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34章 箪食壶浆居安思危

第134章 箪食壶浆居安思危

推荐阅读:

“诺!”

“陈留太守夏侯渊非是庸人,看其在封丘的布防便知,封丘守将虽不欲与我军在城外纠缠,固守城池,然我军退却之后还能立刻遣人出城查探,亦是个不畏首畏尾之辈。”

“我料此刻我军取平丘一事,已然被夏侯妙才知悉,以东郡、兖州之重,料其不会坐视我在其境内肆虐,则其必然要前来驱赶我等,届时,或可有一番恶战。”

颜良这番分析的本意是想要告诉手下的军吏,大战一触即发,莫要轻忽,但“讨死军候”昌琦可不是个脑回路一般的家伙,他立刻凑了出来道:“将军,这回若是那什么夏侯渊前来,定要派我出战,今日我坐了半船,人都坐晕了却没捞到仗打,却也太是蚀本。”

要济水虽然不比黄河、长江的水流湍急,但对于不会水,并且有些晕船的昌琦来还是有些为难,这一个多时辰的船坐下来坐得他脸都白了。

颜良看了一眼这个鲁莽的家伙,道:“届时要渡河去战,你也行么?”

昌琦一听要渡河眉头就拧了起来,但犹自不肯放弃道:“渡河便渡河,某也不在怕的。”

颜良不在理睬这个混不吝的家伙,转头问道:“休武,县中籍册、库房可曾收下清点过了?”

张斐答道:“回禀将军,县中已然将籍册、库房尽数移交给末将,末将正在安排人手清查盘点。”

“甚好,库中钱粮可有宽裕?”

“平丘丰饶,钱粮都不缺,只是曹贼为了备战,多调兖州各县粮秣往南储存,去岁的陈粮已经全数运走,今年的新粟和新麦刚刚入库,还来不及运走。”

如今正是七月末,六月份收割的麦子和七月份收割的粟米都刚刚晾晒完交了田税,曹操在兖州收的田税可不止是汉朝明文规定的三十税一,经过各种名目的税赋加上去后,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田税已经达到了十税二的程度。

就这个税率还得是百姓们自己的田地,若是有些地方的军屯,那更是十税五六,只余下勉强可够来年播种的种子以及口粮。

这都是曹孟德这几年连续转战多地给闹的,大量的军费压力,不得不从民间大肆敛财维持。

也幸好颜良这一回前来兖州挑了个好时间,夏粮刚刚收获,而曹操还来不及将这些粮食运走。

颜良心知袁曹双方在官渡下还要再相持两三个月,这仗迁延得越久,双方粮草补给上的压力就越大,袁绍的底子稍许好一些,可以从冀州大规模运粮到乌巢积储,而底子稍差一些的曹操就更为艰难。

而官渡之败,也是败在乌巢被烧,广大将士得知粮草无继,心中惊惶之下才导致军心溃散,若是得知粮草无虞,怎么也轮不到瞬间逆转。

既然自己已经来到兖州搅浑这摊子死水,颜良就没想过给谁留面子,他道:“新粟新麦的味道甚好,咱们就不用给曹孟德留下了,全数运走吧!”

张斐问道:“可是要运去乌巢故市?”

“那却不必!”

“那是要运去何处?”

颜良心开什么国际玩笑,越乌巢好给曹操一把火一起烧了么,有这个闲心,我不会自个儿留着吃喝?

颜良寻思翻开随身携带的兖州地图,看了一看平丘附近,顿时有了计较,道:“此事还得仰赖毕府君多多协力。”

毕齐心道这运粮又关自己什么事情,只无奈答道:“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平丘过濮水便是燕县地界,再往北便是白马,我欲将此处之粮运去燕县、白马,正需毕府君多加配合。”

毕齐一听这是要运去东郡,虽然他也有些不太明白颜良为什么舍近求远,但对于他可是大好事,不但自己可以离开颜良营中去东郡赴任,更可以带上一批粮食,便面现喜色道:“可是要毕某亲自押运粮秣北上?”

颜良自然看出了毕齐的心思,不过他可没打算这么早就放毕齐离开,只道:“区区押运事,何劳毕府君亲往,遣一吏足矣,毕君可愿修书一封,命燕县、白马县中属吏差遣一些骡马役夫前来运粮?”

毕齐一听不需要自己北上,顿时就有些泄气,但还是老老实实答道:“此事尔,毕某立刻就致书于彼,只是燕县、白马人口流失,恐怕派不了多少役夫前来。”

对于白马、燕县的情况,颜良也是心知肚明,白马还好一些,曹操在迁走百姓的时候被自己追击,被迫留下了大半,但燕县至少被迁走了一半百姓。

不过,燕县本也就是颜良的备选方案,他最为属意的还是白马。

白马地势紧要,越过黄河就是黎阳,且白马城中还有自己留下养赡将士,县中的吏员也多是自己通过刘延暗中安排,更有自己亲自提拔的陈光暂守县尉,是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颜良又看了看地图,看着如同钉子一般插在平丘与白马中间的长垣城,斩钉截铁地道:“尔等先前所议,攻取长垣之策,立刻便可以施行,三日之内,务必要拿下长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