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剑颂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后 再背一次

龙素抱过那个孩子。

“束龙...那是我三师兄的名字,是陈良先生的亲传弟子....”

程知远并不认识束龙,原来是因为他当初在程知远前往白鹿宫的时候,并没有参与,而是依旧在人间游历,不过他的游历,与龙素的周游列国并不一样。

他是为了出仕,且积累名望,而龙素是舍弃名望,希望用儒家的教义,行墨家的事情。

“我认识你。”

剑神童子指着龙素:“没想到,上一次看到的小姑娘,现在都成了大姑娘了...不,是女君子。”

龙素笑了笑,她看着剑神童子,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因为当时龙素出现前,剑神童子已经陷入程知远的心灵深处,所以童子知道龙素,龙素却不认识童子。

话转回来,说到束龙的身上。

“三师兄承了剑道的衣钵,等闲之人,即使是天下剑宗想要伤他入骨,断他经络江河,灭了生根,斩了精气神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军之中,难道还有比陈龙右,祁毋山他们还要强的人吗?”

龙素道:“总不会是白起将军吧。”

程知远:“不是白起,伤人的剑气与白起的不同,我以前也是见过他动手的...”

不是白起,不是秦王。

伤束龙者,乃至于让他垂死而不能救,这等于是让他自己看着自己死,这种杀人法子,有点凶残与无礼。

陈龙右等人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秦国的几位剑宗都不是做这种事情的人。

但程知远其实有一个猜测,但是不敢确认,这般凶狠残忍的剑法.....

就像是当初赵国染坊中的那个老人所使的一般.....

很像,但是不敢确认,所以程知远什么也没有说。

秦军攻下韩国的野王,把韩国从中直接拦腰斩断,实际的目地,是要攻击上党,而上党受到韩王命令降秦,但上党的郡守却不愿意降秦。

束龙正是这次战争中的牺牲品之一,秦积之势不可以一人之力,乃至十人百人之力去撼动,而这次的战争,包括龙素师兄的死,同时反映出另外一些事情。

秦国出现了新的强横人物,并且手段,不是那么的“温和”。

但这到底是战国,不是江湖。

不是说杀了我家师兄,我就要为他报仇,同一先生门下,在战国时期的师兄弟,常常都有互相厮杀的事情发生,这一点屡见不鲜,譬如庞涓孙膑,譬如李斯韩非.....

这个时代,是一个讲政治的时代,战国是战国,不是江湖,没有快意恩仇,今日是师兄弟,明日便各为其主,今日是师兄弟,明日可能就要为自己的一些言行与选择付出代价,既然选择了出仕,那么早就应该做好死去的准备了。

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战国没有江湖,只有为道而死,乃至不惜反目成仇的种种故事。

程知远告诉龙素,他已经把她的师兄,把那具尸体送回了白鹿宫,而龙素对此,她的情绪逐渐平稳,最后只是淡淡的表示了一下,并没有多说什么。

也没有必要了。

这个时代,本就是人与人争斗厮杀的岁月,能留个全尸,那已经很好,还奢望什么呢?子路圣人何其勇猛,曾经把后来的天帝级恶鬼按在地上暴打,但如这般人杰,也会老去,在仲尼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死在了卫国的动乱中,被乱刀砍成肉酱。

圣人尚不能留全尸,为道而死,既然选择了,那就要面对。

“君子去了秦国?”

程知远这样问:“君子游历了几方?”

龙素:“从赵到魏,从魏到秦.....然后....在楚...现在来到了韩。”

她如此说着,刺柏树下,龙素没有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有些...想要倾诉。

就像是沉闷了很久,压抑了很久,在如今,终于遇到一个能够完全把自己那些积累的话,全部吐露出来的朋友....

“赵国的平原君想要举荐我,公子迁于嘉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没有留下....”

“我本来在赵国,住的是破烂的房子,在给那些孩子讲课的时候,我被人骂过,还饿了肚子...真的,说起来也有意思了,这是仲尼当初的感觉吗....”

程知远:“仲尼当初差点就饿死了。”

龙素笑了:“是啊,我还是不能和仲尼比,我饿了几天就撑不住了.....”

“我住的那个房子,那个人你认识啊,他叫荆轲.....现在在赵地当了平原君的门客吧....还有一个叫鱼伯婴的,我总觉得他有些面熟....”

程知远:“鱼伯婴?是鲁仲连吧!”

程知远点破鲁仲连的伪装,而龙素有些愕然:“他穷的身无分文,真的是鲁仲连吗?”

“他被我扫地出门了。”

程知远说到这里,想笑,可惜依旧不能笑,只能尽量用调侃的语气来讲述当时的故事。

鲁仲连被程知远击败,然后离开了四象学宫。

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他确实是去了赵国,又很巧的遇到了周游列国的龙素。

龙素从齐国来,当然不知道四象宫发生的事情。

“那位好歹也是有名的贤哲....你就这么把他.....”

龙素的表情显得稍有夸张。

程知远则是道:“有人失仁义,沉迷于权利,我只是帮他找回自己罢了,贤哲之人,毕竟不是圣贤,只是有那种资质而已。”

“但即使圣贤,也多有为恶者,这天下的圣人讲的道理,难道都是对的吗?”

“成圣并没有一个标准,只需要这个道理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打开一方道路,那就可以了,这就是立道圣人,但是立道之后,后来学道的,晋升的圣人们,他们对于这种道理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

“大道隐没,天下为公....”

龙素没有反驳,她继续和程知远说着,说完了赵国的故事,说完了许久不见的,程知远所认识的那些人之后......

龙素谈到魏国,说到信陵君,对这个年轻人君子十分推崇,而让龙素没想到的是,程知远对于信陵君的评价则是更高!

“我怎么知道的...我是没见过他,但是名声十分响亮啊...何况魏王女还是我的学生....”

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窃符救赵的故事,但是公子无忌的名声,却已经是如日中天。

说了魏国,又说到秦国,龙素去秦国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青玄大地与南世割裂严重,而且秦国并不喜欢儒家人,龙素在秦国可谓是举步维艰,而到了秦国,还要先办理一个“临时身份证”.....

否则,如果不办,在秦国连店都住不了,严重一点的,连水都不给喝。

而龙素在秦国,学会的最多的,就是隐忍了。

忍耐,忍耐,在一个不喜欢儒家的地方,谈论儒家的道理,势必要被很多人以言语攻击,其中不乏本来就憋了几年怨气的法家弟子,看到了儒家人出现,那正是一股气没地方撒,全都倒腾出来了。

疲惫,龙素谈到秦国,给她最大的一种印象,就是疲惫。

是秦国让她疲惫,而不是让秦人疲惫。

“秦法严苛,比起礼乐来说,确实是过于仔细与严肃,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好事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坏事情。”

“三代的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