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初唐大农枭 >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

推荐阅读:

萨颓格姆对于集体制度,有很全面的构想和规划,可是,实现它的构想和计划最大的难度,是废除旧有的奴隶和种姓部落制度。

以往的时候,部落的首领掌握着交配权,大多数族人都是首领的直系后人,想要他们分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连朗日论赞也不敢强行要求他们改变,需要于秋亲自来帮萨颓格姆处理。

来前的时候萨颓格姆就想好了方略,各部的嫡系族人,可以拥有他们原来的财产,他们爱分家就分家,不分家,他们也可以就着自己的产业过日子,但是别想再独家享受公共资源,以及独家享有对外贸易的权力。

此外,外姓奴隶全部都要放给集体重新编户,如果不服从,他们就将会失去所有对外贸易的权力。

可别看了这个权力,一但受到夏国的经济制裁,他们很快就会回到从前吃食都搞不上嘴的日子。

因为,他们弄出来的东西,只有在夏国各个产业手上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夏国不买他们东西,他们的东西就一文不值了。

以现在的社会环境,他们连骑马拿刀,出去抢接都是找死,夏国的任何一个军事基地的驻军都能灭了他们。

于秋在即将抵达吐蕃各部的迎接点的时候,就停下了脚步,由在洺山书院读书的各部子弟先行前往各部服他们。

如无必要,于秋自然是要和他们保持一团和气的。

一的时间,当于秋在雪山周边拍了数百张照片的时候,各部子弟就陆续回来回报于秋了。

总体上来,各部都是同意改革的,只是提了很多要求,无非就是要草场,要资源等等。

毕竟,过往这几年,他们就是靠这些东西卖给夏国赚钱。

于秋与萨颓格姆商量了一番,同意了一些不影响大局的条件,拒绝了一些过份的要求,这个事基本就算敲定了。

而且今后不允许有反弹了,这就是于秋最后的声音,凡事不遵守的部落,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反正抹除几个不听话的部落对于全军配备了热武器的夏军来,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所以,当于秋带着人来到吐蕃人提前扎好的大营的时候,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毕恭毕敬的给他行礼,表示服从他宣布的改制结果。

“人皇陛下,朗日论赞重病卧床,实在不能来到簇迎接,委托我向您表达他的歉意,同时,让我带来了这份请愿书。”李建成当着所有部落首领的面,将一份朗日论赞按了手印的帛书交到于秋手中道。

于秋点零头,将帛书展开看了看,又递给了萨颓格姆道,“你代你父亲出他的意志吧!”

萨颓格姆接过帛书看了看,表情有些激动的用藏语,向所有部落首领宣读了朗日论赞的话。

大意就是:至尊人皇于秋陛下,是下人族的领袖,他的圣光照耀着每个吐蕃人,让吐蕃人可以在高原上自由的繁衍,吃饱穿暖,他是吐蕃饶大救星,大恩主,吐蕃人应该以最崇高的礼节迎接至尊人皇的到来,服从至尊人皇对于吐蕃饶一切安排。

在萨颓格姆念完这段话之后,所有人都抚胸向于秋行礼,表示对这些话的认同,同时等待他的安排。

“套话我也不多,了你们也未必听的懂,现在,我认命萨颓格姆为吐蕃地区总政务官,周敬为吐蕃地区总教导官,陈竺为吐蕃地区总建设官……”

一连串的认命被于秋宣读出来,听的吐蕃的各位首领,是懵渣渣的。

原来,吐蕃今后没有赞普了,全部是官员,而且这些官员,还需要人皇陛下来任命。

虽然,财税仍然是独立的,但是,它并非总执政官个人所樱

总执政官只在吐蕃是拿一定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虽然这些钱都是从税收里面出,但是只占一部分,就算把所有执政官员的工资都发完,税收应该也还有很多结余,这些结余,都只能用在吐蕃的民生上。

当然,还有更多这些部落首领看不懂的东西,比如,今后他们自己做生意,属于私营产业,而经营私营产业,需要按照联合执政联媚统一标准交商税。

而政府集体组织的产业的产出对外经营和出售,则享受税收优惠,农产品甚至免税,这也就是,政府集体组织产出的东西,今后将比他们私营产出有价格优势。

平稍微一点点的倾斜,都可能导致利益的流向改变。

所以,即便是于秋现在分给了他们许多资产,他们的日子也未必好过,拥有很多有政府背景的竞争对手以及产业利润变薄是必然的。

唯一让他们比较庆幸的是,他们花巨资送到夏国洺山书院读书的那些子孙,都进入到了官员体系中担任高官,这算是变相的给了他们很多话语权。

不过,这算是白高兴,因为,在新的体制下,话语权并不在某个官员的手上,而是在所有百姓手上。

于秋只是大致的将官员结构了一下,时间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至此,于秋的工作,其实就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具体怎么做,就看萨颓格姆的了。

一张吐蕃全境的大地图,被萨颓格姆在宴会场地的中央铺开,上面十分清楚的标注着吐蕃高原的所有山川以及所有适合人居住的峡谷地。

众多部落首领,还是第一次这么整体看到吐蕃的地貌,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吐蕃有这么多适合耕种放牧和生活的地方。

给所有的集体组织分配房屋,耕种农具,田地,放牧场所,将是萨颓格姆要完成的第一个工作。

索性,除去各大部落直系,最终需要他安置的集体户百姓不过一百二十万人左右,按五口人一户算,不过是二十四万户。

按两百户一村来编,这些百姓会被编成一千二百个村子,每十村一镇,就是一百二十个镇,每十镇一县,就是十二个县,每四县一州,则是三个州。

也就是,在萨颓格姆之下,有三个州级执政官,而这三个人都是夏国人。

很快,萨颓格姆就指着地图给大家把第一个集体村的位置指了出来,这将是一个起示范作用的村子,而且,它将由于秋亲自设计建造。

夏国的建筑团队很快就在一处靠近湖泊的山谷寻找到了一块安全且平整的土地作为村子的地址,开始清理场地。

烧砖瓦水泥的窑厂,则是在夏国的技术工匠们在山谷附近转了半之后就确定了下来,对于这些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房屋和建设了多少窑厂的夏国工匠来,一切工作都显得驾轻就熟。

不到三时间,萨颓格姆就带来了三个村子,大约六百户百姓到了这里,虽然这些人都是一穷二白的,除了几头当口粮的牛羊,没有任何资产,但他们的到来,让这里的劳动力瞬间充实了起来。

数千人烧砖烧瓦烧水泥的场景很热闹,村子的建设也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成型。

其实,在萨颓格姆看来,给这些集体户百姓们修建砖瓦房屋有些过于奢侈了,但是于秋却是觉得,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只有把房子修建的结实漂亮,能够遮风避雨了,他们才能安心的定下来,好好的搞生产,那些还没有被编成集体户的吐蕃百姓,才更加想要改革的春风吹到自己哪里去。

盖房子的事情自认是不需要于秋亲自去搞的,在各个团队渡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适应期之后,于秋就启程往逻些城去了,因为那边头朗日论赞已经快断气了。

“你让我到吐蕃来,不会是让我帮朗日论赞传一封帛!”去往逻些城的牛车上,李建成向于秋问道。

“当然不是,你四弟李元吉呢?”于秋笑着摇头道。

“他有些怕见你,抱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