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蓬州还魂 > 第三百二十章 筹谋

“你来得正好,今什么也不能走了。”

何海云随着声音转过身,原来是赵中医从外面走了过来。

他刚从另一个房间里讲完课走出来,那里的中医志愿者公益培训刚刚结束。

何海云看到,赵中医身后的院子里,已经走出来五六位陌生的新面孔。

“这里人多,都是才,走,到我房间聊聊去!”

赵中医刚买进门,就又退了出来,向何海云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何海云其实今过来,就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个中医组织到底在做什么,他们是一个什么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所以,她和张峰跟杨老中医打过招呼后,很快就跟着赵中医向他的房间走去。

赵中医的房间安排在杨老中医的南边,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东边配房。

是普通的仿古建筑房间,其实也是一个专业的中医治病门诊。

一进门就看到,赵中医房间里的一套简易办公桌椅,在屋门北边靠近西墙窗户摆放着。靠近东墙摆放了两个高大的药柜,里面盛满了药品和中医器具。

办公桌前面摆放了一个方凳,很显然是为患者准备的。

里面靠近南墙处是一张简易的木床,是方便检查患者和临时做病床使用的。

屋门南边靠近西墙的窗户下边,摆放了几把木质方凳,这是为就诊患者临时休息和排队使用的。

“赵中医真厉害,几年不见,你们的中医组织越来越红火了。”

何海云一边和赵中医聊着,一边走进了他的房间。

“承蒙海云夸奖了。这里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请坐下话。”

进了屋,赵中医指着屋门南边靠近西墙窗户下边的方凳。

他请何海云和张峰把凳子搬过来,靠近他的办公桌,方便聊。

“李子来一下。”

赵中医突然看到外面的人,就冒着嗓子喊道。

赵中医的李子,就是他们中医组织的那个年龄尚,辍学在家的初中模样的学生。

因为他的爷爷是田医生,来这里就是为了学习中医技术,他尽管来得晚一些,但是学习很踏实,深得赵中医的喜爱。

他刚才听完中医讲座,从门前路过时,被赵中医叫住了。

“赵叔,什么事?”

李子个子不高,非常机灵,一看就是一个捣蛋的家伙。

“先打一壶水来,回头让田大厨来一趟。”赵中医道。

“好嘞。”

李子话音刚落,已经看不见人了。

何海云一听要叫厨子,那一定是要留他们吃饭了。

“不,不,不,赵中医,我们今安排的非常紧凑,打算一时间把咱们这里的几个地方,都走走看看,下一站马上要去石脑大坝和石脑中学。”

“不急,不急,咱今看不完,还有明呢!”赵中医要坚持管饭。

“不行,不行,我跟张峰商量好了,明还要去新州看看张峰的爸妈去。时间很紧的。

我今来这里看看,就是想了解你们这里的情况。

你就先跟我们谈谈你们是怎么运营的吧,你们的中医计划和目标吧。

我主要想听听这些。”

何海云果断地拒绝了赵中医的安排。

她的话音刚落,李子提着水壶进了屋,随后,一个矮胖子也进了屋。

李子给他们分别到了一杯水,矮胖子问道:“赵师傅什么事呀?”

“没事了,下去吧。”

矮胖子很快退出了房间,李子也跟着跑了出去,只听到外边矮胖子训斥李子的声音:“你子又骗人!”

海云与赵中医的谈话,很快进入了正题。

何海云从将近一个时的谈话中,对赵中医所做的扁鹊中医推广传承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她觉得赵中医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复制。

她觉得他们能够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样,逐步扩大中医领地,每走完一步,就完善一步,巩固一步,稳打稳扎,逐步发展,是很值得借鉴学习的。

她还听赵中医谈到了扁鹊中医传承发展的三步战略构想。

其一,着眼本地中医资源,组合地域中医队伍。

他们先在扁鹊行医圣地,建立中医根据地,逐步在蓬州全县扩大中医门诊数量,推开中医志愿者工作站点。

第一步已经提前实现,他们正在实施第二步战略构想。

其二,利用中医验方配方,研发生产中医制药。

这一步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他们在蓬州县城创建了,扁鹊石脑中医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并投入生产。

他们与“产”形成配套的功能单位——扁鹊石脑中医制药有限公司药店——销售渠道,也已经形成。

但是,现在所能进行生产的,只是经过简单研发的中医产品。

他们在长期的中医实践活动中,搜集整理下来的近1000副中医药配方验方,制药厂生产的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个方剂。

后续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距离他们大批量研发生产,只能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开的第一步。

其三,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把扁鹊中医推向世界。

赵中医最看中的就是第三步,他,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他,未来将要建立中医集团,将建立一个由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加工生产——销售推介——媒体宣传,五位一体的扁鹊石脑中医制药管理体系。

他给何海云推心置腹地,他要把扁鹊中医事业,从蓬州推向新州,从省内推向省外,从中国推向世界。

他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中医强大集团。

他把第三步发展战略描绘的绘声绘色,充满憧憬和向往。这极大地鼓舞了何海云干好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反过来,赵中医从何海云下海创业的经历中,同样受到了很大启发。

“海云啊,你的眼光比我要尖锐得多,远大得多,你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啊!

你看,我还守在蓬州,你的脚步一进迈进了外省,将来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

我要借鉴你的创业经验,学会借东风,学会利用人脉资源,把中医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一步!”

赵中医十分感叹地对何海云。

何海云喝了一口水,看了看手表,已经接近十点四十。

“谢谢赵中医谬赞!这样吧,你带我们再去看看扁鹊庙群吧,这几年第一次来,你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何海云思想上是考虑全盘了解这里的情况,所以,把赵中医拉过来做向导,并就这里的建筑风格,主要特色介绍给海云他们。

“好,咱们去看看。”

赵中医随后离开房间,跟他们向庙群走去。

张峰像是何海云的秘书,一路上,帮助海云提着包,拿着外衣,很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