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道武仙侠录 > 第536章 老花子一圈说大小 南无乡立复隳天门(前)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武仙侠录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剑可剸犀兕,剑可切琼玖。

剑拂天外云,剑冲日中斗。

剑剖妖龙腹,剑戮仇人首。”

啪!

醒木落在条桌上,清脆,透亮,传出很远。

“上回说到,南大仙人斩了三足寒蟾,取其尸骨魂魄,与一块万载沉银铁混炼成一口法剑。”

说书人三十多的年纪,细条身材,相貌儒雅,声音宽厚,为显稳重还刻意留了胡茬。

说书的地方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茶棚,一面有墙,三面都是苇席,用几根木头搭起。在靠墙一面,用木板简单的搭起一个木台,上面摆着一张条桌,桌上一柄折扇,一方手帕,一块醒堂木,说书人在条桌后侃侃而来,绘声绘色,有模有样。

棚中有四张桌子,十几个听客。不过这些听客里边,坐在桌前的只有三伙,四张桌子空了一张,余者都站在边上,甚至还有站在棚外的。

按照惯例,坐在桌前的有茶,属于贵客,其余的就是捧个人场,借光听个故事,不用花销。

“此剑长有三尺,”

说书人拿起折扇,一手握着扇柄,一手比出三尺长的距离。

“其他的地方中规中矩,与寻常的宝剑差不多,特点在剑首。”

说着握住折扇,比着折扇后面的一块。

“也就是这个位置,是个三足寒蟾的形状。”

他停了一停。

“诸位可能纳闷了,咱们前回讲过不少宝剑,剑首有环的,方的,龙的,虎的,都不稀奇,凭什么这个蛤蟆就稀奇呢?”

一群听客瞪大了眼,鸦雀无声,等说书人往下讲。

“奇在这寒蟾嘴里咬着一枚玉钱,外圆内方,一面有降妖除魔四个字,另一面有四幅图。是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四副图都不大,但给眼神够亮的看,每处细节都毫无瑕疵。这蛤蟆咬的还挺紧,往出拔这玉钱,拔不动,但用手去拨,滴溜溜的还能转。”

这几句话没那么有趣,只是说书人惟妙惟肖,加上些手势表情,却把听客们逗笑了。

“南仙人反复打量这口剑,十分满意,但还没试过威力,便扬手将此剑一抛,此剑当空就化作一道亮光,消失不见。”

众人都睁大眼睛,想知道这剑怎么就化作亮光了?怎么又消失不见了?

“诸位可能要问,这剑哪儿去了?南仙人望着前方,只一个眨眼的功夫,百里之外的一座山峰,齐整整的没了上半截。等山峰一断,剑就回来了。”

“嗖——,嗖——”

说书的用手比划一下。

“这剑多快?一个眨眼的功夫就跑到百里之外,一往一返就断了半截山峰。”

说书人故意停顿一会儿,给听客联想的空间。

其实,在原著之中,这座山是整座都没了。不过说书要讲究现场发挥,此地有奇事,距此百里就有一座没有尖的山峰,截面光滑如镜,能照出人影。说书人知道这件事,就修改了这部分内容,让听客们能沉浸其中,最好就以为这座山是南大仙人削平的,听书的人才能更多。

“南大仙人抓回宝剑,看剑锋流光锃亮,寒气逼人,断一座山也不能丝毫损伤此剑的锐利,心内十分欢喜。就地削了一截枇椤木为鞘,将宝剑配在腰间,驾祥云往寒冰谷而去。”

“听过前面的知道这寒冰谷是什么地方,但还有不知道的,我还要唠叨几句。

咱们南疆天暖,以往莫说是冰了,连霜雪也是没有的。近来每年能捞到一两场雪,却也很快化去,没有千里冰封的时候。南疆人不知寒,也不知寒气能冻死人。

这寒冰谷里住着一只白鸟,此鸟天生的奇寒,自从破壳而出,就是服食戾气、死气、恶气、煞气等各种人间秽气长大的。”

