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道武仙侠录 > 第594章 众先天携游神仙谷 两仙侣同上天珠峰(末)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武仙侠录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先天谷内的山,皆在同一条近似环形的山脉上。若要细数,一万个山头也不止,十三灵峰,是说那十三座灵性最强的山峰。

这十三座灵峰集灵气之大成,最矮的也有两千丈高,盘错堆叠,纵深数千里。一谷之内,一脉之上,一峰之间,而节气不同。

近天珠峰后,水流缓和不少,两岸生满芦苇一样的银白色水草。水草丛中,有一个豁口,竹筏荡进去,便是天珠峰下。

南无乡停了竹筏,扛起两根没有使用的灵竹,两人沿着山路而上。

山水朗润通透,花木繁茂幽香。自山脚向上十里,天河水声渐默,天珠峰上的水又潺潺的响起。转角处正见一亭。

亭下有一只青猿,肩上站着一只金色松鼠,用荷叶捧着灵桃,似在等待二人。见二人来到亭下,猿猴献出灵果,松鼠稽首不停。

喜得黎明雪心花怒放,欢笑连连。收了灵桃,果然汁甘味爽,赏下几颗灵丹,才叫这些灵兽散了。

“这洞天灵气充沛,连灵兽都生了许多,为何却不选些修士进来修行?”黎明雪疑问。

“灵兽不少,可都在一、二阶,也就是小妖、大妖的修为。除了琼华的仙鹤,灵丹的老猿等几只护山的妖王,就连一个妖将也无,这应该就是谷内没有普通修士的原因吧。”南无乡解释了缘故,但没有多说。

从亭中看去,峰中复有数十峰,却属主峰最奇。

峰腰上瀑布层叠,分成明显的三段,落差将近千丈,呈“之”字形倾泻而下。在“之”字的每个转折上,皆有一片亭檐在山瀑中时隐时现,而那“之”字的一点,正是一座宫阙。

只一点奇怪,二人看见了宫阙与亭檐,却看不见通往宫阙的路。

瀑布上水花喷吐,折出一道圆环状的彩虹。那宫阙的位置稍高,彩虹的位置稍低,从这里看去,那片宫阙正在彩环之中,出奇精巧。

黎明雪见之更喜,抓着南无乡的胳膊,指向那轮彩虹道:“无乡你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环成一个圆形的彩虹呢。倒与你修行的太初神光有些像。”

南无乡不但不觉稀奇,更不解风情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回道:

“星辰感应篇你也修过,难道还不知彩虹都是这样的么?普通人无法御空而行,见不到完整的彩虹,才以为彩虹是桥形的。”

话落见黎明雪兴致消减不少,才意识到自己又“得罪”了她,忙转移话题道:

“我们也算到家了,把红儿放出来吧,估计快把它闷坏了。”

“好,”黎明雪打开乾坤袋,一抹红光跃出,正是火鸟红儿,“红儿,这就是咱们的仙山了。你去玩一玩,认认家门吧。”

“红儿稍等,”南无乡叫住它,“峰上灵泉不少,选处合适的,将这根灵竹丢进去泡一泡。”

说着把那根年份小些的灵竹掷给红儿,红儿抓着灵竹,消失在山峦中。

“那株老的怎么办,你不会要带到山顶上去吧。那可要劳累你了,第一次上天珠峰,我可不想走云路,要沿着山路走上去。”黎明雪兴致高扬的说。

“倒不用整根带上去。”南无乡拂尘轻挥,一股旋风从老竹上扫过,竹实纷纷没入袖口。收起竹实后,他围着小亭转了几转,说:

“咱们不能就这样上去。先天谷十三灵峰的名号是相传的,峰上的亭楼建筑却要新主人命名。我看挟翠峰上一亭一石,甚至有些老树都有名字。咱们不像扁舟子那样给石头、木头取名,可这亭子光秃秃的就不像样了。将来设置禁制,可以把此亭放在禁制之外,让来访的好友在亭中稍等,没个名字不好。”

