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89章 解救目标任务

“踢嗒嗒踢嗒嗒踢嗒嗒!”

“驾!驾!”

马蹄声阵密集而细碎,马上的骑者神情慌张,犹自不顾惜马力地鞭打着坐骑,只想要再行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这伙仓惶奔走的队伍正是从官渡方向北逃的河北军,而袁大将军亦在其郑

初从官渡后营北撤时,队伍中还有三千多人,一众僚属尽在左右。

但眼下身边只余下了千余人,僚属也只剩下了袁谭、郭图、逢纪等寥寥数人。

当袁绍口喷鲜血,被护持着北撤后,留在官渡后营的河北军士卒亦没能坚持太久,就被曹军所破,少部分将士奋战而死,大多数趁着曹军还没围上来,往两旁寻机遁走。

连战连捷的曹军将士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成为了不会疲惫的战斗机器,丝毫不作休整就继续往北追击。

曹军的目标自然不是那些逃逸的河北士卒,他们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便是那条最大的鱼。

传言中,袁绍令“军中各持三尺绳,曹操成禽,但当缚之。”

如今这些曹军虽然腰间并没悬着三尺之绳,但也丝毫不介意抓住袁绍,再用袁绍精心准备的绳子绑起来献给曹司空。

曹军追得急切,前头的河北军更是逃得仓惶。

河北军撤走的部众里有骑兵有步卒,骑兵跑得快,但步卒却跟不上节奏。

好在追兵满门心思都放在袁绍身上,生死关头,那些步卒也顾不上追随袁大将军,纷纷避开了主路遁逸而走,却是躲过了曹军的追击。

两边一个追一个逃,当袁绍的队伍来到济水岸边时,就只剩下了这些人马。

可当他们来到济水岸边时却是吃了一大惊,只见原来架设在济水上的浮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烧得发黑的船只残骸,和一些散逸在河面上的零散船只。

这被焚毁的浮桥正是之前曹军经过时烧掉的那一架,只是他们烧得匆忙,并未在每一艘船上铺设引火物,当绳索烧断后,浮桥便散了架。

经过刚才一阵颠簸,袁绍上涌的血气已经平复了不少,虽然他对于袁谭、郭图等人挟裹着他逃走极为不满,但心知此时不是计较的时候,忙命人泅水去到河面上拖船只。

可刚刚拖来了几条船,曹军追兵的踪影便在远处显现出来。

与袁谭、郭图等人心慌意乱的样子不同,袁绍倒是镇定了不少,命追随在自己身边的士卒们结圆阵守御。

但方才走得仓惶,很多人在路上觉得碍事,已经把沉重的兵器给抛在了半道上,此刻检点了一番,居然有两成的人手无寸铁。

若是放在往日,袁绍早就已经发作,但此刻他也只是面色不豫地让这些丢了兵器的士卒站在圆阵最里边。

曹军追击的队伍也拉开得很漫长,当先的骑卒见到河岸边的敌人有了准备,便也不莽撞地埋头冲上来,而是呼号更多的同伴集合。

追兵们很快就迎来了有担当的将领,正是曹操麾下大将张文远。

张辽见河岸边不过千余人,十分自信地带着先追至的七八百人就掩杀上来,与河北军战在了一处。

张辽不愧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以少打多仍是占了上风,尤其是河北军中并无实力可堪匹敌的将领相对,让他仗着一杆大戟冲杀在前,打得河北士卒频频后退。

河北将士们在败逃之时本就战意不强,见张辽如此武猛都心生惧意,士气益发低迷。

但突然阵后爆发一声欢呼,却原来是济水对岸正行来数十艘船,且船头上还站得有人,打的正是河北军的旗号。

“援军!是援军!”

