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二章 第一场考验

按到了这个季节不会有这么大的雨量了,可是老爷像是权力失控,毫无节制地任凭大雨从而降,放任自流。雨公似乎没有接到老爷任何要求停雨的指令。

雷声东西南北炸来炸去,响彻在整个华北上空;闪电上下闪烁,左右窜动,照亮了弥漫空的昏暗高空。

这一朱友康心里装了一万个不高兴。

自从开学以来,他从内心里就一直闹矛盾、打嘀咕——一个死心眼想辍学。在学校里他一也呆不下去了。

一大早就阴雨连绵,淅淅沥沥地继续着昨的态势,一点也没有要停不下来的意思。

他像前几一样,把昨晚上一页挨着一页背诵的崭新的新华字典放在书包里。这是他利用五六个星期,翻遍村外所有山岗,从石头下面捉蝎子换来的心爱之物。

接着,他把他娘为他准备的两个黄灿灿的玉米高粱面饼子,用笼布结结实实地包裹几层之后,藏在书包的最底部,这样到学校以后不容易被同学发现。

学校中午没有饭,只管给学生把自带的干粮腾热,笼扇下边是开水,喝完为止,不再另烧。

朱友康因为自带粗粮,不会拿去腾热,他怕别的同学发现,在中午吃饭时间,总是偷偷地一个人躲到中丘水库附近去吃,吃完之后,找一个干净的河沟,喝几口河水就算是吃过午饭了。

他心中烦躁地从屋子里,背上他最心爱的堂哥当兵时赠送给他的绿色军用书包,戴上他堂哥赠送给他的心中最爱的绿色军帽。

新华字典、军用书包、绿色军帽——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三件宝贝。

然后,从板凳上面拿起一片破旧的到处是褶皱的塑料布,一出门就罩在头顶上,尽管这一片塑料布还有几处露的地方,可是,这已经是家里最好的一片塑料布了。

一边走着,一边顺路叫上自己的几个同乡哥们,一路上相伴着过了泥泞的路,沿着中丘河南岸下了大坡,几个人手牵手,淌着膝盖深的河水过了河,再上一个陡坡,穿过中丘村一个巷左拐,就到了学校。

这是他一年多来已经走得十分熟悉的路径。在这条路上,他已经熟悉到闭上眼睛也知道哪里是沟沟哪里是坎坎。

尤其是今,是他最为糟糕的一。

第一节课刚刚下课,另一个班的两个学生,他叫不上来名字,但是,已经十分熟悉的两副狼狈为奸流氓成性的面孔,在厕所一角迎住他,借口“借戴几”强行从他头上夺走绿色军帽,他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学生来欺负他。

其实这两个来混鬼已经对他的军帽垂涎三尺,窥视已久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借口。这次“抢劫”也是他俩蓄谋已久的动作。

朱友康不便多争论,因为他知道这俩背后还有几个爪牙,是学校里的刺头,又是学校挨着的中丘村“地头蛇”。让了心爱之物,心里感觉顶的屈辱和愤怒。

这种愤怒和屈辱的表情和眼神让这两个混球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本来这件事朱友康认输就算了,朱友康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又从那个高个子赵铁柱头上夺了过来——后来打问才知道其中一个家伙叫赵铁柱。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人家背后人多,朱友康一个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啊。

赵铁柱当着众人叫道:“大家看昂,这子抢了我的军帽,还偷吃了我两个白面烧饼”。

抢了军帽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这吃白面烧饼并没有谁见到。可是根据习惯定律,抢军帽在先,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所以很多人也就相信偷吃白面烧饼也一定是事实。

结果被班主任语文老师杨桂花一顿痛批。除了还给人家军帽,还要答应第二从家里带上两个白面烧饼,赔偿给人家赵铁柱。

人家个头大,人又多,又是地头蛇,花花肠子多,馊点子层出不穷,其班主任杨老师不太注意,这个姓赵的以前跟别的同学也有类似的事件,他是一个影犯罪前科”的人。

他们用同样的手段欺负过好几位同学,都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这位班主任杨老师是新来不久的代课老师,对学校的情况还不够熟悉。

就这样,朱友康一肚子的窝囊气没处诉。明明是自己的军帽,正常要回来反而自己倒是成了偷帽贼,这倒不,莫须有的罪名也摊上了,自己还成了偷吃人家白面烧饼的“坏蛋”!

