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

“王太常,你这是……”

刘赫本要去扶,没想到王谦死死跪在地上,不肯起身,以头磕地,砰砰作响。

“卑职教子无方,令犬子冲撞了大将军,实在罪该万死,昨日这逆子回府后,卑职已将其囚禁,等候大将军发落。”

“原来是为此事。”刘赫这才明白。

“太常不必如此,令郎虽德行有亏,也不过日后强以教化就是,彼时我不曾表明身份,所谓不知者不罪,何况他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罢了,我岂会与他计较?快快请起。”

王谦这才起身,拜过刘赫:“多谢大将军宽宏大量,卑职往日一心教导长子,对这次子确实有所疏忽,日后定然严加管教,也好让他有为国效力之日。”

杨彪也道:“原本王统尚不满十五岁,本不该受举荐出仕,只是我等考虑如今朝廷用人之际,因此破格提名,如今看来,是卑职等思虑不周,还望大将军恕罪。”

他俩这一唱一和的,刘赫要是再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真的是蠢到家了。这哪儿是来请罪的,分明是要给自己递台阶,让自己借坡下驴了。

“这些大家族看来是卯足了劲了,就想借着这次我受禅登基之时,来一个鸡犬升,巴不得把家里所有人都带着升官,来去,还是为了家族利益罢了,当真靠不住。我一直以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如今因为王统导致事发,还主动跑来堵我的嘴,倒是一手好算盘。”

刘赫心中虽然十分不悦,可对方都已经如此了,他也没法再什么了,何况此事本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自己真要为此事大做文章,反而显得自己这个大将军肚鸡肠了,他们这次过来,不也就是因为料定了自己会如此么?

虽然他此刻有些不爽,不过还是摆出了笑脸。

“太尉得哪里话,如此举动,也是为朝廷社稷着想,何罪可言?这王统就在家教导几年,日后若学问德行有所改善,仍有出仕机会。至于那份名单,还要劳烦太尉对其中的一百八十三人多多考察,以免上任之后,作出有损朝廷之事。”

杨彪躬身一拜:“老夫领命,回去之后,定然相察。”

他察不察的,大家心知肚明,刘赫也不会戳破。

“对了,太尉不是有两件事么,那第二件是何事?”

到这里,杨彪和王谦脸上的恭敬之色愈发明显。

“老臣与太常,还有众多大臣商议多日,今已选定受禅大典之吉日,故而特来禀报大将军,若大将军无有异议,便当即奏请子,随后铸造封禅台。”

“啊,却是这事,我差点忘了。”

刘赫昨晚一夜春宵,如今脑子还有些发昏,几乎都要把这事抛诸脑后了。

杨彪恭声道:“今帝星暗弱,其侧有一星,光灿长河,且日益增辉。臣等据此推断,下月初六,此星光当可达极盛,乃是吉日。”

刘赫对这种象之道,丝毫不通,也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嗯,诸位臣工既然议定,必是好的,就如此去办吧。”

“喏。老夫这便与众臣去见陛下,还请大将军在府中等候消息。”

“太尉自便就是。”

两人再拜刘赫之后,缓缓退出了书房。

待两人走后,刘赫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主位之上,看着荀彧等三人。

三人看向杨彪和王谦出去的背影,目光都有些不善,显然也看出了对方此次的来意,名为恭贺,实际上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来将王统的罪责大事化,事化了罢了。

刘赫不愿对这件事追究下去,便主动开口。

“近日各地可有要事呈奏上来?”

荀彧站了起来,递上了一本册子。

“回主公,并州河督童健来报,他已走遍从并州到冀州的黄河沿岸每一处城池和荒野,今以半生治河心得,结合主公曾赠予他之《治水经》,耗费月余,定下黄河治水方略,现呈于主公。”

刘赫大喜,赶忙接过:“仲虓速度倒是极快,足见用心,传令给钱理,命其拨下一批钱粮布帛给仲虓家人,以示奖赏。”

他翻看着这本册子,其中内容极多,刘赫粗略看了前几条,便知是字字珠玑了。

荀彧道:“童健此方略,总纲在于‘疏导’二字。大体策略有三,一曰分流。于黄河沿岸,每隔数十里到数百里不等,修建水坝,新挖水渠,旱时蓄水灌溉,涝时开闸分流,如此,非但可避免大灾出现,还可大大便利沿岸各城农桑种植。”

“其二曰固土。黄河之中泥沙繁巨,比之上群星,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经年累月,方使河床抬升,一遇大雨,便是大灾,且此灾有日渐频繁之像。依据本朝各地呈奏的县志汇总所载,孝光武帝在时,黄河每约十五年方有大决一次。至顺、冲二帝时,已约十二年大决一次。至桓灵二帝时,已是不足十年便有大决。若要根治此害,必须定沙固土,定时清淤。”

“其三曰远避。治理黄河,非一朝一夕之功,纵然倾尽全力,只怕也要数年乃至十数年方能见效,至于根治,怕要穷极数代人之心力。因此,黄河沿岸三十里内应当尽量避免有城池村落,如此,即便遇灾,也可保百姓无虞。”

“至于其中细则,这册中各有详述,主公得暇之时,自行参详便是,属下不再赘叙。”

刘赫边听边看,对那童健已是钦佩非常。

自己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当然知道,自己前世所在的时代,就是耗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将这个明清时期号称一年一灾,五年一大灾的黄河,治理成了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直接产生灾害,而所用的办法,便是和童健所奏的相似。

植树造林、固定风沙、山村外迁、广修水利,都是自己所处的那个年代,从就出现在课本和新闻中的话语。

他细细看了几页,这童健对每一条大略,都有十分详细的讲述,还多有举例,比如具体在哪处河段修筑堤坝,在何处河段开挖水渠又引向何方,可以借助哪处湖泊水泽之力,哪些村落需要尽快搬迁等等,他还指出如今朔方郡放牧牲畜过多,草原有衰退之像,从这一本册子中,就可以看出此人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

“好啊,太好了,单凭此方略,童健足以彪炳史册,名垂青史。”

刘赫手不释卷,欣喜难耐。

“系统提示,宿主手下童健,领悟特殊属性——水利:于治水治河一道登峰造极,兴修水利,治理旱涝,样样擅长。”

“嚯,这童健果然是个宝贝,有了他这个特殊属性,当日黄河水患,料想再也不会发生第二次了,哈哈。”

刘赫心情好比长江三叠浪,一喜高过一喜。

这时,崔钧道:“主公,此册诚然句句在理,然要想办到,非但要累积数代人之力,所耗费钱粮,亦是不可胜数。如今国库怕是……”

他话虽然没完,可是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

虽然有诸多商户相助,可是云海郡的建造,还是把刘赫现有的钱财消耗了大半,粮食更是几乎被扫空,刚刚荡平袁绍之时,刘赫是下诸侯之中最富有的,绝对没有人质疑。可如今的他,不是诸侯中最穷的,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钱啊钱……自我在狼调县起兵以来,从未觉得自己如此缺钱,唉,真是个麻烦事。”

刘赫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刘赫如今是彻彻底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了,自己才占了并州、司隶,还有冀州的一部分,就已经如此头疼,实在难以想象面对一个统一的下,若想做一个明君,会是何等艰难。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