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着急

张美珠回到家里,把厂子的情况给友康听,友康知道厂子已经大势已去,就劝美珠或者去承包这个酱菜糕点车间,或者自己辞职去干个体。

美珠觉得友康得有道理,她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友康,你工作调动的情况怎么样了?”,美珠知道加工厂已经没有了未来,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朱友康身上。

“还不是老样子啊,整日忙忙碌碌的,最近一位女教师临产,学校里安排我又多担任了两个班的语文课,累死了。

万局长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真气人!”朱友康不高胸。

“你看是不是再去万局长家里走一趟?咱给人家看房子熬了夜,出了力,咱可是还没有花一分钱哩!”美珠替友康想到了送礼。

“又要送礼啊?打死我也不去了!这都跑了多少趟了,这个万局长也太冷血了吧。

人家整个夜晚给他看了半个多月的房子,还管给他下雨挡水,那不是钱不差,这样的苦差,换了谁愿意去干啊?”

朱友康一听万局长,实话,气不打一处来。

他觉得万局长太绝情了,没有半点人情味儿。

看房子都过去了半年多了,调动的事一点动静都没樱

他不愿再去花钱送礼。

本来钱都紧张,现在又添了一个孩,还有妹妹给看孩子,这哪里不花钱啊?

他清楚的记得,那一次去给孩子买奶粉,身上就只有两块钱。

当自己把奶粉拿到手之后,售货员又从自己手里夺回去。原因就是这两块钱是缺角的,人家接过来一看缺角,什么都不要。

把他气得接过售货员递过来的钱,就从中间撕开了。刚撕完,他就后悔了,他手里拿着撕成两半的两元钱,咬着牙扭头走出了副食门剩

这样的日子,还能给万局长送礼去吗?

朱友康着实有点舍不得,也有点想不开。

张美珠则不这样想,她认为,生活需要付出,付出的多才会有好的回报。

她相信朱友康给万局长看房子,肯定不会白看。

既然万局长已经默认让他去做,明在万局长心里早已打磷儿,有了数,只是一个时间节点问题而已。

美珠和友康不同,她可是生长在官宦家庭,里里外外的官场秘籍,要比友康懂得多得多。

官场秘笈对于她来谈不上谙熟,但是,遇事做一个推断,把脉预测一下,还是不成问题的,并且一般情况不出所料。

这几个月来,张美珠没有上班,也就没有了工资,一个月只能领到十几块钱的生活费。生活起来越来越困难。

好歹她前些日多少有一些积蓄,才得以维持现在的生活。

朱友康的工资几乎都花到家里去了,能够用于张美珠她们母女身上的几乎微乎其微,可圈可点的有数几次。

所以,张美珠又一次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这次是给万局长女儿出嫁买贺礼。

她一狠心,帮着友康在永盛百货大楼挑选了一款非常大气,非常漂亮,质地最好,价格不菲的红色毛毯,让朱友康在万局长女儿出嫁当作为贺礼送了过去。

朱友康心里一万个舍不得,可是那又有什么不花钱的办法呢?人家不能总是盖房子修屋吧?

他拗不过美珠的执着,只好按时送去。

万局长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前,迎接着前来祝贺的每一位领导、朋友、同事等客人。

朱友康提着这么一件贵重礼物,在当时实属少见。

万局长早早看到了朱友康以及他手里的贵重贺礼,同样笑容可掬地主动和朱友康握手寒暄着。

朱友康进了屋,报了贺礼,记了账目,写了姓名,连饭也没有吃就离开了。

万局长好言挽留着每一位前来祝贺的客人,朱友康也不例外。

朱友康回到家里,跟美珠起这件事来,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情愿,第一次看到万局长的笑脸和热情,还是非常兴奋。

他对美珠,从第一次找万局长到现在,他第一次见到万局长的笑脸,第一次看到万局长的热情。

他,据他推测,这次贺礼送的不错,日后工作一定会有着落的。

美珠则警告他,友康啊,你真的好真啊!

人家闺女结婚出嫁是大喜的日子,人家不笑还哭不成?这次的笑脸和热情,跟你的工作调动半点边儿都不沾!

这时的朱友康看着美珠哈哈哈的傻笑。

正要吃饭的时候,友康的弟弟友健来了,仍然骑着父亲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友健,来,快进来。”友康赶紧把弟弟迎过来。

“最近有合适的工作吗?”当嫂子的关心地问道。

“我来信用社上班来了。”友杰兴奋地。

“好消息,好消息!”哥哥友康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觉得弟弟终于有了工作,这个工作可以帮助20多岁的弟弟,尽快介绍一个对象,尽管结婚成家过日子吧。

弟弟上了这么多年得学,耽误的不轻。

村里不上学的年轻人很早就结婚了,弟弟在村里属于大龄男青年了。

“友健啊,你上班了,以后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学会尊重领导,关心同志,和同事们搞好关系……”当嫂子的实时提醒着叔子的修身。

“谢谢嫂子,我一定好好学。不过以后要麻烦嫂子了,中午路远,我得在嫂子这里吃午饭。”

令哥哥友康和嫂子美珠没有想到的是,过去一直供弟弟上学,现在弟弟上班了,还要供弟弟吃饭。

“吃饭不成问题,只要你努力干好工作就行!”哥哥还没有话,当嫂子的就爽快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弟弟又成了哥哥家里的吃饭常客。

“友健,我怎么事前没有听你工作的事啊?谁给你介绍的?”

友康觉得有些意外,就追问弟弟是怎么回事。

“咱大姑父给我介绍的,他的朋友在信用社当主任,这次是内部招聘,就进了5个人。”显然,弟弟也很高兴。

因为他是内部招聘的五人之一。

“你嫂子加工厂很不景气,下次有了招聘信息记住早点告诉我。”

友康知道美珠加工厂快不行了,就提早给美珠考虑工作上的事。

朱友康知道县信用社是一个好单位,最近几年职工们的工资和奖金都比普通行业要高得多。

并且这里距离美珠家只有一街之隔,能来这里上班也很方便。

这次弟弟的到来,是友康搬家后的第一次,当哥哥的只让弟弟吃一顿便饭,觉得从心里过意不去。

隔着东墙就是菜市场,友康没有骑自行车,步行到菜市场买来一块猪头肉和一块猪肝,买来一瓶二锅头。

弟兄俩喝着酒,聊了一个中午。

几杯喝到了肚里,友康和弟弟起了对象问题,随后答应再为弟弟买一辆新自行车。

不能让弟弟在谈对象的年纪再骑破旧自行车了。

这样还可以把旧自行车腾出来,供父亲做生意使用,弟弟晕乎乎地一个劲儿致谢。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弟弟上班竟成了哥哥嫂子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