并且人家有人证。关于军帽,赵铁柱找了两个同学在班主任杨桂花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朱友康原来的军帽是在中丘水库玩水的时候被淹没在水库里了,他戴的军帽是从村里亲戚军人给的。

关于白面烧饼,赵同学又找来两个同学作证:在今中午打饭的时候,朱友康错拿了自己的两个白面烧饼,并且有人证明朱友康除了今,从来就没有在学校吃过白面烧饼,因为他那里穷,带来的都是玉米高粱饼子粗粮。

以上这些辞,杨老师信以为真,不容朱友康“狡辩”!

也是的,因为赵铁柱就是学校驻地中丘村人,学校西边就是中丘水库,储水量很大,在本地是最大的水库。因此,中丘村水浇地很多,除了上公粮,家家都有白面吃。

而朱友康则不同,他村距离中丘水库南边足足有八里地,并且都是片麻岩丘陵地带,满山都是野草荒地,几乎都是“望收”。尽管村东有个不起眼的救命河水库,可是,谁都知道,那条河名字就桨救命河”。

这座水库尽其所能,一年下来最多也不过能够灌溉几十亩地。只能勉强得到口粮来养家糊口。所以,南丘村是“远近闻名”穷山村。一年能吃上白面的也就是可圈可点的几。再加上前几年村里妇女外出拾麦出了车祸,丢了一条人命,这个穷村的名气就更大了,传播的也就更远了。

外出的村民到了外地,都不愿意出自己的村名,感觉村名本身就是一种羞耻;感觉活在这个村,在外人眼里,几乎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临近下午放学的时候,朱友康刚刚值完日——打扫教室卫生后,从书包里拿出“珍藏”的那片脏兮兮的打了很多褶皱的塑料布,心翼翼地把破旧的左脚跟下薄的一走路就硌脚,鞋面上挂破几个口子的千层底布鞋,塞进他堂哥友兵当兵时送给他的,已经有些发黄的绿色军用书包里,两手紧紧捏住塑料布的两角撑在头顶,头上一改往日的军帽雄威,成了光秃秃的圆球。

然后,他又伸手摸了摸书包里的心爱新华字典。他心里暗暗祷告:老保佑我的新华字典,千万别和军帽一样,丢了不算还要倒打一把屎!现在三件宝贝只剩下两件了,不知道被抢走的那一件宝何时才能完璧归赵。

他在校园扫视了一眼,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

于是,光着脚,急匆匆,心里有点害怕地从学校跑出来,看了看色已晚,其他同乡同学都已经跑到自己的前面,赶往回家的路上,他赶紧往前去追。

他出了校门,向右拐过一个弯儿,穿过一个南北巷,在巷的尽头,沿着一个陡坡下了中丘河。只见河川雾气缭绕,细雨蒙蒙。

几的雨水积累之后,河水水位明显暴涨,他仍然沿着被河水淹没的,已经看不见的原来路,准备躺过这条河,谁知河水水位居高不下,而且水流冲力不断加大,走着走着就身不由己了。

从脚脖子深到后来没过膝盖,再到后来的齐腰深,再后来身子已经禁不子水的冲击了,他已经无法支撑起自己的身体,他的书包已经浸泡到河水里,他已经无法顾及里面刚买的心爱之物——新华字典了。

那是他利用五六个星期放学时间,东奔西跑,走遍了大北岗、蝎子岗、牤牛岗、孤山岗几乎村子周围的所有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