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京门第一暖婚 > 第386章 两位大师的建议

第386章 两位大师的建议

推荐阅读:

尽管得到了长善大师的“金口”断言,可圣光帝还是害怕万一。

命究竟是什么,他身为一个凡人不清。

可是他知道,这东西是捉摸不透的,道无常,谁敢把话死?

“杀了他”三个字,几乎用尽了圣光帝的勇气。

哪怕他是高高在上、杀伐决断的帝王,当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仍旧感到了深深的心虚。

他知道这样做愧对弟弟一家,他们为东澜尽忠,他却要他们死,然而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倘若长善大师也支持他,那他就不会再犹豫,硬起心肠,斩草除根。

“不可。”长善大师摇了摇头。

听到打打杀杀的字眼,他没有吓得变了脸色,也没空谈慈悲,而是以理服人。

“贫僧明白陛下的意思,您怕那人会成为命之人,不敢冒险赌一把,所以想提前动手,以绝后患。”

圣光帝点头,“朕的确这样想,大师以为如何?”

长善大师再次摇头,“贫僧不是要阻止陛下杀人,而是想请您弄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所有人所走的路,是注定的,还是自己选择的?”

“当然是自己选择的。”圣光帝不信什么注定。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作出的选择,其实早就注定了你会那样选?”

“这……”

圣光帝皱起了眉头。

长善大师的话有点绕,可他细想之后,很快就明白了。

你以为是你自己的一次次选择改变了命运,可是你之所以会一次次作出的某个选择,是不是早就注定了呢?

他似懂非懂,觉得好像通透了,可再想又觉得好像不对劲。

长善大师道:“佛家讲究因果,贫僧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这和我请教大师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圣光帝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他只想让长善大师认同自己的绝后患念头,不想讲经论道。

长善大师摇头,“自然有关系。贫僧这么多,只是想让陛下明白,有时候您以为是您主动做出的选择,其实并没有逃过命。”

“您怕那饶气运会影响到太子,最终是他成为命之人,可是您想没想过,如果命注定是他继位,您杀得死他吗?”

“这……”

圣光帝下意识地想反驳,却一时被他绕晕了,有点词穷。

长善大师站了起来,双手合十躬身道:“贫僧啰嗦,还请陛下再听一言——若是注定的事,即便您以这种方式阻止了它的发生,它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最后一句话,像惊雷一样在圣光帝脑海中炸开,震得他久久不能回神。

以这种方式阻止了,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他用屠戮的手段想阻止墨奕辰登位,但墨奕辰终究还是会绕过此劫,通过别的途径登位?

是了,若一次击杀不成,再忠心的臣子也会被逼反的……

长善大师再次行礼,“以贫僧看,太子殿下就是未来之君,陛下完全不必担忧他人。言尽于此,贫僧告辞了。”

他的话把圣光帝从沉思中拉出来。

圣光帝神色还有几分恍惚,无力地挥手道:“今日之事,希望大师能够把它烂在肚子里。”

虽然他没有明自己提防的人是谁,可皇族之中龙气比太子盛的,长善大师应该很容易推断出来。圣光帝不希望听到风言风语。

“贫僧知晓分寸,断不会拿此事嘴,告辞。”

长善大师再次披上长披风,戴好兜帽,走了出去。

圣光帝知道门外会有暗卫送他回去,所以就没喊太监来。

寝殿中又陷入了寂静。

圣光帝把长善大师的话反复回顾几遍,心里却乱来越乱。

他本来是想请高人过来为他解忧的,怎么还越解越忧了?

到底要不要对墨奕辰下手呢?

按照长善大师的,本来命是太子当皇帝,他不需要插手,顺其自然就好。

可他要是对墨奕辰出手了,难道反而会搅乱命,从而改变命?

这万万不是圣光帝想看到的。

想了半晌,圣光帝咬咬牙,又召来暗卫,吩咐道:“去请方荣道长进宫!”

此时已经快黑了,等方荣道长过来再此事,估计要弄到半夜。

可是不把此事解决的话,今晚圣光帝觉都睡不着了。

等待方荣道长进宫的时候,太子又来了,伺候圣光帝用膳。

事情悬而未决,圣光帝看到太子就心烦——要不是儿子无能,他怎么会如此操心?

他本来就没胃口,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把太子赶了回去。

夜幕彻底降临,方荣道长也在圣光帝的翘首以盼中,终于到了。

方荣道长是个鹤发童颜的老头,要不是身上自带一股子让人难以忽视的仙风道骨,那和蔼可亲的模样,和大街上的老爷爷没什么两样。

圣光帝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烦心事了。

方荣道长要了太子殿下的生辰八字,笃定道:“命之人,无人可以撼动。”

“那这个人呢?”

圣光帝把准备好的,写着墨奕辰的八字的纸条也递给他。

方荣道长掐指一算,“良相贤臣之命格,正直忠义,不可多得。”

接连两位大师都肯定了太子有当皇帝的命,圣光帝真的放心了。

此时此刻,他心中对墨奕辰的杀意,已经不知不觉消退了很多,几乎不存在了。

方荣道长想起飘渺子前辈的嘱托,假装思索后又道:“不过太子殿下的命格虽然贵重,却隐含煞气,登位的过程中不能厮杀见血,否则另有变数。”

“不能厮杀见血?”

圣光帝高薪一半,猛听得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

方荣道长严肃地点头,“太子是命之人,生性纯良温厚,乃佑之人,不可因皇位而沾染人命因果,否则二人相争,必有变数,到时的情形,谁也不准。”

因果,又是因果!

要不是长善大师和方荣道长一个是和尚,一个是道士,平日里也不曾交往过密,圣光帝都要怀疑他俩是串通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