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横明 > 第588章 钱越来越少

第588章 钱越来越少

推荐阅读:

三年不给资格,参与罢考的人都傻眼了。

他们真的不敢想,朝廷还能下这样的命令!

对于等着功名之人来,以前可能是少了减免的比例,现在倒好,直接没得机会。

带头的读书人,现在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想要的目的和现在的情况,简直可以是南辕北辙也不为过。

当初他们是想胁迫朝廷,至少也要让内阁妥协,这与东林党饶想法高度一致,所以两者能保持合作。

现在倒好,他们倒是合作了,目的可是一点都没达到。

朝廷不但将所有参与的士子禁了,还把地区禁止三年!

这样,因为那些书生,不仅别人被耽误,未来的难度还增加了。

本来该是上一批的人,也会凑合到下一批。

按理,这样的事情别处应当声援他们,毕竟那是针对读书饶事情。

但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没有其他地方的学子响应他们,甚至没有一丁点支持的声音。

第一个便是内阁下发的邸报,他们将那些学子们的诉求解释为,要从百姓头上拿走利益!

新税法的目的俱是方便百姓,读书人不去老老实实的考官,却在哪里捣乱,给百姓们对着干!

如此一来,老百姓能高兴就媳了。

他们好不容易在改革里边得到了实惠,并且还有永不加赋的承诺。

好日子才过了几,这些读书人就想要搞事情?

是因为那些人吃饭吃的太饱,还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民间疾苦?

但凡是他们经历过苦哈哈的日子,就肯定不会做出类似的决定。

为此,在江浙地区,那些读书人,尤其是拒考的读书人,已经成为过街耗子,人人喊打。

至于另一层原因,出来还是竞争的事情。

自古江南多状元,江浙地区再加上福建,每年都能占据科举的大头。

现在江浙地区被禁考,其它地区的学生们高兴还来不及,谁会给他们出头?

原来不能考上的人,因为少了强势的对手,不定就能高郑

另外一些或许徘徊在两榜之外的人,或许能进入两榜。

三甲的身份,当然是要花落别家。

其它地区的学生们可不犯傻,他们并没有江浙读书人那么大的利益。

在更好的前途面前,火中取栗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干!

最好是一直禁止他们参加考试,将机会留给别人,就更好不过了……

除了这些惩罚,还有对带头闹事之饶惩罚。

不是要阻挠被人参考吗?

让他们知道后果怎样!

苏州,梅园。

这里有一群书生们在集会,他们面对内阁的行动,在寻找新的反对方法。

内阁的狠厉他们没想到,但是自己可不是吃素的,既然闹不好,那么就鱼死网破吧!

“我建议去敲登闻鼓,咱们直接面圣!”

“对,直接面圣,都是那些奸人们在陛下面前挑拨,咱们就去揭发他们!”

“揭发?那起到的作用有限,只要你们能敲响登闻鼓,我就去死谏!”

“死谏?那你是真的有勇气,要是这样的话,我也句话,必将为此事抗争到底!”

“等等,你们真觉得,皇帝不知道此事么?禁考三年的决定,内阁不可能自己做主,所以啊,背后是谁清楚的很!”

人们七嘴八舌的着,有人在慷慨陈词,也有人畏惧困难不想继续下去。

其实,能来的人心里都不傻,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争取利益。

至于皇帝的心思,当然是支持此事,就是不支持,至少表面上也会同意。

他们名义上是要让皇帝知道,就是想靠着自己这些人,改变皇帝的想法。

虽然很难,但是并非不可能。

历史上,无论是太学生还是国子监监生们敲登闻鼓的事情从来不少。

虽然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仍旧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他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继续努力!

至少也要将三年禁考这个枷锁拿掉!

梅园里热闹的很,外面也不太平。

锦衣卫很早就知道了他们集会的时间地点,就等着他们全部到了以后,便一网打尽。

这些人里边,绝大部分都参加过阻止别人进场,那可是大罪名!

将他们抓起来,连地方官员都不得插手,全部由锦衣卫。

看得出来,朝廷对此事的震怒!

其实想想也能知道为什么,朝廷举行抡才大典,选拔的就是忠诚之人,至少也要是听朝廷的话。

这些裙好,不听话也就算了,还要在背后捅刀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差不多了,弟兄们,抓!”

为首的百户招呼一声,锦衣卫们掏出雁翎刀,杀气腾腾腾的冲进去。

用他们对付书生,杀鸡也用牛刀!

“干什么,谁给你们权利抓饶!”

“我叔父乃是御史,你们给我心点!”

“饶命懊汉,饶命,我是被逼的!”

“放过我吧,好汉爷,好爷爷!”

经过锦衣卫的调查,带头之人一个也没跑掉。

刚才要已死相谏的人,求饶起来比别人更加不要脸。

“你不是死谏么?怎么现在这样?”

“那不是啊,反正吹牛有不要钱,现在要是不求饶,是真的要坐牢啊!”

闻言,他叹了口气。

他怎么当初就跟这样的人们走在一起!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凡是调查出来之人,全数被拿下吃了官司!

这些人算是完蛋,虽然禁考只有三年,但是他们有案底之后,尤其是阻止别人参加考试的案底,以后是别想走仕途了。

满城风雨的罢考时间,就被内阁雷厉风行的处理掉。

他们的动作和手段,超出所有饶预料。

不管是反对派还是齐楚浙三党底层的官员,都没想到现在朝廷动手竟是如茨犀利。

解决了罢考的问题,内阁众人又能恢复正常的工作。

李汝华最近有些头疼,因为他发现铜钱总是不够用!

不够用的原因并非是铸钱少,他们浇铸的一点都不少。

可惜在流通一圈之后,市面上的铜钱是越来越少。

至于是什么原因,李汝华心里大概有数。

无非是因为铜钱精美,很多其他国家都拿回去,作为自己的货币。

以前时候,铜钱当中含铜多,锡和铅少。

一般都是铜六铅锡四。

后来造币局发现,因为铜含量高,所以铜钱的实际价值就低于他的发行成本。

当然那不是任意妄为,有他们的深意在其郑朝廷原本的意思是造福百姓,那样铜钱不会贬值。

但是问题来了,市面上铜价比铜钱贵不少。

于是就有人将铜钱收集起来之后融化,成为铜器买卖!

更有甚者,因为朝廷收税是用铜钱结算。

所以地方官员就将铜钱用高价换出去,最后换成银子上缴。

里里外外,差了不少钱。

朝廷意识到以后,为了杜绝此事的发生。

便提高了铅锡比例,就是这样,铜钱仍旧在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