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57章 大练兵

当张绣、朱灵的部队先后到达后,河北军游骑的活动范围被大大遏制,很难再如先前那般在济水两岸肆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但好在河北军占据平丘也有段时间,足够在城中埋下眼线,可以籍着出城采樵伐薪的时候将情报传递出去。

而且张绣的手下的部属可和颜良手下的讨逆营不同,军纪那是相当松散,入城几之内可把之前河北军半个月来没做的恶事都做了个遍。

什么强夺财货强抢民女之类的屡见不鲜,让城中百姓不由念起了河北军的好来,毕竟当初河北军虽然屡屡对城中大族开刀,但对普通百姓还是相当和善。

因此平丘便像个漏勺一般,城中的消息过不了一便传到了颜良案前。

颜良虽无法得知张绣出城渡河去开会商议了什么内容,但从张绣回城后大发雷霆迁怒于饶表现来看,明显是没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对于曹操手下几员大将窝里斗的情况,颜良自然是乐见其成。

原本颜良已经做好了被张绣、朱灵合力来攻的打算,但目前敌人除了股游骑骚扰之外,并无大举进攻的动向,便也安心在长垣整训新兵降卒,并为奇袭冤句做准备。

按将一个新兵整训成一个合格的卒伍所需的时间不少,但这回颜良需要整训的大都是有战争经验的降卒,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跟随夏侯渊多年的老卒,无论是战技还是命令执行程度上都相当有底子。

唯一可虑的是,这些降卒的忠诚度不够,战意不坚,若仍旧维持原来的编制,很容易造成叛变和临阵溃散。

但颜良可没有那么傻,他先前拿自己手下各个军候的部属统编起来都毫不手软,更何况这些降卒。

降卒中凡是百将以上的军将全数被遴选出来,这些中低级军官是部队的枝干,也是手下士卒们的主心骨。

他们虽然有能力,但曾经受夏侯渊提拔,颜良显然不指望通过几顿饱饭就能拉拢为自己所用。

好在百将以上的军官比例不高,拢共才四十多人,处置起来也不难。

颜良并没有听取手下饶建议,把这些军将全数处决,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能物尽其用,一刀砍了脑袋是最愚蠢的法子。

颜良把这些军官们全数交给了陈光,由陈光稍后直接押解回白马看管起来,免得放在他们的旧日部下身边生乱,留待日后再慢慢处置。

没了这些中低级军官后,剩余的两千三百多降卒中职务最高的也不够是什长而已,也就是级别高一些的大头兵,已经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当然,颜良绝不会就此放了心,这年头的人喜欢扎堆,军中大都也按照同郡同县同乡来构成基本单位。

这样的好处是团体之间的成员互相信任感较强,但坏处是团体内然会形成一个领头人,便如同各乡各里的乡绅地主实质性地掌控了寻常百姓一般。

有了这样一个领头人,空降下去的什长、伍长,乃至于百将、屯长都未必能指挥得动,显然不利于颜良的整编计划。

这一点放到其他部队里或许不以为意,或许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但对于颜良的讨逆营来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在今年夏,颜良趁着在黄河边上摸鱼的空闲把手下的部曲给好好整编了一遍,彻底打散了各个部曲,再按照士卒的能力来重新编组。

骑兵、弓弩手、长矛手、戟士、刀盾兵等更为纯粹的基层架构取代了先前混合制的部曲构成。

颜良只需要将这一套整编的方法照葫芦画瓢再来一遍,有了经验的讨逆营将士自然能把这些降卒和新兵分化成单独的个体,再填充到适合的位置上去。

当然,整编自家部曲和新兵降卒之间还有一些的差别,尤其是降卒的积极性较差,有不认真配合和故意隐藏真实能力的嫌疑,为此颜良还特意设置了一个奖惩办法。

在筛选检验降卒和新兵之前,颜良宣布本次筛选将根据结果将所有的士卒分为三类,分别称为上卒、中卒和下卒。

战技最优等的可评为上卒,与原营中将士享受同等待遇,若原本就担任伍长、什长的,也可担任保有原有职务。

战技次一等的可评为中卒,今后的俸禄与饭食供应均只能享受原营中将士的八成,若原本就担任伍长、什长的,暂行原有职务以观后效。

战技最末等的只能评为下卒,今后的俸禄与饭食供应均只能享受原营中将士的六成,若原本担任什长的降格为伍长,原本伍长的降格为普通大头兵。

这当然是借鉴了后世部队中的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至于更往上的士、尉、校、将等军衔颜良还没有打算照抄,毕竟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颜良如今还只是在袁绍手下当一个军头,擅改军制可是一个大不大不的问题,必须心谨慎,若非这次正好假借整编降卒,他都不想太早把这套办法弄出来。

就好比在先前整编自家原有部曲的时候,颜良就生出过这个心思,但仔细考虑后还是作罢。

毕竟大家原本都待遇相同,突然分个军阶出来,某些人就要比旁人待遇少了一截,不患贫而患不公,很容易就有人心生不满闹出幺蛾子来。

但拿这一套来对付降卒和新兵就毫无问题,降卒和新兵原本就低人一等,尤其是降卒的心理预期很低,能活命还能吃饱饭,哪里还敢有什么怨言,即便有也不敢声张。

反过来,若是降卒和新兵的待遇一股脑儿与老卒持平,那老卒也会心生不满。

拿出这个考核分阶的办法来,当一部分降卒和新兵通过考核要求,被评为上卒才能与老卒的待遇相当,那降卒和新兵们有了盼头,老卒们从心理上也能坦然接受。

当然,颜良既然弄出了军阶来,也不会忘记军阶之间的升降,他宣布若日后表现优异,可以积功升阶,反之若是犯了军纪军法则可能面临降阶的处罚。

这套考核评比分阶的办法获得了军中将校的一致好评,左司马张斐甚至还问道是否要将上卒、中卒、下卒的分阶方法应用到全营士卒。

对此,颜良十分大气地答道:“我讨逆营中将士皆是层层沙汰而来,当然尽为上卒,且上卒若表现优异,则如同此番抽调教导一般,可任为伍长、什长,乃至于百将、屯长、军候,若是真有能耐者,我的位置也尽可由他坐了。”

颜良这番漂亮话自然在将士中广为传播,大家都对自己获得了将军的认可而心中欢喜,更有人存了出人头地的念想,想要一步一步往上升迁。

这番话自然不仅仅只是给老卒听的,也是给降卒和新兵听了,以示对所有人都公平对待。

甚至,因着颜良的这番话还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颜良根据之前军议中的决定,从营中中抽调了五百龋任教导,又从归队的伤员中挑选一些恢复情况较差或是身体伤残的老卒一百多人加入。

这些教导负责用三的时间把基本的战技演练教给这些预备兵,并在三后进行测试。

在整编开始后,有一些人主动找到颜良,要求一起加入这次评比。

这些人大都是军中的役夫,也包括平丘、长垣本地的子弟。

颜良从袁绍大营出发前往兖州时,除了六千六百将士外还有几十饶工匠和一千多饶役夫营,这些役夫大都是冀州人,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长期在军中为役。

原先在袁绍军中的时候,役夫们受到的待遇相当磕碜,基本只有普通士卒的一半口粮供给,但归属到颜良麾下后待遇就提升了不少,颜良让他们享受讨逆营将士的六成给养。

而讨逆营将士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