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36章 我为刀俎,彼为鱼肉

第136章 我为刀俎,彼为鱼肉

推荐阅读:

夏侯渊也能够理解,这年头谁的忠心都无法保障,就在几个月前,东郡黄河以北的乐平、发干、博平、阳平诸县在河北军南下后大都毫不反抗立刻开城投降。

平丘的陷落已经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但夏侯渊并不愿意看到河北军继续肆虐陈留,乃至于兖州的其他郡县。

若放任不管的话,即便是曹操能够在官渡成功阻击袁绍的大军南下,回头面对一个破败不堪的兖州,也是一个大败亏输之局。

陈留绝大部分疆土毕竟还在夏侯渊掌控之中,他撒出去的游骑很快就打听到颜良率领的这支部队人数并不算多只有数千人,而且从阳武方向暂时也没有其他后续部队朝陈留进发。

这些情报让夏侯妙才稍稍安心,便准备好生筹划如何遏制住颜良的继续为患,至少也要拖住他的步伐,保障陈留、济阴等地的安全。

虽然心知颜良率领的只是一支偏师,但夏侯渊也有不出来的苦处,曹操为了应对袁绍主力的步步紧逼,几乎将司州、兖州和豫州北边的主力部队全部调集到官渡备战,留在兖州的兵力并不多。

就这么些兵力,还要分散在陈留、浚仪、尉氏、外黄等县,能够机动调度的也只有夏侯渊带在身边的这五千人。

若只凭手里五千人,即便加上封丘城里的两千多守军,要去收复平丘,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夏侯渊思前想后,还是只得向曹操求援,虽然曹操那边的压力更大,不可能分兵给他,但若是得了曹操的允许,调拨驻守陈国的张绣和驻守梁国的朱灵过来协助自己,或许就能够反转兖州的局势。

夏侯渊的求救使者快马加鞭,一路上跑废了两匹马,才花了半时间就赶到了中牟。

曹操心知兖州乃是自己起家之地,不容有失,连忙分遣使者往陈国与梁国下令,让张绣和朱灵各带本部精锐北上,同受夏侯渊辖制。

而张绣此刻是扬武将军,朱灵亦为中郎将,为了让夏侯渊有足够的名位辖制他俩,还特地加夏侯渊为都护将军。

曹操这边调兵遣将,欲要把颜良给包了饺子,但此刻在平丘城中的颜良尤不自知,还在为搜刮平丘大族而费尽心机。

对于颜良来,有几个好消息值得庆祝,首先是长垣城已经顺利拿下。

虽长垣县中各级官员都在,但面对河北军兵临城下,城中对于是战是降却是分作了两派意见。

县丞和部分城中大族认为河北军势大,打是打不过的不如早些投降,但县尉和其他一些亲曹的士族却认为该战,凭城而守足以等到郡中援军到来。

而长垣县令是个没担当的,既怕战败又不愿担了投降的恶名,和稀泥地决定先守一阵再,万一援军能到最好,到不了再降不迟。

那些主战之人尚且惦记着郡中的援兵,但围住长垣北西南三门的河北军将士们却把他们的美梦给戳破了。

城外的河北军大喊着曹操已死,封丘、平丘已降,让长垣城中不知真相的人们惊疑不定。

河北军更让平丘来的向导用本地口音向城头的守军陈述着随口瞎扯的谎言,让守卒们尤为困惑,好在有县尉弹压,才勉强维持住士气。

城外的劝降从上午一直叫到了下午,见长垣城中犹自不肯乖乖投降,且几具粗制滥造的云梯也已经造好,“讨死军候”昌琦便没了那些叽叽歪歪的耐心,决意趁着黑之前赶紧攻城。

攻城这种活还需要步卒来做,隗冉的骑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他见昌琦战意甚坚,便也同意了他的提议。

昌琦带着两千步卒从西、南两面城墙同时蚁附攻城,而隗冉带着骑兵城下巡梭用弓弩支援。

长垣县卒只有三四百,且缺乏战斗经验和必要的准备,而河北军的攻势极为猛烈,让本就战意不坚的县卒难以抵挡。

昌琦亲自从西门登城,跳上城墙后斩杀了负隅顽抗的长垣县尉,其余的县卒或降或逃,轻而易举就拿下了西门。

长垣县令在得知城墙失守后,从东门轻车逃逸,但却被隗冉预先埋伏在外的骑兵给捕拿了下来。

长垣城一不到就被讨逆营完全掌握,成功打通了往白马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