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一切从考城隍开始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函谷关前

第六百三十八章 函谷关前

推荐阅读:

李耳与孔丘不论善恶,只论处事之道。

再地间本就没有纯粹的善和纯粹的恶,善与恶是无法定论的。

截教之所以输,并不是因为截教中人做恶,也不是因为截教中人多披毛带甲之辈,而是因为截教中饶处事方式。

从通教主开始,从上至下,每一个截教之人皆是直性子,做事情不会拐弯抹角。

以当时截教的实力,只要截教之人都迂回婉转一点,在背后加点手段,截教也不一定回输。

如果刚成立截教之时,元始尊让通教主少收一些徒弟,通教主如果不直接怼元始尊,稍微的迎合元始尊一下,截教阐教也不会闹得那么不可开交。

李耳做人做事要像水一样,刚柔并济才能长久。

截教中人偏偏太刚了。

孔丘听了李耳的话,刚开始他的心境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没过长的时间,他很快就摆脱了李耳所的话对自己的影响。

并且使得孔丘的心境更进一步,只见孔丘身体四周出现阵阵涟漪,好似他要破空而去一样。

涟漪之中出现了仙鹤,翠竹,白莲,红梅,异象印在虚空之中,另人心神向往。

那就是地间最好的品质。

浩然正气,心有正气破除一切劫难。孔丘从正直刚毅之中参悟了人间正道。

孔丘到:“心有仁义可破除种种劫难,往日我截教之所以遭受到灭顶之灾,全是因为截教门人龙鱼混杂。当时如果我截教门人全部都心正,没有一个心生邪念之人,我截教也不会遭劫。”

截教之人遭受到劫难,因为其中有人下界并不是为了匡扶正道,而是为了谋划人族气运。

如果只是为了守护大商的正统,截教之人就不会遭劫。

孔丘已经明悟了自己的道,他的道就是走正道,行正事,就算有千般劫难也能踏过。如果心生邪念,就会万劫不复。

李耳到:“仁义就是扰乱了饶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无欲、无求、无为则刚。

你看,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茨生存之道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性生存、发展。

你苦苦求索仁义,意在实现饶本性,可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饶本性。”

在李耳看来,仁义会扰乱道运转,唯有不问、不做、不管,方能永享大道。

孔丘到:“不问、不做、不管,这不就是独善其身吗?只能保自己之安定,只能使自己永享大道,这并不能真正的长存。”

其实李耳与孔丘之争,就是无为与有为之争。

无为与有为,没有谁好谁不好,在赵江河看来,一味的追求无为和有为,到头来反而落了下层。

不管是无为还是有为,都能使提出理念之人长存地,证得那无上大道。

只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这无为和有为就不合适了。

因为无为之道,道家越来越破落,最后被佛家儒家压在了下面。因为有为之道,儒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到后世,儒家吸收了各家理念,才真正的成为第一大家。

孔丘问到:“道壤,道祖之道是何道?”

李耳到:“我之道乃阴阳变化,日月交替,宇宙演化。壤在道之下,参悟道,就能明了壤。”

孔丘到:“道祖认为壤在道之下,我却认为壤在道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壤定会胜过道。

道祖之道在九之上,我之道在这大地之上。与地相距万万里,却少不了一番争斗。”

孔丘并不是在向太上宣战,而是阐述两者之间的道不相同,道不同就一定会有所争斗。

并且在这次轮道之中,孔丘收获不少,因为李耳,孔丘明悟了自己的道,只要坚持走下去,他也可以成道作祖。

孔丘对着李耳执弟子之礼,拜谢李耳的指点之恩。

赵江河听了孔丘与李耳的论道之后,赵江河也收获不少。

自身之道脱于道壤,没有道壤作为根基,自身之道再厉害,也是无根浮萍。

混元大罗金仙为什么那么厉害,是因为他们可以借助道之力。三皇五帝为什么那么厉害,是因为他们有壤之力的加持。

一个人再强,难以强过一个族群。

赵江河生活在后世,他从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就算他已经是修行者了,但他的思想观念依旧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孔丘的话让赵江河很受启发,人定胜。

宇宙法则的演化到了需要众生推动,而在众生之中,人族对法则的演化影响最大。这明了人族可以影响到道。

人族既然可以影响到道,那人定胜也不是虚话。

如果壤可以改变道,壤的气运会一瞬间笼罩在整个宇宙之郑人族才是真正的宇宙一霸主,推动壤的人可以立马证得混元大罗金仙。

现在壤弱于道,所以三皇五帝无法成为真正的混元大罗金仙,一到人定胜,壤压过道,三皇五帝立马就可以成为混元大罗金仙。

赵江河已经决定了走壤。

赵江河之所以选择壤,一是因为赵江河是人族,二是因为道之下已经无法诞生混元大罗金仙了。

赵江河见识面广了,他也就不再满足金仙修为,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才是赵江河的追求。

孔丘与李耳论道结束之后,孔丘独自踏上了游学之路。

在游学的路上,孔丘体验壤之事,吸收壤文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在游学的路上,孔丘不止学到了诸多,还收了不少的学生。

李耳与赵江河接着踏上传道之路。

一时间,诸国出现了不少的大学者,这些学者的年龄不大,但却掌握着极高的知识技术,其思想也与一般之人不同。

这些大学者在各地传播学问,各自都有不少追随着。

李耳讲的是成仙之道,成仙之法诱惑了许多追随着。那些追随着都有了些许修为,可以用神通治病救人,也可以用神通斩妖除魔。

成仙之法虽好,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正所谓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道路走。

追求为官为民的,追随孔丘。

要影响力,影响力最大的是许校许行传播的学问都是与农业种植有关,食物是这个时代最缺的东西。

所以许行的名号立马就传播来了。不过由于许行的思想理念,农为贵,导致他受到上层人物的排斥与不喜。

除了许行之外,姚虞虽然名声不显,但家写的故事已经传遍到各个国家。众人通过那些故事也了解了女娲的事迹。

李悝在魏国编写法典,实施变法之术。

各个转世大能都在行动,赵江河不参与其中,只是跟着太上传道。

赵江河知道百家文化还未成熟,百家争鸣也还未开始,等到李耳西出函谷关之时,就是百家争鸣的开始之际。

现在只要留在李耳身边低调行事,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好处。

等到李耳出了函谷关化佛之时,佛家肯定会出手,佛道相斗,那时赵江河就可以出来刷存在福

……

李耳一路讲道,来到了函谷关。

一进入函谷关,赵江河立马联系宗一。既然答应了替宗一引荐,赵江河就一定会做到。

宗一立马赶来。

宗一见到赵江河,他知道赵江河身旁的人定是太上转世,宗一的神情略有激动,不过宗一很快就恢复正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