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74章 堂审程昱

第174章 堂审程昱

推荐阅读:

汝亦污了本将的手,且把此僚押下去,好生看管起来,明日槛车押解至大将军面前,公审显戮。”

颜良这一大波逼装完,自然引得众将连连称赞,皆言将军赤胆忠心,合当与慈贼子不相容。

颜良却意兴阑珊,示意军议到此为止,让大家各自散去,自己却陷入了沉思之郑

程昱这条老毒蛇,被关在笼里犹自不忘喷涂毒液,虽他先前那番功高盖主的言论亦不可不察,但若按照他的意思,无论西击河北大营还是北上占据冀州,对颜良来,都是死路一条。

且不提袁绍麾下兵多将广是否能够得手,即便是能够配合曹操把袁绍打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退回河北后仍是一方豪霸。

颜良多半也只能只身投靠曹操,甘心做一个贰臣,而头上反骨背主的骂名也永世不得解脱,看看吕奉先三姓家奴的名声有多响亮就知道反骨仔不好当。

就算是事情顺利得一塌糊涂,袁绍立刻败亡,而打败袁绍之后,曹操真会放心让颜良牧守冀州么,就不怕再扶植起一个对手?

即便是曹操信守承诺,放袁绍去掌控冀州,而袁氏掌控冀州十年,自身更是四世三公的高门,这威望能是一介贰臣颜良可比么?

颜良之前只是袁绍手下一个统兵大将,威望完全不足以压服冀州群僚,何况邺城还有袁绍的爱子袁尚,西边还有袁绍外甥高干,北边还有袁绍次子袁熙,虽然都是外战外行的怂货,但打起内战来可是不遗余力。

自己先要自污名节,还要千辛万苦去摆平袁绍的儿子外甥门生故吏,即便最终摆平了这些孬种,但肯定是心力交瘁外忧内患不休,到时候冀州不稳,还不是任曹操捏扁搓圆。

颜良原本就看这红脸长须的老头不顺眼,又被他当面挑拨离间,要把自己当猴子耍,怎又容得下他。

只不过,经这老家伙一提醒,颜良也得早做准备,万一袁绍真的在官渡败了,那自己今后将如何自处。

袁绍的性情多变,尤其是到老来疑心愈重,身边又不乏奸佞人摇唇鼓舌,自己的形势还真是有些不太妙啊!

颜良感叹一番后,召来自己的主记毕轨,问道:“今日堂内之事,可曾一一录下?”

毕轨毕竟年轻,并不希望一直待在父亲身旁,而更渴盼独自闯荡,因而与父亲家人分别后倒是没什么影响。

这段时间内帮着颜良处置文书进益不,再也不是刚刚担任主记时,需要父亲毕轨修改润色的青涩少年。

毕轨随身带着一个木匣子,里边装着他的吃饭家伙笔砚竹简,此刻从匣子里掏出一卷书简递给颜良,答道:“回禀将军,一应记录下来,请将军过目。”

颜良接过书简,上面的隶书字体清隽,虽是速记,亦清晰不乱,他看过之后赞许道:“记录得甚是详实,有劳昭先了。”

“此为末吏职分之事,不敢言劳。”

“嗯!昭先对那老儿之言,有何看法?”

毕轨虽然年少,但脑袋不笨,近些时日跟随在颜良身侧,又增长了不少见识,眼界大开,因而答道:“那老儿之语或可一分为二,那后边鼓动将军背反之论狂悖无礼其心可诛,然其前边之言,将军亦不可不虑。”

虽然心里也挺认同毕轨的话,颜良嘴上却道:“大将军知人善用,若非遣我入兖,我又何能连建功勋啊?正不必多虑也!”

毕轨唯唯应诺,心里却道:“那你还问我干啥,还要看这记录文书干啥?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嘛!”

颜良却不晓得这少年在心里吐槽,思忖半晌后道:“昭先且为我拟书一封,向大将军陈述我营入济阴后之所为,把将士们的功劳好好表一表,亦要提一提此行之辛苦艰险。”

“下吏遵命。”

“本将今日审讯程昱之事,也要备述在内,尤其是我呵斥他的话语要一字不漏,但那老儿前半段的话却要稍加节略,汝可明白?”

“下吏明白。”

毕轨心道这还不是要我施展春秋笔法么?还什么不必多虑,骗鬼呢!

PS:列位看官,可曾猜测的到程昱老儿的下场么?猜中有奖哦6迎加群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