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35章 谁说南土无俊彦

第135章 谁说南土无俊彦

推荐阅读:

内室接见了他。

内室的环境与昨毫无变化,只是室内的人更少,只有颜良一人,以及侍坐在颜良身后的颜枚。

虽然颜良此刻并未身着甲胄,只披了件武官常服,但陈正犹自感觉到隐隐然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仿佛是感到了陈正的拘谨,颜良问道:“听陈丞是交址人?为何却到了万里之遥的兖州来?”

“下吏乃南海郡番禺人,因仰慕中州风土人物,故而随贡献朝中的使者一同前来,欲入太学不得,被辟除为郎,授了己吾县尉,迁平丘丞。”

颜良看着略有些拘谨的陈正,心中顿生了几许恶趣味,便随口问道:“贡献朝中的使者?是士威彦遣人贡献吧?士交址诸弟已经被表领交址各郡了?还是刘镇南已经将手伸向了交址?逼迫得苍梧士家不得不求援于朝中?”

颜良轻飘飘几个问题,却把陈行之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来到豫州、兖州也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在感叹于中原士族之众,学风之蔚之外,也深深地感觉到中原士族从骨子里的狂傲自大。

大多数中原士族精英对于遥远的交址完全没有了解,甚至在他们的眼中,交址还是瘴疠蛇虫丛生,茹毛饮血的蛮夷遍布的未开化之地。

就连朝中的衮衮诸公,也对交址的情形一无所知,简直就是北上的使者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但眼前的颜将军随口道来,竟然把交址的情形得一般无二,尤其是士家与刘表暗中的龃龉都指了出来,怎不让人心惊。

陈正知道士燮并没有派遣使者往河北去,心想莫不是袁大将军的耳目竟如此神通,已经遣人安插到了交址去?

陈正被颜良的几个话题所慑,诚惶诚恐地道:“将军远在河北,竟对万里之外的交址形势洞若观火,在下佩服!”

“呵呵呵,我也只知些皮毛罢了,我听这些年来中原士人多有避难南土者,士威彦礼遇甚厚,更兴文教,校订经籍,使得南土文风大盛,可有此事?”

“将军所言不差,如陈国袁曜仁,汝南许文休,青州刘成国等经学名家均客居交址,在下亦向诸位先生多番请益,所获匪浅。”

“士威彦倒是体器宽厚,有了诸多中土士人往投,正可偏在万里,雄长一州。只是我听其子嗣多有不肖,恐其身后,苍梧士家之威势终将不保。”

颜良这番随口臧否,但陈正却不敢轻易接口,只是唯唯诺诺而已。

“且不去提南土之事,你来中州后的见闻吧,据你甫一赴任己吾尉,便剿灭了积年匪患,可为甚只迁了平丘丞?少也得县之长,亦或是一郡之丞吧?”

陈正苦笑道:“在下来自南海,素为中州士人所轻,剿灭盗匪之时,又得罪了县中诸多大族,故而明是迁转,实则被驱赶出了己吾罢了。”

陈正在剿灭盗纺时候,还顺手抓了一些己吾大族和商贾遣来协同盗贼的门客,按着他的意思自是要借题发挥一番,但己吾县令畏惧将此事闹大了会不可开交,便在其中和稀泥,最后就不了了之。

而陈正的功勋虽大,但被他得罪聊大族们动用关系在州郡中百般阻扰打压,竟然让他只从县尉平调迁转县丞,让他也觉得很是心灰意冷。

颜良看出了陈正语气中的无奈,便试探着道:“朝中有曹贼为首败坏纲纪,致使其治下州郡多是尸位素餐之辈,陈丞立下如此显赫功勋,竟然不能得嘉奖,可见一斑。而袁大将军礼贤下士,任贤用能,慈不平之事在我河北绝无可能发生。”

颜良这番话自然是胡袄,袁绍用人虽然没那么不堪,但绝对比曹操也好不到哪儿去,尤其是近两年基本稳定河北后更显倨傲,像郭图、马延等佞幸之辈深获信用便是明证。

但陈正却不了解河北的内情,闻听之下颇有感慨地道:“可惜在下见在兖州为吏,未能仰大将军之鼻息。”

颜良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如今我河北军已经入兖,而陈丞开门迎我入平丘,不正是投效大将军了么?”

“在下南土鄙士,身份低微,恐不能入大将军法眼。”

颜良哈哈笑道:“涯何处无芳草,谁南土无俊彦。若是陈君不嫌弃,不若先随我在军中历练一番,待他日我再向大将军亲自荐举,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