这句话没什么意思,却逗笑了茶棚中间,位置最好的桌上,一个正在饮茶的女子。

此女身穿蓝衣,生的花容月貌不说,笑声更是动听,一下就夺了说书人的声势,把听客的目光引过来。

在此女的对面,还另有一个穿白裙的女子,端庄得体,气质绝佳,不动不言,不羞不笑,落落大方。

蓝衣女子意识到自己喧宾夺主了,略带侠气的冲说书人拱了拱手,以示歉意,便扭回头盯着对面那白衣女子看,也不动不言,不羞不笑了。

“为什么反复讲这只白鸟?因为这是仙人的心劫。

从头听的都知道,在本故事的第一节,此鸟飞过仙人故乡,途中掉下一根羽毛,这根毛飘飘然掉在地上,便将南家庄一众近二百口人都冻成了冰碴。要不是那天南大不在家,也就没有这段故事了。

一根羽毛就能冰封一村,你们想想,这只鸟住的地方得多冷。铁块一摔就好几瓣,没点儿本事的人离得稍近点儿,就得冻成冰人。仙人接近冰谷,距离还有十里左右的时候,那冰雪就跟冰刀子差不多了。

仙人顶着严寒来到谷中,没几步就听到一声怒喝,一个人身鸟首的妖物,挡住了仙人的去路!”

说书人侧过身子,变了一个尖细的声音:

“‘来者何人,为何闯我洞府。’这大鸟问。”

声音又变回去:

“此鸟穿着宫装,所谓宫装,就是中原的朝廷里,后宫的女人穿的衣服。这身衣服寻常的官家和百姓是不能穿的,妖怪没有这些限制。此妖身上的羽毛还没退尽,头干脆是个鸟的模样,但也有几分人形,说话声就跟鹦鹉差不多。”

听客听了齐笑,尤其以方才发笑的女子最为酣畅,好像这口笑已经憋了许久,终于趁机发散了出来。不过,此女笑的不失态,虽然是众多笑声中最清楚的,但笑声本身不大。

白衣女子看到这一幕,暗暗的翻了一个白眼,风光万千。

“南仙人对这只白鸟妖是满腹的恨意,一腔的怨仇。从学艺的时候,仙人就憋着劲儿呢,早晚法术修成,要找这只白鸟,给村中的人报仇。

前回咱们说了,南仙人花了十年时间,终于仿的此鸟的踪迹,但离老远就看到此鸟吞吐寒气,自知不是对手,这才斩了妖蟾炼剑。

这次仗剑而来,仙人一路上都在想,如果和这鸟妖碰上了,该怎么答对,怎么反应,怎么数落此鸟的累累罪行。骂人的话他都想好了,可真与此鸟碰上,仙人先是笑出声来。

‘咯咯咯咯——’许是被此鸟影响,许是怕此鸟听不懂,仙人的笑声也有点儿像鹦鹉。笑过了,转了转宝剑上的玉钱,一声冷哼!”

说书的又变了一个宽厚的声音,语气冷冽:

“当即回道:‘你能不认得我,我却不能不认得你。南家村二百来口的性命,都要算在的你身上。我是那场灾难中你没有杀死的人,今日找回来,就是要做杀死你的人!’”

说书人咬牙切齿,好像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听客跟着动容,更加期待故事的发展。

正要往下说,在茶棚外边,一个蓬头垢面乞丐有了反应。

听客中有两个乞丐,一老一中,老的头发花白,身子干瘦,中的发质黝黑,比常人要高出一头,蓬头垢面,看不出模样。

没人知道两人是从何而来,栖息何处,只是自从这说书的来,他们也就来了,每次说书时便至,听过书便走。说书人在此讲了一年有余,他们场场不落,就在茶棚外,靠着一根木桩子听书。

虽然乞丐模样,但没人给东西时,也不见他们去讨,有人送东西,也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