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63章 勇冠其军胡车儿

第163章 勇冠其军胡车儿

推荐阅读:

昌琦那边已经将队伍收拢起来,准备趁着曹军尚且没有返回的当口乘船离去,但突然间一彪人马分开火势冲了过来。

当先一员将领手持一杆大戟,左挥右拍,倒是把几处营帐的火头给拍了下去。

昌琦正嫌方才杀得不够尽兴,见敌人来势虽猛,但好似人并不甚多,便带着收束好的队伍返身迎了上去。

胡车儿能以勇名被曹操褒奖自然也不是盖的,带着手下羌儿和昌琦战在一处。

虽羌骑擅长马战,但弃马步战也都是一把好手,又为了自家营盘财货被烧,人人含忿个个怒极,战意与那些弱鸡郡兵不可同日而语。

当下兵对兵将对将,昌琦迎上了胡车儿,二人都使一杆大戟,俱都以勇力见称,你来我往战得不亦乐乎。

这两边人马战在一块儿,站在船头等待的王修却是心头大急,前边所有事情都十分顺利,若是因为被缠在河滩上,最终不能全身而退,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好在王修并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虽不以勇力见长,但对战场形势的把握还是有一定见地。

这次登陆偷袭战的主力是戟士和刀盾手,他们的兵器长短合适,攻守俱备,很适合这种混战,如今与胡车儿的羌人战在一块儿的便是他们。

但为了防备西凉骑兵冲阵,队伍中也带了两百长矛手,这些长矛手先前一直没怎么派上用场,留在了整支队伍的最后方。

王修急命统带长矛手的屯长集合人手,绕到前方交战人群的侧翼,然后结阵往前推进。

若是两军阵前,这两百长矛手结的步阵自然稀松平常,有的是方法可以应对。

但如今乃是夜间大乱斗,突然出现一支结阵推进的长矛手,让至多只有圆盾的羌兵无所适从。

那一排排平举的长矛在火光照耀下反射着令人心悸的寒芒,使得面前的羌人战士不敢当起锋芒,纷纷闪身退避。

这么一来,原本与河北步卒杀得难解难分的羌兵队伍就从侧翼露出了一个极大的破绽,队形被压得越来越凌乱,有些个躲避不及的羌人甚至被往前递送的长矛给扎成了筛子。

而在最中间处,昌琦对阵胡车儿也占据了一些优势,这倒不是昌琦的勇武战技要盖过了胡车儿,而是他占了兵器上的便宜。

骑战的武器为了保持灵活,通常都不太沉重,除非是像徐晃那般生神力的才喜欢用偏沉重的有方,大多数骑兵都用更为灵便的骑枪。

胡车儿是羌骑,所持的马戟乃是军中制式武器,并不显得有多特殊。

而昌琦这厮自从颜良编练手下后,被明确统带步卒,又经常率领戟士打硬仗,本就力气比寻常人大的昌琦,自然不满足于制式铁戟。

他使了不少好处,让军中铁匠为他特制了一杆铁戟,长度没变,戟刺和枝都比军中制式戟要壮大了几分,就连戟杆都比寻常的粗。

张绣的马戟对上昌琦的特制大铁戟,时间久了就显现出劣势来,尤其是这等乌漆嘛黑的夜里,没太多精妙招数可使,双方都大开大合抡起武器向前劈砍。

饶是胡车儿勇力冠绝一军,但遇上一个唯恐力气无处使的憨货也被打压得频频退后,手臂酸麻,心中暗暗叫苦。

反观同样被兵器交击震得手臂酸麻的昌琦却混不当回事,口中大呼:“痛快!痛快!再吃我一戟!”

胡车儿专注面对昌琦的进攻,对身旁的变化无暇顾及,知道侧翼的队形完全被冲散才发觉情况不妙。

胡车儿挥戟往前虚刺一记,想要迫得昌琦回戟招架,自己却往后退开一步想要摆脱这个莽汉的纠缠。

却不料退后的过程中与一名同时在退避的羌兵撞在了一处,身形往边上一歪,脚下又无巧不巧地踩在一颗滑不溜秋的鹅卵石上,顿时仰面朝后倒去。

昌琦心道一声好,正是趁你病要你命,往前一个踏步,手中的加料大铁戟从上往下狠狠劈落。

胡车儿毕竟是摸爬滚打惯的,失去平衡时犹自扶住戟杆,想要借着一撑之力站起来,但面前的敌人却不容他轻松应对。

眼见危在旦夕,胡车儿强撑着半坐而起,抬起长戟想要招架那致命一击。

但他摔倒之后,仓促之间的应对使不上力气,面对的又是昌琦那异常沉重的铁戟,刚刚半坐起来的身体又被劈倒在地。

昌琦见此良机哪里还能放过,偏转身来将铁戟从上往下刺去,这一回胡车儿避无可避,被铁戟直接扎中的胸口。

在沉重的铁戟和昌琦的大力下,胸前的锁子甲完全不抵用,铁戟的锋刃直接刺穿铁甲,扎进了胸腔里,胡车儿口中狂喷出一口老血,眼见是不活了。

昌琦见终于将难缠的敌手拿下,心中畅快之极,单手拄戟,从腰间拔出佩刀一刀斩下敌将的首级,口中哈哈大笑,极是得意。

四周曹兵,无论是羌是汉,见勇冠一军的胡车儿都当场授首,哪里还敢继续缠斗,纷纷转身而逃。

而王修也适时地敲起铜钲,招呼众惹船撤走。

不一会儿,曾经沸反盈的营垒处火焰渐熄,河滩边只余下七倒八歪的尸体。

只叹那胡车儿,曾经因为一块金饼子引发夜袭血案,让曹孟德死了侍卫又死儿子,最终竟也在一场趁夜袭营中成为了一具无头尸首。

造化,弄人啊!

——☆——☆——☆——

《三国志·魏书·张绣传》裴注引《傅子》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