“还是你想的周全,我这就想到一个好名字。”黎明雪挽了挽衣袖,“那根老竹还有用么?没用的话我用了。”

南无乡摆摆头,黎明雪朝那老竹一点,竹屑翻飞中,老竹化为一堆竹片。其中有两长一短,已经刻好了字。

那两片长的是:天珠有泉多几何;我今停足一望之。

那短的是:望之亭。

南无乡连声称好,顺手削了竹钉,将竹牌挂好。自己也写了一副:

花树幽香,养出猿猴来献果;

山水灵秀,生来松鼠会作揖。

黎明雪也说了声好,将此联挂在另一面。收起剩下的竹牌以备后用,这才继续前行。

通往瀑布的路也是“之”形的,路边泉水不绝,形成一个个圆形小潭。

泉水有深有浅,有的寒冽逼人,靠得近些就有凉意袭来,有的暖气氤氲,咕噜噜冒着气泡。除了个别潭水乳白,质若羊汤的外,余者多清澈见底,却因深浅不同,而显出不一样的颜色。

两人不紧不慢的走了一个时辰,登高千丈,沿途泉眼不下百个,样式各异,无一相同。这还只是路上见的,那些没有走到的地方有多少泉水就更不得而知了。

黎明雪这一路上,凡见泉水要么投石戏耍,要么用手撩拨。可惜泉水难承她身上的寒气,竟有半数被她冰结,终使她兴致全消,甚至有些闷闷不乐了。

就在南无乡有些头疼的时候,二人来到“之”字瀑布下。那条望之亭处看不见的上山路,终于露出一角。

正以那片若隐若现的亭檐为起始,暗藏着一条隐在瀑布后的登山栈道。

“此处也该有个名字。”黎明雪停在栈道入口,看着南无乡,“就请无乡道友赐名吧。”

南无乡见这条栈道抱附山势而建,道路平坦且直,只有个微微向上的斜坡,一眼能见尽头,心中有了一个主意。再看那倾泻而下的瀑布,宛如水幕平整,阳光穿透水幕照在山壁上,更觉得这名字不错。

便取了一块竹牌,写了“望穿”两字挂在栈道上。

隆隆水声中,二人沿着栈道,穿瀑布而过。不过两刻,又见一片廊檐,又是一条栈道。这条栈道相对陡峭,时出时入于倾泻而下的水流之中。

南无乡偷个懒,取“望不穿”三字为名。

两人且行且攀,大半个时辰后终于见到瀑布源头。

这是一方半月形的水潭,潭中有灵泉七口,星斗列成,喷涌如柱。那“之”字的一横,正是半月形上那条直线。那条半圆弧则是山壁围成,围住潭水,同时拱卫那座宫阙。

潭底是鹅卵石铺的,外沿的卵石大些,越向内越是细碎。潭中用青石铺成一线步道,一步一石,正通向宫阙。

一座琼楼,两片耳阙,半涉川水,半倚雄峰。

宫阙由一个主楼,两个偏楼组成。正看呈“山”字形,中间的高,两边的矮。俯看呈“凹”字形,两边的凸出,中间的内陷。宫阙的前半身架在水潭中,后半身嵌入山壁。

南无乡双目如炬,神识漫扫,却看不出主峰里有什么玄妙。

正自出奇,听黎明雪道:“这潭水的名字倒好取,非七星潭不可了。但这宫阙品相出奇,可不好取名了。”

南无乡回神后搓了搓手,又取出两长一短三块竹牌。写过之后,黎明雪拿来一看,那长牌上写着:

倚山倚水仙府;伴日伴月人家。

联虽简单,但有日有月,正合她的心意。

短牌上则写着:明珠楼。

黎明雪想了想,天珠峰上明珠楼,再合适不过了。

“洞府有名有联,将就着能给人看了。可明珠楼旁一方绝壁,空荡荡的也不好。我看可以再写一联,彰显天珠峰的景色,不知仙子意下如何。”南无乡提议道。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