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大唐补习班 > 第四七八章 一朝剑在手 便把令来行(上)

窦修文的脸色瞬息间变了数个颜色,最后变成一片铁青色,沉声说道:“候爷这话是什么意思,窦某听不明白。”

“窦使君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李昊将李二的龙泉剑拿在手中反复的摩挲着,语气轻佻:“若是真不明白,本候可以告诉你,我的意思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朱家人死。若是假不明白……”

‘噌’的一声,龙泉剑被李昊抽出一半:“天子配剑在此,据说此剑有先斩后奏之权,窦使君可敢与本候赌上一赌,看本候敢不敢用它杀你。”

窦修文突然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该听朱茂文的花言巧语来龙门县趟这混水,如今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一条老命捏在别人手中,一个惨字怎能形容。

“怎么样,窦使君考虑清楚了没有?”

“窦某想好了,一切按照候爷的意思办,朱家戕戮百姓,为害乡里,论罪当诛。”明晃晃的天子佩剑近在眼前,窦修文哪里敢说半个不字,果断选择从心。

毕竟岐山县令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那还是郑家之人呢,结果还不是被李昊一句话给杀了。

如今,李昊天子佩剑在手,自己这个刺使还真不够他玩的。

万一真发起狠把他给弄死了,估计皇帝最多也就是把他训斥一顿了事。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呛啷’。

宝剑归鞘,李昊‘啪’的甩了个响指:“来人,给窦使君上茶。”

甲胄声响起,门外有黑甲军士大步而入,一盏热茶‘哐’的摆到窦修文面前:“请!”

窦修文眼角狂抽,心跳都被吓的漏了半拍。

这尼玛知道的是敬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砍人呢。

对那军士点头以示感谢,窦修文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放下之后对李昊抱拳道:“候爷,朱家的案子接下来如何处置,还望明示。”

李昊微微一笑,翘起二郎腿,不温不火道:“窦使君说笑了,本候只是路过贵宝地,如何处置朱家那是使君的问题与本候无关。”

你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净,可怜本使君却要给你擦屁股。

窦修文心中腻味,奈何把柄被李昊握着,就算心中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继续恭恭敬敬的请示道:“候爷此言差矣,朱家为祸地方,全赖候爷慧眼如炬,将之识破……。”

李昊一摆手,打断窦修文:“既然本候说了与此事无关,便绝不会承认此事。朱家之所以会犯案,都是因为他们贿赂上官,图谋不轨所致。”

话说到这个份上,窦修文心头不由微微一松。

只要作为主政一方的刺使,只要李昊这个拿着天子佩剑的外人不插手,他在朱家一案上可操作的余地便大了许多。

甚至可以像李昊之前所说,将他之前收下的两万两银子的脏款直接说成证物,反正此事只有天知地知朱家知,而朱家又是案犯,窦修文如果这样还不能将此案办成铁案,他这个刺使也不用再继续当下去了。

于是,当天下午,随同窦修文而来的绛州别驾朱茂文屁股还没坐热乎,便被带上枷锁锒铛入狱,跟朱茂才做了邻居。

兄弟二人隔着木栅栏俩俩相望,欲哭无泪。

“三弟,你,你怎么也……。”

“大哥,此事……唉!”朱茂文长叹了声,靠着栏杆不顾地上满是灰土,直接坐到地上,幽幽说道:“大哥,你糊涂啊。”

“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朱茂才手扶栏杆,整个人看上去像是老了十多岁,憔悴的如同风烛残年的老翁。

“是啊,说什么都没用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朱茂文长叹一声,望着牢房里人头大小的窗子:“如今,我朱家落到这步田地,倒也算不得冤枉。”

朱家老二经过几日的将养倒是恢复了一些,半躺在朱茂才、朱茂文兄弟俩对面的牢房中,愤怒的低吼着:“我只恨那李德謇,想我朱家与他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偏偏他却要替那些泥腿子出头,这次若是我朱实能够得脱大难,必定让他生死两难。”

朱茂文到底是五品的绛州别驾,消息要比本家兄弟和那两个不争气的侄子要灵通的多,对李德謇的为人、品性虽称不上了如指掌,但却也知知甚详。

听到自家那不争气的侄子在那里大放厥词,不由冷笑一声:“老二,收收你那性子吧,说什么让别人生死两难,我朱家能够脱此大难就是侥天之幸了,还报复,你真以为堂堂开国县候是你能报复得了的?更不要说那李德謇还是卫国公的独子,身边护卫上百,想要报复他,先掂掂自己的份量再说。”

“三叔,你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朱老二尽管人在狱中,手指脚趾全都断了,人却依旧豪横的很:“就算您老人家因为我们家被牵连,可是我们还有太原王氏做靠山,侄女现在可是王家三少最宠爱的妾室,她若是知道家里糟了难,定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有王家出手,那李德謇就算是有三头六臂,又岂能与王氏抗衡。”

你说什么是什么好了,朱茂文见侄子依旧执迷不悟,顿时失了与他争论的兴趣。

没有任何意义。

就算能够说服他又如何?难道还能让李德謇对朱家放手不成。

醒醒吧,别做梦了。

就他所知李德謇此人做事从来就不留尾巴,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那小子比谁都明白。

所以,别看李德謇如此折腾,但他的仇人却真没多少,就算是有,也都被他折腾的五劳七伤,再也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朱家老大察言观色之下,意识到自己这个三叔显然并不看好太原王氏,忐忑不安中试着问道:“三叔,真的没有希望了么?”

“能有什么希望,在龙门县,咱们家或许可以做到只手遮天,可龙门县才多大个地方,户不足七千,人口不足三万,放在大唐连个弹丸之地都算不上。”

朱老大不是不明白三叔的意思,但依旧不死心的继续问道:“可是……,可是我们与王氏毕竟是姻亲,他们总不能看着我们落难袖手旁观吧?”

“呵呵……”不想朱茂文竟然笑了起来,半晌方才说道:“老大,你太乐观了,说什么袖手旁观,这次只要王家不落井下石,就算我们朱家走了大运道。”

“不,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你知不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并州!是,可能你们知道他是被发配的,可你们听说有谁被发配了官职依旧不变的?有谁被发配了还能带兵的?又有谁发配还会兼职署理河套地区所有突厥部族的?

老大,你们见识还是太少了,用坐井观天来形容你们或许有些过份,但这却是事实。

在你们眼中,绛州刺使或许就是天,我这个绛州别驾似乎也是无所不能。

可是李德謇呢?署理整个河套地区的突厥部族,知道河套地区有多大么?不下十余羁縻州;句话说,他李德謇就是个有实无名的正三品都护府大都督。

龙门县在他眼中不过就是弹丸之地,就算是绛州也不过就是地方大一点罢了,真想办谁,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王家会为了区区族中一个嫡子的宠妾去跟李德謇做对么?你觉得朱家真有这么大的脸面?”

听完朱茂文的解释之后,所有朱家人全都沉默了,包括之前愤愤不平的朱家老二也都没了声音。

大牢之中除了时不时传来的阵阵啜泣之声,再也没了其它声音。

这次朱家到底得罪了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啊,亏他们之前还想着王家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