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清妾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往昔

第二百六十三章 往昔

推荐阅读:

对于直郡王这种一心看热闹的行为,四爷真真是烦得狠,却又没有合理的理由赶走他,只能一边瞪着挑出事的李氏瞪眼睛,一面在心里暗暗祈祷那些人手脚快些。

堂中众人面面相觑的看了半个时辰,可是苦了在侧间里关着的乐师们,那瑟瑟发抖的模样,和之前哭哭啼啼告状的模样,判若两人一般。

“启禀主子,并未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只是在一院子的床下搜出了一匣子保存很精心的书信!”直郡王的亲卫副手捧着香樟木嵌大颗南珠做扣的锦盒走到了堂中,朗声说道。

尔芙随声而动,眼中闪过了一抹顽皮的神情。

这匣子东西,那自然是她的礼物,毕竟来而不往非礼也。

“别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吧,若是四弟不介意,不如让哥哥打开瞧瞧吧!”直郡王已经想明白他这次失败的结局一定,这会儿也彻底放下了心里的算计,只想着看趁戏,膈应膈应最是将规矩的老四胤禛罢了。

四爷看着直郡王眼底那揶揄的神情,便觉得一口气不上不下的堵在心口的位置,却也不好说出拒绝的话,毕竟之前直郡王就是说他府里出了巫蛊厌胜之术才来的,这会儿若是他拒绝,怕是他就要胡搅蛮缠的说他与朝臣密谋了。

左右这丢脸的事情是丢定了,他也就懒得费口舌了,再说他觉得他这个大哥人品还是有些保证的,即便是一时好玩的想看好戏。应该也不会将他府里的事情说去的,毕竟这丢脸的绝不单单是他一个人。

“既然大哥想看,那边打开瞧瞧吧!”四爷颓然的抬了抬手。看也不看一眼那侍卫手里捧着的锦盒了,暗道丢脸丢大了。

直郡王刚要打开瞧个真切,那捧着锦盒的侍卫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主子,这东西密封的很好,怕是会有什么机关,您千金贵体。还是该小心些才是,这等子粗活便交给奴才吧!”

“闭嘴!”直郡王自己想看弟弟的好戏不假,但是却不会让旁人瞧去了他弟弟的笑话。别当他真的没注意到他那侍卫眼底戏谑的神情。

如四爷预料的一般,他这位不靠谱的大哥还是顾忌着他们爱新觉罗子孙的颜面,倒是让他那刚刚提起的心落了地,只当是一场有些丢脸的闹剧罢了。

反正这些年。哪家没有闹过乐子的……

想是想。但是事到了头上,四爷还是暗暗凝眉,没好脸色的打量着下首官帽椅上坐着发抖的李氏,以及故作镇定的宋氏两人,连带着他觉得还算满意的几个格格,他都恨不得立马消灭干净了。

入府一年多了,肚子一点反应都没有,真真是不争气到了极点。

四爷的脾气算不得好。又惯是个不喜欢麻烦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个只知道吃穿玩乐。兼惹是生非,对府中全无半点贡献的女人,那真是烦到了极点。

在四爷这样的人家里,这些个不上玉牒、又无子的女人,只是一个用途,那便是当一个可人疼的玩物。

若真是说到起来,与青楼楚馆里的女人想必,也不过就是干净些罢了。

但是提供了大笔的银财给她们消遣,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想必是个男人都不会心情好的。

即便是尔芙如今在四爷心中有着别样的地位,那也是因为四爷被尔芙的单纯所感动了罢了,若是没有她冒死陪在身患时疫的他身边细心照料的情分,她也得不到四爷如此厚待。

在这样的人家里,正妻才是相亲相伴一生的人。

别看侧福晋风光,说白了也不过就是个妾室罢了,所以四爷之前才会在知道乌拉那拉氏数次对府中女眷动手,仍然坚定不移的维护着她的脸面。

这边尔芙心里几番起伏,那边直郡王已经笑呵呵的打开了锦盒,翻看着那里头明显熏了香的洒金信纸,只不过几眼,这脸色就真的变了,一把将锦盒塞到了四爷怀里,头也不回的领着他的人洒脱的往外走去。

