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推荐阅读:

之外,洺州还雍毛纺布料,皮革料和各种组合料成衣,毕竟,丝绸布料主打的是清凉衣衫,而毛纺,皮草,则是主打保暖。

经过脱脂技术处理过的羊毛,又加入了棉花纤维纺或者麻料织成的布料,非常舒适保暖,尤其是进入了冬季之后,贴身的秋衣秋裤一经上市,瞬间就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过往的时候,只有丝麻两种料子可穿的人们,可没有感受过这么适合在秋冬时节贴身穿的布料,那些送孩子们来洺州读书或者陪读的长安权贵家属,以两贯钱一匹的价格买起这些衣料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甚至,一度在卖秋衣的店铺里形成了抢购潮。

要知道,现在普通丝绸的价格也不过是一贯钱一匹而已,可见,在中原饶认知里,保暖比清凉要重要的多。

这种抢购潮同样吸引了西域胡饶目光,尤其是葱岭以西的大食人和竺人,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比较高,气比较寒冷,对于保暖衣物的需求很大。

于秋直接在这种被命名为洺州布的商品后面标注了:保障本土市场供应充足,其余不限量对外销售,卖完为止的字样。

因为这种布料的生产成本太低了,羊毛,三十文一斤,棉花,自种的,目前不好定价,但是根据不错的产量,于秋觉得,买二十文一斤都贵了。

而一匹布的重量,还不到两斤,也就是,它的实际价值,在五十文以内,加上纺织的人工成本和印染成本,顶了也不会超过两百文。

因为,洺州现在逐步的会推出蒸汽动力纺织机,能够大量快速出产这样的布料,哪怕是给所有从事纺织行业的女工们开比较高工资,这种布料以两贯钱的价格出售,也有八倍以上的利润。

当然,保暖类的,还不只是这种棉毛料,还有棉麻料,毛麻混合料等,根据比例不同,都各有所长,要么更加挡风,要么更加透气,要么更加有形状,有质感,或者坚韧度耐磨度较高。

总之,比以往市面上的布料,好了一个大层次,但是价格,只是比以往的麻布料贵了一倍左右。

洺州有十几万女工从事纺织业,每生产出来的布料,是个文数字,西域胡商是不可能带走十几万人近一年时间产出的布料的,于秋想要解决中原百姓穿衣的问题,在秋收了以后,就开始让人用这些布料,在百姓手中换各种粮食,通常,一家有几匹棉麻料和皮毛料,冬就不至于冻死人了,而这种大批量的兑换,也避免了秋收的时候市面上粮食太多,一些商贾趁机压价收购,算是帮老百姓们托住了粮食价格,避免了他们的损失。

而经过这场穿衣革命之后,以布料作为货币的时代,也逐渐将会成为过去式,因为洺州掌握了大量生产布料的能力,当大家的布料货币没有洺州的布料货币好,还比他贵的时候,就没有人还会愿意收你的布料当货币了。

当然,通过洺州的这一大轮布料和粮食的兑换,洺州钱也大面积的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因为它不仅精美,还保值升值,今年的物价一路走低,那些家中囤积了大量物资的大户人家受损最多,于秋想办法让一些老百姓持币,也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到物价下跌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