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连劫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连劫

推荐阅读:

朱友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到底是怎么啦。

先是出门走错了方向和单位,鬼使神差地进了中丘公社粮站,随后又鬼使神差地撞在老母猪身上,弄了一个满脸花。

尽管辛辛苦苦赶了几十里地的路程,来到蓬州县粮食局,结果还不让进门,差一点耽误了上午办理粮食关系。

在这走投无路之时,偏偏又遇上了老乡——药材公司的赵经理。

好容易在赵经理的帮助下,办理了粮食关系,可偏偏出门时一分钱一斤粮票也没有带。

本来赵经理安排了吃喝,本该在下午早点办理其它关系,可是又一次鬼使神差地从公安局跑到蓬州中学,结果远远看到了何海云,为了躲避她,怕她看到自己的狼狈相,没进校门又返回了公安局。

来到了公安局,这次和粮食局不同,顺顺利利的进了公安局大门,可是,偏偏又遇上了干警把自己当坏人来审讯。

正在被动尴尬之时,又遇上了自己不愿意此时见到的人何海云。

越是自己不愿意见到的人,却又走进了审讯室。

真是一脸的遭逼,一脸的蒙,一脸的尴尬,一脸的青。

那位干警可能也觉察到了一点什么,就把何海云请进了审讯室。何海云吃惊地看着朱友康傻傻的发呆。

怎么才分别一年多,你咋就变得如此狼狈啊!从内心发出:我的可怜的孩子啊!

她从内心里心疼这位农家孩子。她上前一步,来到朱友康坐的椅子跟前,道:”警察同志,你弄错人了“。

警察愣愣的看着这位美女少,心里想,怎么猛然间来了一个人就认识这位年轻人呢?

莫非这次凭经验判错了人不成?

是的,这次他的确判断错了。

何海云还没有开口,朱友康见何海云来了,就来了精神。

他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这是我的同学,我们是一起来办理户口关系的。“

”对,警察同志,我们都考上学了。我们是蓬州中学的学生,是来办理户口关系的!“

”啊!啊!“这位警察立刻吃惊起来,赶紧把手里握着的亮晶晶的手铐收起来。

”抱歉,抱歉!真的很抱歉!认错人了,真的是认错人了!去吧,赶紧去吧!现在到上班时间了!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警察双手合抱,向朱友康何海云他们点点头,陪着笑脸,一直催促他们赶快去办理户口关系。

朱友康与何海云来到户籍办理窗口,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办理人员,在办理朱友康的户口关系时,睁大眼睛把朱友康从上到下,从左到又右看了一个遍。

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朱友康,朱德的朱,康有为的有,康有为的康“朱友康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道。

”同志,错了,错了,别写哩,别写哩!“何海云听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赶紧阻止工作人员停笔。

”你这女孩子,怎么这么多事,是你的名字,还是这位男孩子的名字啊?!“工作人员显然不耐烦的批评何海云道。一边着,一边坚持去写。

“同志,错了,错了,别写哩,别写哩!”何海云仍然大声地喊叫着。

这时朱友康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上去阻止这位女工作人员写名字。

“什么错了,对聊。你们捣什么乱,搞什么鬼?”工作人员仍然不耐烦地继续写。

”战友的友字,是战友的友字。“何海云怕误写了朱友康的名字,赶紧出了错的地方。

”对,对,对“急得朱友康头上都冒了汗,由于刚才在审讯室紧张过度,他一时竟然忘记了友字的错误。

因为,时候,他只听爷爷和康有为有关,想让孙子日后也像康有为那样出息。

可是,他忘记了,爷爷还过,不能用康有为的”影字,应该和这个”影字是谐音。后来就选了这个”友“字。

这个”友“字,按照爷爷的意思是,朋友多了好走路,新的社会需要广交下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爷爷认为康有为也不是完美的,他的变法并没有成功。所以,选择孙子的名字时,去掉了原字,用了谐音字。

这一点朱友康给忘了,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漏子。

另外还有这个康字,朱友康也记错了,字是写对了,但是,爷爷的是健康的康字,他希望孙子健康成长,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这个康字,从字面上是不用修改的。

幸亏这位女性工作人员不是急性子,他刚刚写完一个朱字。

朱友康与何海云都在心里为这个名字捏一把汗。万一名字在户口本上写错了,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

尤其是朱友康,爷爷费尽了千辛万苦,起了一个好名字,这一时疏忽了,可就会后悔一辈子的!

还好,好歹没有写错名字,总算有惊无险。他们俩都松了一口气。

他俩作伴向公安局的大门外走去,在路经审讯室门口时,他俩不约而同的向里面看了看。

那位警察大概是看到了他们,赶紧转身面向里面。

何海云出了门,站在朱友康的对面,眼睛盯着朱友康的满脸花,问道:“你这脸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友康与何海云一起推着自行车,一边向蓬州中学走着,一边把从中丘粮站那里出来之后的曲折遭遇了一遍。

话还没有完,何海云听了就“嘻嘻嘻”的笑个不停。

然后,逗乐一般的对他:“朱友康啊,你是一个奇人啊,你看你,只要是想换地方上学,你就会遭到一些意外。”

她继续回忆着:“上次你不想在中丘中学上学了,差点被河水淹没,结果上了蓬州中学;这次户口一旦办好,你就成了商品粮,成为吃皇粮的人了,你今却又遭遇了这么多劫难。”

朱友康讲完了自己这次出门的遭遇,只顾自己低着头走路,就不再话了。

他陷入了一种沉思。

是啊,何海云的对啊,我怎么没有联想到这些啊,是的,我每当有一次大的变动时,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们俩就这样,忘记了时间,一直推着自行车走进了蓬州中学。

他们在这里见到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不免会多聊一些,多呆上一会。

时间过得飞快,当他俩从学校出来的时候,从遥远的空中传来了几声闷雷,朱友康习惯地抬头看看头顶,上乌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

再看看西边的空,尽管看不到阳光,根据地上的光线强度判断,看样子应该已经接近黄昏了。

蓬州中学距离他们的家乡还有七八十里地的路程,这可得加紧赶路啊。

于是,他们俩作伴一起往西边山区的路上驶去。

路经刘新亮的村庄时,地面上已经下起了蒙蒙细雨,雷声似乎距离他们俩更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