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失落唤响 > 第九十六章 人情

“很晚了,你要不要先去睡觉?”

“……”

沉默,王中斟酌了半憋出来的一句话,换来的便是一阵沉默。即便是他确定需要做些什么,但不擅长这种场面的他,应对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好在他唯一擅长的便是不放弃,所以他继续问道:“你冷不冷?”“你累不累?”“要不你还是哭吧,痛哭一场之后可能会畅快些。”……

但无论他些什么,梅都无动于衷,只是偶尔的眼神闪烁,还表示着她还活着。

半晌之后,王中感觉自己没辙了,只能没话找话的瞎扯着,希望能将少女的心思唤醒过来:“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听你家姐叫你梅?”

听到王中提到陈双玉,梅总算抬了下眼睛,嘴巴微微张开道:“嗯,我叫梅。”

能开口就好!王中心里暗自庆幸,只要能开口交流应该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只要多陪她话转移注意力就行了。

“那你姓什么呢?名字叫梅,总应该有个姓吧?”王中又继续问着毫无营养的问题。

“我就叫梅,没有姓。”

“不对啊,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的姓氏和名字啊,难不成你姓?”

梅继续呆呆的回答道:“我也不姓,从我记事起,我就叫梅。”

“那你是什么时候跟着你们家姐的,这之前你就没有家人么?”

“我也没有家人,从我记事起,我就跟着我们家姐了。”

“你们姐难道也不知道你从哪里来?”

“我不知道,反正我只知道,我一直跟着姐,我就叫梅!”

姑娘这话的时候,十分伤心,语音都带着颤抖,短短的十几个字,便诉了她简单的一生,也是刻骨铭心的一生,可现在这份生活,却瞬间崩塌了。

王中本来只是想着引开她的注意力的,但是几句话的谈话之后,他却发现了一丝的不寻常,梅的话虽然情真意切,但内容上却十分有问题。

任何正常人来都有着生身父母家人,她既然知道自己叫梅,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姓什么呢?即便她是陈双玉父女捡来的孤儿抚养长大的,看她对陈家父女的感情,真正的情真意切,就算她没有姓氏,难道给她取一个都不会么?

而且这个名字和她的经历,都是从记事起就跟着她了,仿佛与生俱来,这不合常理啊。

“还是我想多了?”王中有些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弘法和尚交流之后,他好像有点过于敏感了,他在心中猜测,难不成梅也是玩家记忆的继承者?继承的便是梅这个名字?

不过也有可能她真就只是陈家的一个下人婢女,是陈家抚养长大的孤儿,并没有什么地位,梅梅的叫着叫习惯了,也就没人在意她叫什么大名儿了。

“那要不你以后就叫陈梅好了,每个人都该有个姓氏嘛。”王中继续没话找话讲着,脑海之中的疑惑暂时被他压了下去,这个时候还是先将眼前的姑娘安抚住了再别的。

也不知道王中这句话哪里戳到了梅的痛点,姑娘顿时眼泪哗啦啦的就流了下来,一边哭一边着:“我以后就叫陈梅,我以后就叫陈梅……”

王中顿时有些头大了,这种活儿真就不是他干得来的,或许换了崔子辰这个人来还差不多。对女孩子哭,王中就只能也苦着脸在一旁陪着了。

两个人这样一坐,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坐到王中的眼神都有点呆滞起来,虽然梅在一旁伤心欲绝,但对他来,这个夜晚好像是他进游戏以来过的最安心也最平静的一个夜晚,以往的每时每刻,他的神经都是时刻紧绷着,但今不同,彻底舒缓了下来。

这一刻他甚至好像自己又回到帘年的奉恩学院,无忧无虑的日子。

不过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便发现自己这个发呆发的真不是时候,梅不知道何时已经没有哭泣,整个人都委顿在了一旁。

王中鬼使神差的上去探了探鼻息,发现还有气儿,顿时大松了一口气,然后也没多想,就将她抱起放到了床上,然后盖好被子,自己背着刀走了出去。

大夜晚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也觉得有些不自在。

“看她都哭睡着了,应该是困聊,难道是我之前在那里反而是影响了她休息?”

带着这样的胡思乱想,王中在隔壁很快也眯了过去,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一直处在半睡半醒之间,警觉又重新回来了。

第二上午,惠海大师前来拜访,同行的还有两个沙弥,一个捧着一本线装书籍,王中甚至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油墨味道。另一个则抱着一个包裹,里头也不知装的沙弥,行走之间竟然有金属碰撞的声音。

“施主早安!”惠海和尚一到,王中便正好开门。

王中也赶紧还礼道:“大师早安,不知大师有何事吩咐?”

惠海立刻道:“吩咐不敢,贫僧此来是给梅施主送东西来的。”着还指了指身后两个沙弥手上捧着的东西。

王中不知道梅起来没有,刚想上去敲门,梅房间的房门便被打开了,露出梅的身影,只不过这姑娘脸色惨白惨白的,好像有些不大妥当,声音也极是沙哑:“见过大师,不知大师找梅有什么事?”

惠海和尚见她弱不禁风的样子,眉头一皱:“施主不要紧吧?”

梅轻轻摆了摆头:“大师请进!”

惠海和尚便带着两个沙弥进了房间,出于避讳,王中并没有跟着进去,不过他们也没有关门,所以双方之间的谈话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双方寒暄两句之后,惠海便将两件东西都拿了过来,放到桌上,对梅道:“梅施主,贫僧是给你送这两件东西来的。”

书上的封皮上啥也没写,梅也弄不懂这是干什么,所以十分疑惑的问道:“大师,这是何意?”

惠海和尚回答道:“这本书是秋水剑法的秘籍心法,乃是陈继阳施主临走之前由他口述,贫僧记忆之后,连夜书写而成,另外这个包袱里,则是一千两的额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也是陈施主留给你的。”

梅顿时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门外的王中也有些奇怪,陈继阳不是一穷二白了吗?他赶过来的时候,可以身上就只剩一把剑,最后还断在了东顺码头,这些东西又是哪来的。

惠海和尚继续解释道:“施主稍安,陈继阳施主离开之前,找到了贫僧,他将家传的秋水剑法心法秘籍献给了本寺,换取了两千两银子作为盘缠,其中一半他自己带走了,另外一半,留给施主作为日后的生活用度。”

“另外这剑法秘籍,也是陈施主叮嘱贫僧,特意多留给施主你的一份,也算是让施主日后有个安身立命之本。陈大姐更是恳求贫僧,让贫僧等你伤好之后,为你安排一个妥善的去处,贫僧也都答应了。”

原来,陈继阳带着女儿要回陇川府复仇,梅因为伤势原因根本不能奔波,而且陈家的仇怨,也牵扯不到她的身上,所以他们便没有带上梅。

但此去多半就是人永隔,他们也不能扔下梅什么也不管就这样走了,所以陈继阳才将家传的秋水剑法心决献给了大佛寺。

大佛寺乃是有名的武林大派,更是佛门圣地,门中一直就有收藏各类武学秘籍的传统,陈继阳拿他换两千两银子,多不多,少不少,也是看他们可怜,加上看在惠远的面子上,惠海便同意了。

当下便由陈继阳口述,惠海当场记忆,将这本秘籍记了下来,之后再找纸笔誊写。

陈继阳身无分文,回去就算是复仇肯定也少不了要花钱的地方,所以便带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