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将君赋 > 第1058章 时间

只有这样,秦国才能找到他们的发展空间。

才能有那个时间与精力喘息,减缓秦国被周边诸国吞噬的脚步与进程。

想要不受威胁,那就必须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只有自己真正强大起来了,才能不受敌饶胁迫,才能真正的做到傲视群雄!

眼下秦国因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腐朽磋磨,因而在状态上逐渐走向衰败……

秦国需要时间去调整。

需要调整好状态,而后再迅速崛起,冲击这乱世的浪潮!

没有人想要放弃。

也没有人想要舍弃这个已经构架好的大框架,只要剔除这里面那些腐朽,亦或者是不需要的东西。

再填充进一些新鲜血肉进来,要不了多久,它……便又能活蹦乱跳的继续维持运转。

人才,已经在赶往京都的路途上,马上就要继任,朝堂上下一众文武百官蓄力待发。

金银钱财,将离已带兵出征,开始横扫秦国境内大势力,查抄其势力财产,入国库充公。

维系朝堂上下运作,乃至秦国各项运转的银钱,也已到位。

眼下……

秦国差的,只是时间。

它需要时间喘息,也需要时间去拔除后患,以谋求新的生机出现。

眼下,秦国境内一片百废俱兴之景。

也不怪的那些周边各国,像是嗅到新鲜血肉的鬣狗一般,磨砺着爪子,紧盯着猎物,准备等待时机上前,大肆分食血肉!

秦国现在的处境,不太好。

从整体上而言,都不怎么好,或者在周边各国眼中,怕是已经差的不能再差了!

秦国此时的状况,基本上都已经被他们打上了无力回的标签。

周边各国也已认定秦国现在所做的一切,亦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尤其是当这些周边各国的掌权者,知道夺嫡那一日,将离所主导的政变时,很多人都不由嗤笑一声。

不引以为意。

甚至对将离这样的作为感到不屑,甚至……还隐隐有些看不起。

因为这些人觉得将离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在自取灭亡,加速秦国的泯灭罢了。

夺嫡那一日。

在将离尚未出招前,怕是任谁都没有想到,将离会将屠刀指向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因为在很多人心里潜意识的认为,哪怕那些皇子斗得你死我活,但是维系朝堂力量的文武百官,却是必不可少!

一旦缺少了某个重要的官职人物,一旦那官职闲置下来,那积压在这官职上的要事,也会被囤积起来。

单是一个官职缺失,就如此。

那将离清洗朝堂的举动,不是在自取灭亡,那还能是什么?!

这些掌权者心下不屑的想着。

他们甚至心想还有些感激将离,因为对方这一出,也加速了他们迫切想要赶上来,瓜分秦国的脚步。

文武百官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单从秦正与太子二人,这些处理琐事,杂事,要事,以及批阅各种奏折的场面……

就可以看得出来,缺少了文武百官的维系,朝堂上下的运作几乎被弄得一团糟。

若非是秦正与太子二人,手段撩。

且上下级分明,执行效率极高的话,秦国怕是早就已经乱起来了,那还容得那些地方土老爷在自家地方里,继续过着骄奢吟糜的日子?

若将离执行了清洗朝堂的战略,而秦正与太子二人无力维系之后的运转,那秦国的泯灭,亦不过是弹指之间。

转瞬,便可瓦解。

因为文武百官可以是,维系朝堂上下运作,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一旦这其中出了什么差池。

而这中间衔接者的能力不够,便很可能会让权力出现断层,出现崩乱的局面。

值得庆幸的是,

太子与秦正二人能力值得赞扬。

同时他们也与手底下的那群幕僚,齐心协力的维系着秦国的持续运作。

哪怕这运作算不上什么高效率的运作,只能堪堪算是及格,但,这也已经足够了。

那些文武百官继任人选已经被筛选出来。

并已向他们准确下发任命书,很快这些人便会快马加鞭的赶往京都述职。

如此,秦正与太子二人很快也能从那一堆奏折中,被解救出来……

秦国的维系也将回到那个高效运作的时段。

也许这些百官继任最初时,处理事务还会显得有些生涩,但多处理几次,这些人也就轻车驾熟了。

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人才,不需要考虑。

金银,将离正在“征收”。

最后的期限即将到来。

而将离也在尽可能的与时间赛跑,抢在那时间来临前,做好她该做的一切!

秦国的时间很紧,也相当紧迫!

紧迫到将离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全力带兵出征,能为秦国争取多长的喘息时间。

不过她相信只要他们可以抵御住外敌的侵袭,而秦国这边动作再快上一些……

那要不了多久。

他们也有足够的威慑力,去震慑周边各国,让这些豺狼虎豹不敢轻易上前打他们的主意!

在此之前,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注定要开战!

且这还是一定要开,注定要打的一场征战!

若想要为秦国争取更多的喘息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周边各国打怕!

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轻易来犯!

只有这样秦国的时间才能更多,他们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变法改革。

是的,变法改革。

历史上,但凡经历变法改革的时代,不是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就是引领了一个新朝代的诞生。

不论时间长短与否。

变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觑。

先前秦国便是因为变法,而日渐在诸国之中崭露头角,也渐渐在乱世之中,隐隐有了成为霸主的趋势。

只可惜……

因为先帝年老昏庸,听信奸佞之辈谗言,让宦官当政,导致变法并未持续发酵。

变法的存在,便意味着秦国是有能力继续发展,成为一方霸主,乃至一统江山。

变法被阻碍,则意味着秦国持续发展的势头被掐断,而那一切美好的夙愿,也尽数被扼杀在摇篮之郑

若持续变法,不定秦国已经在乱世中彻底打响了属于自己的名声,也真正有了一方霸主的姿态。

只可惜这一切都被扼杀在摇篮郑

变法,便意味着它很可能会损害一部分饶利益。

而这一部分饶利益,大多便是来自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以及那些王孙贵耄

一般而言,变法损害的都是这些饶利益。

因而很多时候,变法存在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