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将君赋 > 第1214章 在外

将离在外凶名赫赫,这些人又哪敢轻易打她的主意,这些人也就只敢将矛头对准那些柔弱的文臣。

他们把主意打在这些文臣身上,将离并不意外,甚至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柿子都挑软的捏。

欺软怕硬,人之常情。

这些人会这么做,也完全是顺应时事。

毕竟他们来此一趟,不可能空手而归。

不管怎么,都是要在秦国这边搞点事情出来,才对得起他们出使一趟秦国。

这要是不弄点什么回去,这些人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总觉得好像这一趟来得不值。

为此,这些人暗戳戳的谋划着,今日下山时的刺杀一事,想要借此扼杀秦国的士气,使其深陷颓靡。

将离对此不置一词。

对于众使节想出来的办法,也并不给予任何评价。

她能想到的,外面那些人自然也想的到。

大家又不是傻子,稍一联想也能猜得出对方这是想做什么,只不过应对起来各有不同而已。

将离在这里与众使节言语交谈,虽气势上力压众使节一头,可这些使节心中的想法却非她三言两语可以打消。

这些人从始至终对将离的态度恭敬,却不代表他们恭敬的背后,不是暗藏着阴奉阳违的想法。

将离深知混迹官场上的人,大多是两副面孔,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来回切换,应对自如。

绝大多数人都用这两副面孔,在官场上玩得风生水起,在同僚之中,左右逢源。

现在大家坐在同一张桌上谈吐。

虽然大多数人脸上都挂着温和的笑意,看上去慈眉善目,甚是亲近人,可大家心底都很清楚,这也只不过是明面上的客套而已。

大多虚伪做作,根本不值得信任。

也正因如此,将离知道这些人并不会改变他们原有的策略,放弃已经准备好的计谋。

即便她直言挑破,但这些人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

只要秦国这边抓不住他们的把柄,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那便不能拿他们问罪!

只要这些人将痕迹消除,心扫尾。

那么秦国这边也拿他们没辙!

毕竟……

这些东西想要有证据,可以胡编乱造,但想要处理证据,也是可以信手捏来的糊弄过去。

且看人如何应对罢了。

将离自问自己还没那个能力,可以但凭三言两语,便服对方放弃原有的计谋。

为秦国挣得可以喘息的时间。

这样的能耐,将离自认不如。

可以三言两语,使用三寸不烂之舌服对方打消如此念头的,这样的情况,怕是那些气运之子才有的待遇。

将离这样的,想要做到那样程度,只怕有生之年都未必能达到如此高就。

不过……

若是换一种更加极赌方法执行,或许还可以展望一番。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正可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此时大家还在一张桌上,和和气气的谈论着事情,将离这要是转瞬间翻脸不认人,未免太过喜怒无常。

而且也太过不识时务,容易招惹祸端。

审时度势,很有必要。

狂妄也要挑个时候,这时候可以肆意妄为的,是气运之子独得的待遇。

将离可不认为自己会有那些气运之子的待遇,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逢凶化吉,有贵人可以相助。

这些东西都是给气运之子的。

像将离这样一个孤家寡人,哪里配得上那样的礼待?!

在这种危机关头,将离这边能不出乱子,都已经可以放串鞭炮,好好庆祝一下了。

又哪里能奢望那些!

将离这边将来使给堵得哑口无言,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下山时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也被众人就此揭过。

不过众人心知下山时的交锋,避不可免。

气氛难免有些凝重。

紧绷的气氛似乎一触即发,随时都有可能掀起祸乱。

唯一让人值得庆幸的是,后面的气氛虽然紧绷,但至少没有发生任何不和谐的事情。

也并没有预料之中的暴怒伤人。

大家和和气气,将表面上的客套做的相当到位,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却又觉得分外违和。

除此之外。

让一众使节感到比较苦闷的是,将离仍旧占据主导,将他们给堵得哑口无言,心中直泛酸水。

且她这话题偏转,也让一众使节绞尽脑汁,疲于应对,叫苦不迭,在心里直招呼将离上溯十八代。

这人话里话外都暗藏玄机,还不断的从他们嘴里套话,着实让人有些恼火。

这要是不应,未免有失礼数。

可这应了,又容易被人从中得知消息,进退两难,着实让一众使节感到心中郁闷不已。

当然,若想要在这三言两语之内,不暗含任何有用的讯息,一众使节自认,他们还是做得到的。

可放在将离这里,却不知怎的,对方总能在这种并没有暗含任何信息的回应中,寻得她想要的线索。

这让一众使节心中暗叹。

看着将离面上的笑容加深,神情越发让人感到如沐春风,众使节只觉得心底如堕冰窟,如若寒冬腊月一般,彻骨冰寒。

这人……

应对几番后,各国来使也与将离各自交谈了几句。

毫无意外。

这些人在跟将离交谈过之后,心中便对其竖起了几分警惕,不太愿意再跟将离言语交谈。

这人不好糊弄,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打发。

而且对方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态度,也让一众使节直觉得对方难缠。

偏生对方还露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使得一众使节都不怎么好拒绝。

看在对方年纪尚浅的份上,众使节总会有种跟自家辈相处的错觉,下意识的便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这种年龄所带来的欺骗性,让一众使节心中悔恨莫名。

也不知怎么回事。

将离这一副虚心求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总让他们回想起自家辈那种,跟长辈询问求知若渴的感觉。

这时候他们总会下意识的,想要给自己家中辈解惑。

如此这般,众使节精神恍惚之下,那问题的答案几乎是想也不想的便脱口而出……

等众人完,反应过来时,这些人才是真的险些肠子都悔青了。

若是给自己家中的辈解惑还好,他们也算尽到了一个身为长辈的本分,可是这解惑的人是敌国来使……

这就有些……

众使节面面相觑,都从对方面上看到了一丝窘迫以及古怪之色。

他们心底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虽未受对方言语蛊惑,但他们却受对方年龄诱导,不知不觉便被套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