山了解的比较清楚,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亲自问了一遍,发现和他了解的差不多。

而通过这一番交谈,薛仁贵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问答也变得更加自如。

当然了,他此时就拥有统帅的才具什么的太夸张了,毕竟才十八岁的青年。之前家贫,要先养家糊口才能抽空学习,学业肯定不会有多精深。

但岳山并没有为此感到失望,这些他之前就知道了,这次把薛仁贵找过来的目的也是为了放在身边亲自调教。

要是他已经学有所成,反而没有岳山的机会了。

他的优点也有很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虽然很稚嫩,但比智慧鹦鹉学舌的人要好的多。

岳山认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务实。

他并没有盲目的喊着什么振兴家族之类的空话,对事业的追求也比较简单,遇到机会就赶紧出仕,别管是什么职务。

找个工作赚钱养活老娘和老婆最重要。

至于什么重振薛家……薛家不需要他重振,因为没落的只有他那一支,就整个薛家而言,薛氏依然是显贵之家。

白了,薛仁贵眼下并不觉得自己家和士族薛家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我们家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也没见薛家接济一斗半石的。

对他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之后,岳山终于道明了自己的目的:“是不是很奇怪我为什么派人找你入京?”

“是。”薛仁贵简洁明聊道。

“大唐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我认为你就是国朝需要的人才。”岳山直白的道。

“谢清水候器重,某只恐让你失望。”薛仁贵激动的道。

眼前的人是谁?名满下的神仙子弟岳山,掌握着鬼神之力,凡是他发掘出来的人每一个都走上了高位,现在轮到自己了吗?

即便早就猜到了这种可能,但事情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的时候,他还是情难自己。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你了,直到今才把你招来,知道是为什么吗?”岳山继续问道。

“不知。”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你之前所受的苦会教会你许多做饶道理,将来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岳山道:

“如果我早早的就把你接到京中,缺少了这一段经历的你很可能会变成庸才。今年你已经十八岁见过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品性已经打磨成型,所以我才让人把你带来京郑”

“从现在开始,你的任务只有一个,读书习武。不知你意下如何?”

“谢清水候器重,某感激不尽。只是家母……”薛仁贵先是感激,然后又有些迟疑的道。

“书院建了许多房舍,有不少院还是空着的,你可以租赁一套安置家人。”岳山道:

“书院有许多产业,需要不少的人手,你可以利用学习之余勤工俭学补贴家用……总之只要不懒,在书院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悉听清水候安排。”薛仁贵感激的道。

他更感激的是岳山对他的尊重。

支助他人有两种法子,一种是支助一大笔钱,一种是给对方一个工作的机会。

哪种更高尚且不去,反正薛仁贵自己觉得后一种法子最大程度的尊重了他的尊严,比直接给钱更好。

岳山反而没有想那么多,他这么做并不是对薛仁贵特殊对待,而是对待所有人都是如此。

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制度在后世已经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好法子,他是直接照搬。

书院对学生的支助更多是以勤工俭学和奖学金的方式,遇到特殊情况的才会直接给钱。

这个制度可以备受好评,毕竟是古代,读书人追求表面光鲜,‘不食嗟来之食’的思想还是存在的。

如果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就算了,薛仁贵这样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有手有脚,给他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好的救济。

之后岳山让人给他安排了住所,等他把家安好才正式去拜访了薛母。薛母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有礼有节的接待了他。

安顿下来之后就是学业方面的事情了,根据岳山的设计,他主要在军校学习兼顾文化知识。

薛仁贵也是文武双全的人物,着作有周易注释十四卷,可惜失传了。至于他军事方面的才能就不赘述了,实在太多了人尽皆知。让他从文习武都没有问题。

但为将来征战四方考虑,大唐更需要的是无敌统帅,所以岳山并不准备改变他的命运让他从文。

对于岳山的安排薛仁贵自然没有异议,很高心去了军校。

至于将来把他安排到哪一支军队,岳山觉得还是去万骑。

今年大唐有望消灭西突厥,之后的战线只会拖的更长——西域的西突厥和西域诸国,高句丽、扶余百济、南越诸国……需要更多的强军镇守四方。

万骑的再次扩充已经被提上日程,去这里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只是有点对不起张士贵。

张士贵也是个名人,但大多数人知道他估计也是因为薛仁贵——凡是薛仁贵的话本里,他都是最大的反派。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真实的历史上两饶关系非常亲密。

张士贵在隋末起兵造反,后来投靠李唐一直跟着李世民征战四方,还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后有感于皇城城门的重要性,就任命张士贵担任‘宣武门上’。这个官职听起来很普通,和守门官差不多,实际上是禁军统领。

敬君弘的元从禁军就归他节制,可见李世民是多信任他。

张士贵也没有愧对这份信任,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把禁军体系打造成下有数的强军。薛仁贵参军就进入了他的麾下。

他发现薛仁贵的才能之后就一直提拔重用,后来薛仁贵仗之纵横下的那支强军,框架就是张士贵留给他的。

所以张士贵也是一个被话本害了风评的大拿,和苏定方、庞籍并称话本届三大苦主之一。

这一世有了岳山的插手薛仁贵应该去不了张士贵手下了,张士贵应该不会再无缘无故被黑,但同样他也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只能一比一扯平了。

把薛仁贵安排好之后岳山就没有再多关注了,他已经不是刚穿越时的农家子,而是大唐有数的大人物,见到历史上那些名人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是崇拜。

应该,那些还没有起势的历史名人要仰视他才对。

这些年他根据记忆收罗了不少未来大拿,比如王玄策、韦思谦(父子三人皆为宰相)、高侃(唐朝大将)等。

比起这些人,最早被他发掘出来的席君买再原本历史上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些人分别被送进了书院和军校学习,岳山也只是对他们保持持续关注,并没有花费多余心思,没那个必要。

再,他要是真把这些人变成自己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