四爷有些摸不到头脑,却也知道守着礼节送直郡王出门,这才从忙回到了堂中,自苏培盛手里抢过了锦盒,一封封的拆起了保存完好如新的书信。

信中内容,让四爷这颗心受伤了。

尔芙却如狡猾的悬狸一般眯起了眼睛,这锦盒是她送给李氏的礼物,却也并非栽赃嫁祸,而真真是偶然得知。

她也是看过那些书信的内容的,只是在她这个未来人眼里,这真算不得什么事情,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却不想这时代对女子的要求要严苛的多。

李氏在入宫选秀之前,家中只是寻常旗人,所以教养的并不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平日里也会自内院的角门溜去街上交好的姐妹淘家里坐坐。

这旗人本就不大讲究那些个虚礼,所以这往来之间,难免会遇到其他人家的外男,而李氏又是个正值豆蔻的少女,自是也有春心萌动的时候。

李氏家住在内城的猫尾巴胡同深处,最喜欢去的便是隔壁廖大娘府上。

廖大娘若是放在现在来说,那便是一位烈士家属,府中只有一子一女,女儿与李氏同龄,又是个活泼的性子,与李氏来来往的颇多。

若单单如此,李家人也不会放心自家的姑娘往他家跑,可是偏这廖大娘早年丧父,自家儿郎又都大了挪到了前头去住,廖大娘又做得一手好针线,所以这李家人也就不拘着李氏往廖家走动了。

原本李家考虑的很周全了,可是这世事就是充满了不确定。

两家虽然都是不太显赫的人家,但是却是住在治安很好的内城。也没有什么登徒子、地痞无赖存在,廖大娘想着李氏乖巧可人,为了方便她平日来往。这后门基本上白日都不上锁。

而守着后门的婆子,那也是个灵巧的人,知道自家的主子喜欢李氏,那李氏来了更是拦都不拦的让人领进去,这来来往往的,便难免出了些事情。

前面说廖家只有一子一女,这廖家三郎却是行三。便是因为前头两个兄长都随着阿玛死在了战场之上,所以这廖大娘不怨在经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便替这廖三郎请了西席。让其读书识字,打算往后考个功名什么的,亦或是做上一富家翁,安稳到老就算了。

廖三郎纯孝至极。想着家中母亲孤单。便经常在午间往后头走一遭,陪着廖大娘用饭,这才会前头去读书。

原李氏就算是串门子,也不会在午间饭口上来廖家。

可偏巧,她那天就急着想要问问廖大娘配线的事情,便不顾时间的来到了廖家,正好撞上在桌边与廖大娘轻声说话的廖三郎。

这廖三郎的学问一般,但是自小娇生惯眼。又读书识字的,这身上就比寻常旗人多了些许儒雅之气。即便那时的李氏还不明白这些,但是却觉得廖三郎比她家里的兄弟好看多了,少女心泛滥的她,很快就从手帕交嘴里问出了廖三郎的日常作息习惯,便经常故作柔弱的在午间往廖家跑。

而去了廖家,为了怕人说闲话,她又不过廖大娘那处去,只在往前头去的青石甬道上等着,等廖三郎回前头的时候,与廖三郎说上几句闲话。

廖家不是大户人家,但是还是有使唤丫头的,只是两家人早就有了交好的打算,这些下人们也就乐得当个睁眼瞎了。

再加上李氏人小鬼大的有心瞒着,手帕交的廖家姑娘打着掩护,这两个半大男女的来往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密切了起来。

廖三郎自小就被额娘娇养着,平日也并未见过哪家姑娘,而李氏又长得不错,这难免少男情怀心动,很快就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情信给李氏。

见过了才子佳人话本子的李氏,那更是觉得他们俩如司马相如和红拂女一般,小心的将情信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