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

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

推荐阅读:

术,而这六人,也是甄逸和刘赫自己,千挑万选,人品绝对可靠,家世也绝对清白。

因此,至少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这造纸术和印刷术流传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刘赫岂能不趁着这个时候好好赚上一笔?

虽然每本书的受欢迎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可能每本都是一百万钱,但几十万钱还是有的。几千的成本,换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润,这样的生意,只怕也是独一无二了。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赞和。

王允眼珠一转,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可。”

他这话,在百官之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一时间引得百官都朝他看了过去。

刘赫皱眉道:“哦?司徒有何见教?”

“老臣不敢。”王允道:“只是老臣以为,这些书籍,虽然极为珍贵,想要将其揽入手中者,势必不在少数。然如此价格,有财力购得一两本者,实乃凤毛麟角,这五万册书,莫售卖一空,便是要卖出一万本,只怕也非一两月间所能办到。而两处官学修建,迫在眉睫,刘焉、曹操、高句丽等贼,亦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发动战事,依靠售卖书籍补充国库,虽是子圣明之举,只恐为时已晚。”

“陛下,臣也赞同司徒之意。”不少大臣纷纷站了出来,支持王允。

卢植看了看他们,随后也道:“陛下,司徒所言,确实有理。老臣虽蒙陛下圣恩眷顾,薄有家产,然一时之间,却也只买得起十余本这纸质书籍,寻常家族、商贾,甚至百姓,更不必多。”

“不错,所谓远水难解近渴,边疆战事甚急,陛下不可不谨慎思之。”

骠骑将军皇甫嵩也附和了起来。

刘赫面露不悦:“朕早就得到消息,刘焉重病在床,已是油尽灯枯,行将就木,益州根本无力发兵。高句丽与夫余,虽有些斤两,然以子龙将军之能,更有田豫、田畴二将辅佐,守住城池,坐待援军,再行出击,也非难事。至于豫州那曹阿瞒,朕可命刘备、孙坚,同时出兵骚扰其城池,使其一时之间,无暇北顾,如此,朕自可争取数月时间,办妥卖书一事。”

他双眼扫视了百官一圈,这些大臣之中,除了钱理、孟建、石韬、霍清等人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家财万贯,富得流油。自己今日在朝堂上故意将五万本书摆上台面了一通,到时候书局一开,这些大臣谁敢不去光顾?

更何况他们都是当世大儒,个顶个不嗜书如命,也绝对是爱书之人,见到这等宝物,岂有不出手之理?

尤其是那些最近几个月,为了躲避田赋,而大量出售田产的,更是在手中积聚了不少现钱,刘赫就是要借这个机会,狠狠从他们口袋里捞上一笔。

就在刘赫满心得意之时,王允却再次道:“恕老臣斗胆,老臣以为陛下此举,颇有兵行险招之风。刘焉虽是将死之人,然其子尚在,川中诸多大将,因当年雷铜之死,早有向朝廷举兵复仇之心。”

“高句丽与夫余,兵势极大,我军在幽州,兵少将寡,赵子龙将军虽然勇冠三军,然未必能保住幽州万无一失,倘若稍有差池,幽州不保,则北方屏障就此尽失。”

“至于刘备与孙坚二人,无论兵力、统帅,都远逊于曹操,二人即便联手,要牵制曹军,也绝非易事。曹操可派两员上将,各领兵五万,便足以迎担而如今曹军已有三四十万大军,挡住孙刘联军后,仍旧可起兵来攻,陛下不可不防。”

到这里,一直没有开口的荀彧,也站了出来:“陛下,司徒所言,确非空穴来风。豫州来报,开春之后,曹军在前线,多多增兵,如今已屯兵不下于二十万,其来犯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刘赫眉头微蹙:“那司徒有何良策?”

王允当即回道:“臣有一计,即可使堂堂子之尊,免于陷入商贾弄奸耍猾之旁门左道,又可令朝廷在一月之间,集齐大批钱粮。”

“哦?还有这等好事?”刘赫双眼盯着王允。

王允道:“陛下可将这五万册书籍,分成数份,售价稍作折扣,分别卖给几位巨商富贾,以及当今几个大族,令他们一次性将书籍买走,随后自行再做出售。如此,朝廷之危立解,更可令臣民们为陛下,为江山社稷,略尽绵力,以示忠心。”

“司徒打得好算盘啊。”孟建不无讽刺地道:“这五万本书籍,纵然是个十多岁的孩童,也知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司徒莫不是想将这买卖,从陛下手中,抢到自己掌内?即博了忠名,又发了横财,真可谓一箭双雕啊。”

“放肆。”王允喝斥道:“光禄勋,老臣一片丹心,可昭日月,你如此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何道理?”

“一片丹心?我看不尽然吧?”孟建反唇相讥。

“你……”

“好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刘赫有些不耐烦道,两人赶忙请罪。

他在心中盘算了一阵,随后道:“司徒所言并非无理,朕既然要商贾和众卿为国解难,自然也该有所赏赐,依仗皇权,对臣民们肆意压榨,予取予求,绝非明君所为。”

“陛下……”孟建脸色一变,还想再,却被刘赫挥手阻拦。

“这样吧,朕就将这五万本书籍,分成一百份,不同的书,标价从二十万钱,到如《论语》、《周易》等六十万钱不等。每份书籍,有多有少,少则一份不过数千万钱,多则一份贵达数亿,随后于商行之中分别出售,剩下的,便是各凭本事争夺了。”

“陛下圣明,此举真乃下大幸。”王允和诸多大臣,纷纷恭维赞颂。

不过,王允却没打算就此罢手,他继续道:“回禀陛下,老臣还有一个请求。”

刘赫皱了皱眉头:“爱卿还有何事?”

“老臣以为,陛下大可每隔一段时日,便刊印一批书籍,也无需交给商行,而是直接卖给第一批出资之人。只要他们不曾有作奸犯科之事,如此买卖,便可长久形成惯例。陛下可于宫中坐收钱粮财帛,又可使商贸愈加兴旺,同时与臣民共享其利,令下万民,愈发感佩陛下恩德,如此,四海归心,诚可谓万世之圣举也。”

“这一点么……”刘赫稍作犹豫。

钱理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是否可为定例,如今尚且言之过早。第一批交易事成之后,再对诸多出资之人,听其言,观其行,随后再做定论不迟。”

他这话,大合刘赫脾胃:“就,就依道准之言,众卿这就去办吧。”

“遵旨。”

宫门之外,不少大臣,纷纷朝着王允围了过来。

“司徒,这一百分书籍,我等如何去分啊?”

“是啊,朝中对此虎视眈眈的大臣,着实不在少数,这根本是狼多肉少啊。”

王允十分自信地笑了笑:“放心。老夫早已买通了宫中的洪公公,还有几位御林军,连城中安汉商行的掌柜,也与老夫多有往来。只要这五万本书出了宫门,老夫便会得知消息。诸位臣工同僚,便在老夫府中等候,一旦来了消息,我等即刻前往商行,让那掌柜为我等多多备下几份,又有何难?”

“原来司徒早有准备,如此,我等尽可放心了。”

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王允脸色忽然有些严肃起来:“不过,老夫可有言在先,此次乃是第一次售卖,诸位切莫急功近利,作出什么有辱斯文之事。一切事宜,都听老夫安排,若是有谁贪图些许蝇头利,坏了我等大计,哼哼,可休怪老夫翻脸无情。”

“司徒放心,我等省得。为了夺取日后长久售卖此书之垄断经营权,我等定然唯司徒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