当面前与曹军短兵相接的河北士卒听有援军来到,亦是士气稍振,抗住了张辽的猛烈进攻,维持住了短暂的均势。

那船上的援兵也看到了河岸对面的战事,便拼命奋棹划桨,很快便来到了济水南岸。

船尚未停稳就跳下一员将领,却正是与颜良一同摸了几个月鱼的苏游苏文从。

且颜良在乌巢的时候就意识到了曹操肯定会在沿途烧毁浮桥,阻止河北军行动。

故而他一面从乌巢坐船往官渡赶,另一面还调集了一些舟船前往阳武,试图协助恢复济水上的交通。

当颜良的属下来到阳武城时,阳武城正四门紧闭戒备森严。

原因正是不久前孟岱率部去救援乌巢的时候,在路上被曹军撞上,稀里糊涂就败了,逃回了阳武城郑

而此刻在阳武城中驻守的正是苏文从,他自打被贴上颜良一党的标签后,就一直被郭图所忌。

尤其是颜良为了请求出兵兖州的机会,主动把手下士卒转属给了苏游,让他这颜良一党的标签更是贴得牢牢的撕都撕不掉。

所以苏游一直就没捞到过什么能拿战功的机会,大军南下威逼官渡时,苏游竟然被指派留驻在后方阳武城中,让他很是抑郁了几。

孟岱逃回阳武后,为了显得他不那么窝囊,宣称他遇上了起码万余曹军,吓得苏游赶紧关门固守。

直到颜良派去的人进了阳武城,告知这伙曹军刚刚从乌巢放完火,至多不过五千人,且还被颜良追着狠狠杀了一通。

并将颜良带给阳武守将的话转述了一遍,告知曹军的战术目的。

苏游自然对老上司颜良的话深信不疑,便不顾孟岱的劝告,尽遣手下将兵往官渡而去。

颜良命人带给阳武守将的船只大都是无蓬的粮船,只要用绳索相连,再铺上厚重的木板,便可以组成新的浮桥。

待来到济水北岸,发现浮桥果然被焚毁后,苏游对颜良更是暗暗夸赞。

虽乌巢被烧,但苏游仍旧以为曹操翻不了,不过他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表现的机会,便引了麾下部众坐船往南岸而去。

这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顺地带兵南下,另一方面这些船只到了南岸后也可以就地搭造浮桥。

苏游来到袁绍面前后,向袁绍道:“末将援护来迟,还请大将军责罚。”

袁绍见有人来援十分欣慰,哪里在意迟不迟,随口嘉许了他几句。

苏游被夸得有些上头,带着人便要去正面硬刚张辽。

但张辽非是鲁莽之人,见一冲之下并未能冲溃河北军,且对方又有援军到来,便收兵退后,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河北军得以喘息后,迅速搭建浮桥,且众僚属皆请袁绍先行乘船渡河。

袁绍此刻倒是发了牛脾气,对这些建言一概不允,只要亲自坐镇南岸,待浮桥搭建好再一同渡河。

所幸的是,苏游带来的这两千多属下皆是百战精兵,又没亲眼目睹大军溃败,故而士气尚且强盛,让南岸的圆阵显得益发牢固。

在济水两岸的共同发力下,简陋的浮桥很快便搭好,袁绍这时候才不拒绝僚属们的美意,渡河北上去了阳武城。

在远处久等后援不至的张辽望着渐渐远去的袁绍大纛只能空呼奈何。

按理,曹军一路追杀这袁绍而去,绝不会犯下临门一脚却脚软的现象,怎么会只让张辽追在最前,后边跟不上。

但冲在最前的张辽尚且不知道,他身后的局势又起了变故。

且乐进的步阵左支右绌摇摇欲坠时,闻知消息的曹军终于派人来援,这前来援救之人也和颜良在不久之前打过照面,正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率千余骑卒抵近步阵附近,欲要将散逸在周围的河北游骑迫退。

颜良不愿多生伤亡去攻步阵,但面对曹军的骑兵可丝毫不怵,直接带着人就迎了上去,双方又延续起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