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明末之虎 > 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灭,邀战中军

见到所有的唐军,瞬间停止了攻击之后,代衮及剩余的三万余名准噶尔士兵,皆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已死里逃生。

毕竟没什么东西,能比活命更要紧。

在把所有的武器都上交出去后,一众准噶尔军兵,任由唐军象串青蛙一样,将他们串着捆成了一排。

那些被用绳子捆成一串的准噶尔俘虏,再无半点先前气焰,人韧垂着头,十分气沮的模样。

这时,有唐军士兵把垂头丧气的代衮,带到曹变蛟面前。

“我们曹将军问你,叫什么名字?”翻译透过密集的雨幕,向代衮大声喊道。

“我叫代衮,是准噶尔鄂托克宰桑。“代衮垂着头,沮丧地回答。

“曹将军问你,准噶尔援军情况,究竟如何,你要老实回答,不然的话,当心你的脑袋。”翻译厉声道。

代衮心下震怖,遂有如竹筒倒豆般,将这一路准军入援的情况,向曹变蛟一一明。

曹变蛟听完翻译的话语,顿是淡淡一笑:“果不出皇上所料,这准军三部兵马,尽是朝此处而来。现在前部既灭,其中军兵马,便是我军下一个目标了,他们已是跃入如来佛掌中的孙猴子,断难逃出我军掌心。”

曹变蛟自言自语地完,复向翻译交待几句,便扭头就走。

翻译连声应诺,便到代衮面前,喝令旁边的几名唐军辅兵,先行将他带回营中看管。

见自已就这般被唐军带下去,代衮心下石头落地。

他本以为,那名唐军将领曹变蛟,定会向他好好询问一番,却没想到,甚至还会对自已来个严厉惩罚,却没想到,曹变蛟最终只是下令自已与那三万余名俘虏一道关押,便算处置完毕了。

曹变蛟整顿军伍,从山谷出来,立刻顶着风沙纵马前去谷外大营,向李啸禀告谷中战况。

本来,按原先计划,是在要谷内战斗打响后,潜藏在谷外的唐军亦全军出动,但由于突然袭来的风沙尘雾影响,李啸估计敌情有变,故谷外唐军只得暂停行动,等待谷中战斗结束后,再视情况作下一步行动。

现在,曹变蛟入得营来,立即将谷中战斗情况,以及代衮供述的情报,向李啸一五一十地全部明。

李啸听完明,对战斗情况十分满意,亦对将来要发生的进攻中军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现在敌军前部尽灭,但因为风沙阻路,后面离山谷有数个时辰的僧格部中军,极可能还丝毫不知情。更大的可能,是会因为尘雾风沙,而停留在原地,以待风沙平静后,再领军前校

而敌军陷入停滞状态,却是唐军进攻的大好时机。

李啸当即传令,趁现在风沙尚不太大,一路北进,给正滞留路上的僧格部中军,来个出其不意的迎头痛击。

李啸一声令下,除曹变蛟部兵马留于原地休整,同样看管代衮部的三万准军俘虏外,全军尽数北上,以尽快邀击僧格部的中军兵马。

风沙大起,铁流滚滚,昏黄一片的地间,唐军将士人如虎马如龙,一路整齐地疾行北上,向那僧格部中军,全力进击而来。

而在唐军兵马快速北进之时,僧格及其十余万中军兵马,却在风沙中一筹莫展。

在临时搭建的防风帐篷里,僧格一脸焦躁地在帐中来回踱步。

真没想到,到了离喀什颇近的乌什一带,竟会碰上沙暴,虽然沙暴程度不大,却也给行军造成了颇大障碍。故而在缺乏向导的情况下,僧格不得不下令,全军暂时停驻,就地扎营,以待风沙过去,再开始向南进发。

僧格知道,现在中军驻扎于此,但前军在沙尘方起之际,就已近峡谷,估计现在已经过去,倒是躲过了这场越来越大的沙暴,倒是颇为庆幸。

可叹现在自已无法行动,只能等到风沙将息之际,再率兵疾速前赶,去与前部汇合了。

只是,这样的等待,到底需要多久呢?

没有人知道。

很快,近两个时辰过去了。

此时,已是正午之后,这扯连地的风沙,终于开始稍了一些,附近景物已是依稀可辨。

僧格立即下令,全军速速前行,争取在黑前过了峡谷,去与前部汇合。

按其军令,全军将士立即开始动手拆除帐篷与临时营寨,然后全军一齐出发,向南方进发。

拆除营帐的工作,比僧格预想的要麻烦很多。

因为帐篷的桩基都已被沙尘掩埋,想要快速将他们全部挖出,确实不是一件能迅速做好的事情。

就在准军开始拔寨起营,准备继续南行之际,远处依然风沙蒙蒙的地平线上,竟有如魔术般地开始有了异动。

包括僧格在内,全体准军皆是惊讶地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仿佛突出涌出一道细细的黑线,而随着自已的部下军兵越行越近,他清楚地看到,那条黑线越来越粗,渐渐地幻化成了无数整整齐齐的兵马。

这些兵马,密密麻麻,气势极盛,正与自已行进的方向相对,同样开始快速朝自已方向,一路奔行而来。

“啊!是唐军!是唐军的旗号!”

僧格一旁的一名护卫,忽地大声尖叫起来。

见到这些突出其来的浩大唐军阵势,主将僧格的心,顿是瞬间就沉了下去,一时间,他竟有莫名的恐慌。

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唐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们一路北上,那,那岂不是已与自已的前部兵马遭遇了么?

这一刻,僧格能感觉到,自已的心灵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更有刀割般的痛楚在心头弥漫。

他知道,自已的前部兵马,包括鄂托克宰桑代衮在内,极可能已尽覆于唐军之手。

唉,前部五万余饶兵马,就此尽丧,这简直是一个大的打击。

更可怕的是,在自已还是拆除帐篷准备行装之际,唐军便突然出然,这一下,自已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僧格迅速地目测了一下对面的唐军兵力,他略略粗估了一下对面的前兵力,发现他们不过仅有三万余众。

他随即想到,按唐军的编制,这应该是唐军一个营的规模,这般兵力,倒也不算太多。

僧格看得没错,对面的唐军兵马,仅是由前头的先锋部队,基本皆是刘国能的第六镇兵马。而李啸的本部兵马,因气原因,一时间未能赶上,故离这里尚有一段距离。

那么,这一战,自已到底是打还不不打?

只是,想到这里,僧格的嘴角,又泛起了一丝苦笑。

现在两军即将交错对接之际,还能由得了自已安全撤退么?现在的局面,变化得如此突然,自已除了迎头应战,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僧格为自已突然冒出这个怯懦的念头,暗暗感觉羞耻。

真是岂有此理,自已有十余万多精锐部众,唐军不过区区三万余人,兵力仅有自已三分之一,唐军就是再精锐悍勇,兵力有限又正面迎敌的他们,又有何可惧。

当然,现在的自已,有很多部队依然在整理行装拆除帐篷,但已准备完毕的兵马却也至少有一半以上,当可全力用来对担

而且,自已已在千里镜中看得清清楚楚,这些唐军此番前来,估计是为了赶时间,他们并没有携带诸如火炮或投石机之类令西域诸国最为惧怕的重型武器,他们不也过和自已一样,仅有步兵与骑兵而已。

如果自已能及时派出军使,紧急前往后面,让那后部援兵迅速赶来,那这场接下来的战斗,自已与敌军一旦交战,自已非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