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破例

第二百六十九章 破例

推荐阅读:

在农村盖房子不用愁劳力和技工,这些年来,都是在各家庭之间相互帮助中过来的。

所以,石匠、砖瓦匠、木匠、抹匠等都有人干。

只要你赶在下午散工前,准备好晚上的酒和饭菜就行了。

南丘村这一带最流行的就是,无论在谁家干活儿,晚上必须炒上几道酒菜,准备几瓶大众酒,大家高高兴兴闹腾一阵子就行了。

围绕着怎样盖第二处房子,友康和父亲着实费了脑筋,脑筋主要费在了借钱和用料上面。

因为奶奶已经在两个家庭之间,轮流伺候将近半年了,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虚弱,实在不能再住南屋那里的老房子了,即便住也得让老人去住新房子。

所以他们决定把老家南屋拆掉,作为盖新房最大的补充。

南屋其实比西屋房间还多,如果不出意外,木料比较充足,顶上用的梁檩椽子,估计添不了多少,门窗口料大部分也不用换。

缺的就是石料,从拆西屋时发现,这些老房子,内墙大都是土坯的多。基础石还不错。

因为面积大了一些,估计比西方石料稍微多一点,但是,肯定是不够用的。没关系,第一次盖房子,石坑边还有剩余,可以搭上去。

他们粗略在一起凑了一下,加上水泥、红砖、部分木料,等加起来还需要1300多块钱。

这钱从哪里来呢?父亲家里可以再凑400块钱,姐夫大友那里也能再拿200块钱,还有700多块钱没有下落。

朱友康想,自己结婚了,就应该替家里再多承担一些担子。

以前无论是盖第一处新房,还是自己结婚,都没有敢给同学张嘴。

这次他打定主意破例去同学那里借一借。

他首先想到了在到蓬州中学交往不错的刘新亮,后来又想到了张慧敏。

他又想到了贺国昌,不过,现在贺国昌仍然在山区,他家弟兄又很多,尽管父亲是一个局级干部,家庭状况也不容乐观。

他跑到了公安局去找刘新亮,他一进公安局,就想起来了上师范学校办理户口时,那个民警对自己的严厉态度和难看,以及何海云的相救。

不过他现在毕竟已经是结过婚的人了,胆子大了,很成熟了许多。

他一进一楼大厅就打问了刘新亮的办公室,在三楼西边的阳面一间。不巧的是敲了几下门,门锁着,里面没有人。

又问了邻居的门,邻居刘新亮去办一个案子,走了大半了,估计上午应该能回来。

朱友康看看手表,才十点钟,就沿着楼梯下了楼,走出公安局的大门。

他想着先去张慧敏那里看看吧,等从那里回来了,再去找刘新亮。

他在医院门口把自行车存放好,径直往里面走去。

“友康哥,友康哥!”他刚进了一楼大厅,就听见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大厅里人来人往,他四处看了看,也没有看到熟人。

他正在纳闷,吕突然从他身后出现了。友康心里一惊,怎么会在这里碰见她呢。

他来医院之前,只想着去找张慧敏借钱,忘记了吕也在这个医院上班,并且他们正在谈恋爱。

他开始后悔,一不该调到二中,几乎每要见到吕,吕又是那样的黏糊,而且还要面对吕的父母。

吕的父母与自己有恩,这是不能忘记的,在这里话做事,处处都要维护着老吕夫妇的脸面。

二是不该来找张慧敏借钱,张慧敏要是给吕了,他觉得更不妥当。

“友康哥,你来这里有事吗?”即便友康拒绝了中间人把他与吕撮合,吕尽管心里有一万个不舒服,但是嘴上永远像是抹了蜂蜜一样甜。

“我,我,我在这里找一个人。”朱友康吞吞吐吐地应付着。

“上一次咱们见面时我才知道,原来你和惠敏也是同学啊。记着吃我们的喜糖昂?”吕像是炫耀自己找了一个如意郎君。

朱友康心里想,惠敏父母都是盲人,你还炫耀个啥劲儿啊!转念又一想,自己不应该这么自己的老同学,毕竟张慧敏也很优秀。

人家那个样的家庭,你还去借人家的钱,那只能明你还不如人家哩。

朱友康不愿意多想了,也不愿意在这里久待了。

“我不等他了,我还有事,我先走了。”朱友康跟吕完话,一溜烟往北跑出了医院门口,很快就到了石桥上。

“神经病!”吕看着朱友康狼狈逃窜的样子,嘴里骂道。

朱友康给门外看自行车的交了一毛钱,急不可耐地开了锁,骑上自行车往西又向公安局方向驶去。

他刚一上到三楼,就听见西边房间里有人话,他便三步并做两步地来到刘新亮门前。

门是开着一道缝的,他往里面一看,韩夏坐在刘新亮桌子的对面,刘新亮正在问话。

他觉得这时进去不是时候,就直接走到楼道的西边,隔着窗户向西望去,他看到前面就是蓬州中学的操场,那里的篮球架和操场上上课的师生清晰可见。

他想起帘年在篮球架下训练时受罪受难的情形来,心里不免有些酸楚。

他想到,也许现在的高艳军,正在那里训练一群和自己当年情况一样的朋友们;也许体育老师尉迟骏德已经转为了正式在编人员,现在仍然训练着篮球组的学弟们。

他还在回忆着,看着眼前的操场,这时听到了后面脚步的走动声,知道刘新亮屋里的韩夏已经离去,便转过身向刘新亮屋里走去。

刘新亮一身的警服,看起来雄壮威武,英姿勃发,前途无量,比起自己毕业几年来的不“进取”,心里有些委屈和自卑。

“老同学你好啊,好久不见啦。”刘新亮一边着,一边给友康递烟。

本来找刘新亮有事,平时不爱抽烟的友康,也把烟接了过来,刘新亮打火机啪啪两下就接上火了。

“是啊,你老兄家里盖房子,遇上困难了,找你借钱来了。”朱友康觉得跟老同学交情不错,就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了。

“友康老兄,你才是我的真正朋友,啥事直来直去的。我这个人就爱这个脾气。吧,多少?”刘新亮更是爽快,直接问友康要借多少。

“300就行了。”原本友康打算向刘新亮借200块钱,向张慧敏借200块钱,因为他去了一趟医院,觉得不能再去张慧敏那里借了,就向刘新亮这里多借了100块钱。

“300够不够用?”刘新亮又追问道,因为在刘新亮眼里,300块钱太少了,盖房子起不了什么作用。

“够了,够了。谢谢老同学了!”友康心里知道不够,可是,他平生第一次向同学张嘴,不敢把嘴张得太大了,他怕收不了场,合不拢嘴。

话完了,也就要下班了,刘新亮给老同学友康倒了一杯水,挽留他一起吃饭。

友康推还要到别处办事,就告别了新亮。

他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闲逛了一阵子,觉得实在没法再去找谁借钱了。

尽管有的同学家里又是权贵,又是财富的,比如马俊卿、刘桂、秦思等。

他觉得自己和人家是两个世界里的人,不可能“苟富贵,无相忘”。

他最后还是把难题推到了媳妇张美珠身上。

他终于调转了车头,向岳母家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