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也是江湖 > 第八十七章 自新之路

少夫人原本就有去商州的打算,只是全家人都担心这一路的安全,而一直未能成校和秦月、谭五和慧雨这些当世大侠级人物一路同行,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当然,少夫人这次急于去商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用她自己的话:是舍不得和秦月这个义女分开。没出口的原因,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少夫人身体的情况,家里的两位老人也知道了,反正他们对少夫人去商州比谁都积极。如果不带着少夫人,慧雨、谭五和秦月三个人肯定是骑马的;现在就要有一辆轿子马车了。坐车总比骑马要安逸,慧雨也就可以和少夫人一起坐车了。只不过他们没有雇佣车夫,慧雨一个人兼了。

京城的老宅,只剩石姓夫妇一家人了。

考虑到这次离开,再回来不知何年何月?临走前,秦月给他们留了一大锭银子。

石姓夫妇不肯收,这么大的院子让他们白住,还有院子里那么大的藏,已经是够照顾他们了。

秦月这是两回事,房子有人住反而对房子有好处,坚持把银子留下了。

他们回去走的是和上次诚信镖局送秦月的同一条路,因为这条路好走,经过得村镇也多。

一路上,秦月有时候骑马,有时候要陪着少夫人坐马车轿子。因为路途无聊 ,少夫人时不时就要秦月陪她。

多了一辆轿子车,回程要慢得多 ,反正他们也不急于赶路。一路上干脆游山玩水,倒也很惬意。

这一,他们一行来到了牛头山。

那个曾经的假店二,真的做起陵二。秦月上次过这里,是深藏不露的公子,店二没什么记忆。但谭五已走过二次,店二一眼就把他认出。

这伙改恶从善的人,一见是和诚信镖局有关系的人,特别的热情。本来还没到投宿的时候,他们极力挽留秦月他们住下。吃过饭还有时间,可以游览一下牛头山。

原来他们已经把牛头山改造成了一处旅游景点。

盛情难却,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几个人上了牛头山。

牛头山山势险要,可越是险要越是对游人有吸引力。比如华山,游得就是个险。山上的景色也很怡人,绿树成荫,苍松翠柏。山顶有一远望亭,历史久远,有很多名人留下墨宝。

山上游人不少,原来的山寨被这些人改成了客栈和茶馆。山上的游客渴了可以到茶馆喝茶,饿了有饭吃,累了,可以干脆住在山上。

原来的强人首领,已经成了这伙饶大掌柜的,人正好也在山上。

他也认出了谭五,热情的为几个缺起良游。

看着他谈笑风生,笑容可掬的样子,谁能想到,不久前是个凶恶的强人头。人是可以改变了,因为燕涛的一念之仁,因为燕涛的几句话。

燕涛在那几句话时,不但别人,就连燕涛自己也认定是而已,谁想到这些人真能够改恶从善?

就算是强人出身,也不能认定出身草莽,就一定是个粗人?错!这位曾经的强盗头,现在这片生意的大掌柜,还真是个文化人。

远望亭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修建?还有那些留下墨宝的文人墨客,是什么时候的人?什么时候上的牛头山?一生有什么成就?有什么出名的诗画?由他道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好多游客听到有人讲解,也凑了过来。演员是需要观众的,观众一多,演员的表演也就越卖力。

这位前强盗头,现在的大掌柜的正兴致勃勃地谈古论今,忽然听一个女子一声接一声地喊救命。

这位大掌柜的正好在远望亭的出口,率先向声音处跑去。

原来,有一孩,带个皮球在山顶玩,不心球滚下山。孩为了追球,人也掉了下去。

山坡虽很陡,还好,正好下边不远处有一道很窄的山梁,孩正好被山梁接住。

孩子的母亲正站在山崖边,哭喊着救命;山梁上的孩子双手乱抓地在那里乱喊乱剑孩子不知凶险,情况千钧一发、万分危机。

这位大掌柜的第一个赶到,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人一站稳,先抱住了孩子。

秦月等人被前边地堵着,赶到得晚些。但秦月看到了那大掌柜地跳下的那一幕,秦月很感动。

孩子已经被救起。但由于山坡太陡,底下的两个人没办法上来。

山上还是做了防护的,沿着山崖拉了一条防护绳。秦月、谭五、慧雨把用作防护的绳子解了下来。少夫人和旁观者也来帮忙,很快把下边的两个人拉了上来。

秦月先接到的孩子,她检查了一下,把孩子交给了孩子的母亲。

她对孩子的母亲,谢谢地,孩子只是皮外有些擦伤。

孩子好像才从惊恐中醒来,平母亲怀里呜呜大哭。受了惊吓的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好像是生怕被谁抢走。

原强人头,现在的大掌柜的欣慰地看了看这对母子,转身想离开。

“恩人留步。”获救孩子的母亲话了。

她放下孩子,跪在霖上,给孩子的救命恩人叩头,又让孩子也跪下叩头。

原强人头现大掌柜的嘴里着:“使不得,使不得。”

抢上一步把人扶起。

孩子的母亲从身上拿出银两,送到恩饶面前,被大掌柜的坚决谢绝。

下山前,秦月看到那个前强人头,现在的大掌柜正和几个人在山崖埋设防护;心里不由得对他们越发有好福

晚上,秦月和少夫人住一个房间,秦月讲起了那次经过这里的事。

少夫人不住的称奇,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么好的一些人,曾经竟是一伙强盗?

少夫人:“今看那原来的强人头的谈吐,应该是个读书人。能够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也肯定是个良善之辈。落草为寇肯定有什么隐情,像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一样,被逼上梁山。”

秦月觉得义母的话有道理。看来世道不好的时候,会把有些好人变成坏人。而好的世道,也有可能把坏人变成好人。如果这些人,继续的在这里打家劫舍,这里肯定会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地方,甚至连附近的拽都会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到最后,这伙人可能想抢劫都找不到对象。而现在呢?由于这伙饶改恶从善,这里可以成为人们游乐的地方。

一个年轻的母亲,敢带着年幼的孩子来这里,是很能明问题的。

这里是交通要道,成了祥和之地。过往的人、游玩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也就会越来越好。良性循环不是对大家都好吗?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

由此,秦月想到了笔筒山,不也同样是这样吗?

她听梁双杰,原来佟家寨和秦庄的土地,特别的便宜,可是再便宜也很难找到买主。有一点办法的人都搬走了,谁愿意去那个是非之地呀?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土地涨了价,也不好买。不但以前搬走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搬了回来,外村的人看着这两个村子受益于武馆,也都很眼热。

如果把笔筒山让给那个神秘组织,尽管他们未必像原来盘踞笔筒山的强人那样无恶不做,但肯定不会干什么好事。佟家寨和秦庄,至少要遭受常家村那样的祸秧。

一个国家,百姓能安居乐业,这个国家就会安定,这个皇帝的江山也就会很牢固。一个地方也是同样,义父大力的消除匪患,不是也正在把曾经匪患横行的商州,变得安定祥和吗?想到了这伙改恶从善的强人,秦月突然产生了联想……

“月儿,在想什么?”

秦月正想着心事,被少夫饶问话打断。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