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

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

推荐阅读:

听王修分析得清晰透彻,颜良不由感叹道王修果然有几把刷子,自己麾下就缺这样的谋划之士,若是能引为己用可就美滋滋。

但颜良也知道这只能瞎想想,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王修是青州刺史袁谭的眼前红人,甚至在袁绍那边都挂上过号。

在老袁家不倒台的情况下,按照王修目前的待遇,以及他对故主的忠心而言,绝不可能为颜良所用。

颜良把这不切实际地念头抛诸脑后,大笑道:“哈哈哈,若我真要逐个击破,按叔治兄之意,下一步当攻任处?”

王修答道:“我料将军心中早有成算,却为何要我。”

颜良试探着问道:“莫非叔治兄的是济阳?”

王修袖子一甩,怫然不悦道:“将军若是欲要自蹈险地去攻济阳,又何必要寻我等参赞?”

“哈哈哈!玩笑尔,我自然不会再渡过济水去攻济阳,我料叔治兄与我所想当是一处,不若你我各书于手,也好印证一番?”

王修见颜良嬉皮笑脸的,便也只得答应,与他二人各写于牍上。

众人凑上前来翻开验看,先看颜良写的只有一个大大冤字,不由莫名其妙,再看王修写的是冤句二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要去打冤句城。

颜良看了后大笑道:“幸得有叔侄兄与我心意相合,冤乎哉?不冤也!不冤此行啊!”

左司马张斐向来性格谦和,不懂便问道:“这冤句在济阴郡内,与陈留境内的济阳所差不远,都在济水两岸,为何不攻近处的济阳,却要攻远处的冤句?”

颜良笑道:“还请叔治兄试答之。”

王修道:“如今陈国、梁国两地兵马已齐集陈留,若我军攻济阳需要渡过济水,届时若曹军趁我半渡而击,则易首尾失顾。而冤句处于济水以北,不用渡过济水便可攻打,即便一时间打不下也可安然撤走。”

“且如今济阴太守夏侯惇并不在郡中,郡内事务由郡丞代署,济阴各县无能人掌控,或也有所防备,但战事仍未迫近眼前,守备必然松懈不堪,将军若轻兵奇袭,多半能够一击得手。”

“若我军挥兵东向,夏侯渊断不会容我军肆虐济阴,定会令张绣、朱灵前来阻截,届时是走是战,便可尽在掌握。”

“啪啪啪啪啪!”

颜良听到这里,不由使劲鼓起了掌来,赞道:“叔治兄大才,一番分析精妙绝伦,令人茅塞顿开。”

王修拱拱手道:“将军谬赞,此中关窍,我料将军早有谋断,不过是借我之口宣之于众罢了。”

颜良环顾众壤:“别驾之意,汝等可已知悉?此正所谓‘批亢捣虚,攻其必救’,远比吃回头草攻有备之城来得巧妙。”

在座众人都若有所思,显然颜良与王修的战略思维要高过他们,其中如张斐、颜贮不太擅长军略,隗冉、昌琦指挥兵马还算如意,谋划之道就指望不上,头脑稍许灵活些的仇升、陈正等人都缺乏经验,也没有大局观。

颜良也不待他们慢慢吸收消化,又道:“虽我意欲攻冤句来牵扯陈留、陈国、梁国三郡之兵,然长垣控扼濮水,紧邻东郡,乃我偏师周转各方之紧要所在,必不能落于曹军手郑若我出主力东进,曹军也可能不管不顾,北上攻打长垣,进而威逼东郡,迫我回防,亦不可不虑,故而要留一人坐镇守卫,有谁愿意留守?”

像这等驻兵留守后方的任务,隗冉的骑兵自然不适合,昌琦这厮那是只顾攻不顾守绝不肯干这活,其他几个军候资历不够也没发言,倒是左司马张斐道:“不若我率一曲人马留守长垣,长垣城池卑,若曹军不发万人来攻,守个十半个月当也无虞。”

如果从人选来,持重稳重的张斐倒也符合要求,不过颜良也不敢太过托大只留一千人,万一夏侯渊、张绣、朱灵联合起来猛攻,自己拿下了冤句却失了长垣也得不偿失。

但颜良又苦于手中可用之兵有限,所以他早就筹划着要增加人手,恰巧恢复的伤员和白马子弟的来到,让颜良稍稍有所缓解,但最好的方法还是招募降卒。

颜良便道:“人选先不急着定,我们先议一议今日第二等要事,如何处置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