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06章 游说

听到田丰顺理成章地出他的见解,颜良不由长吁了一口气。

颜良既佩服于沮授果然对田丰十分了解,能够猜出他的应对,又佩服田元皓的战略眼光,竟不为河北军从攻转守的表象所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河北军抢占主动的要点。

颜良顺着他的话题继续问道:“依先生之意,我军当主动出兵?”

“非也非也!如今兖州之地为我河北所占据,曹孟德想必更为急切,可待其调动兵马来攻,固守消磨其士气,待其露出疲态,再寻隙攻打。同时,在曹军主力之外,亦可多遣部伍以为奇兵,乘虚迭出,使敌疲于应对。”

颜良半是真心半是做戏地夸道:“先生所言极有见地,竟与公与先生所见略同。”

田丰与沮授关系不错,对于沮授能够和自己秉持一样的见解也不以为怪,只问道:“噢?公与也如此看?”

颜良要的就是这句话,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卷书册递给田丰,道:“此乃奋威所书,先生请细观。”

田丰接过书册仔细查看,边看还频频点头,显然对其中的看法很是认同。

颜良看着田丰的表情,心中不由发笑,因为这书册上的内容乃是颜良与沮授商议过内容,然后由沮授执笔模仿着田丰的语气所书,就是专门用来忽悠田丰的。

田丰看完之后,道:“沮公与此言极为精到,当呈于大将军案前,以备咨议。”

颜良道:“沮奋威亦有此意,此番让我带来给别驾过目,乃是想请别驾拾遗补缺。”

田丰摇摇头道:“此条陈极为周到,我看毋须增删。”

颜良做出有些为难的样子道:“先生或有所不知,因着官渡败军消息传来,眼下邺城之中人心惶惶,有不少人抱持放弃兖州之地撤回黄河以北固守的看法。故而沮奋威欲请先生联署此文,以壮声势。”

田丰对那些持悲观论调的人十分不齿,冷笑道:“哼!鼠目寸光之辈,又懂得些什么!”

颜良却郑重地道:“众口铄金,亦不可不虑也!别驾可愿联署此文,向大将军进此良言?”

田丰叹了口气道:“我乃戴罪之人,怕是不妥吧?”

颜良道:“良素闻别驾行事只问公心,何故瞻前忽后耶?”

田丰正不甘心被投入狱中,见到有机会表达意见,还是与沮授意见相合,便没有再推拒,拿起笔在书册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

颜良见事情搞定,心头一块石头落地,便心情愉悦地陪田丰吃菜喝酒。

直到颜良准备告辞离去的时候,田丰起身相送,颜良看田丰欲言又止,便问道:“别驾还有何事吩咐?”

田丰顿了顿道:“若是将军遇见犬子伯然,便吩咐他莫要再来狱中探视,安心在家读书可也。”

田丰的语气萧索,显然对自己的境遇很不乐观,对此,颜良也没办法劝慰,只得应道:“在下若是遇见令郎定会代为转达。”

“那就谢过将军了。”

“别驾乃是同郡长者,些许吩咐无足挂齿,便莫要客气了。”

出了邺城狱,回到家中的颜良拿出书册观看一番,正文的内容毫无问题,甚至还夹着着几句恳切规劝之词,这些都是与田丰仔细参详后写出来的。

不过这些听上去略有些刺耳的规劝之词却单独写在一两根竹筹之上,颜良把连接竹筹的麻绳解开,然后抽出其中两根,再用另外两根早就写就的竹筹替换进去。

这样,这篇文章的风格就立刻起了变化,那些刺耳的谏言被改成更为温和的劝诫,更肯定了此次南下所获得的成果,让人看上去绝对不会觉得难堪。

而在文章的末尾两根留白的竹筹上,前一根署着沮授的名讳,后一根署着田丰的名讳。

颜良想了一想,觉得这一封建言书虽然写得十分恳切,但纯是出自两位钜鹿名士之手,也就是冀州本地派系一家之言,,还是太过苍白,若是能够加上汝颍人氏的背书,则服力更强,效果更佳。

他搜肠刮肚想了半,觉得若是能够得到逢纪的联署,则此事九成九就搞定了,但众所周知逢纪与田丰不太对付,若是直接去找逢纪,怕是自己的面子也不够看。

颜良又费劲脑筋,才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物,便匆匆带上几色礼物出了门。

邺城虽然挺大,但高官大族所居的区域也就是城北那一片,没走几步路就来到了一处府邸。

投上门刺之后,很快就有人亲自迎了出来。

来人哈哈笑着道:“颜将军大驾光临,幸甚幸甚。”

颜良也快走几步,道:“自回邺城之后,还未拜谒仲治先生,今日冒昧来访,却是搅扰先生休息了。”

来人正自辛评辛仲治,在官渡大战之时,与文丑、文浦先后率兵阻击曹军,最后随同文丑一同杀出重围,可以是在袁绍众僚属之中比较有胆识的一批。

辛评支持袁谭继承袁绍家业,先前就受了袁谭的委托与颜良多番接触,彼此间的交情一直不错。

而在阳武城军议那会儿,颜良在陈述战情时也隐约地提到袁谭的功绩,让官渡之战大丢脸面的袁谭心生好福

如今颜良想要再找几个有分量的人联署,作为颍川饶辛评正是个不错的人选。

二人进入堂内,略作寒暄后,颜良便起了此行的目的。

辛评在看过颜良递过的文书后,觉得书册中所言之事的确有几分见地,更知道在如今人心不定的情况之下,很需要有人站出来倡议对曹军的积极应对。

辛评考虑再三后就答应联署,因为留白署名的竹筹只有两根,沮授与田丰依次在最下方署名,辛评略一停顿后就把名字署在了田丰的上方。

这也在颜良的预料之中,因为沮授身为奋威将军,名位最高,而田丰虽然资历老,也只是在袁绍的大将军府中为别驾,辛评与田丰一般均为府中幕僚,所以辛评绝对不可能署名在沮授之前,在无其他位置的情况下,只能署在田丰之上。

眼下三人署名,第一根竹筹上是沮授单独署在最下,第二根竹筹上是辛评在上,田丰在下,而为了看上去对称一些,在沮授之上也要找有一个人来联署,这个人颜良早就想好了。

不过当颜良转过一个街角,来到一处宅邸之前后,却发现热闹得简直门庭若市,等着候见的车驾挤满了街道。

这座宅邸自然是目前袁大将军眼前的红人逢纪逢元图,自从郭图被罢黜后,逢纪实际上成为了袁绍手下最为亲近的僚属,但凡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商量。

但这热闹的场景却阻碍不了颜良,他命随侍在旁的牛大在前边开道,大摇大摆地穿过人群。

牛大长得五大三粗,有膀子力气,轻轻一推一抗便挤开了一条道路。

有些个排在前边的大族仆僮被推挤得跌跌撞撞,纷纷回头呵斥,但大多数人看到牛大身后的人后纷纷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只有一两个愣头青犹自骂骂咧咧,却都被身旁之人赶紧拉住,悄悄指点道:“没长眼吗?那可是讨逆将军,你也不嫌命长,还敢罗唣。”

颜良倒也不与这些浑人计较,只是跟在牛大身后,让牛大投上门刺。

若是旁人投上门刺,肯定要等上半也未必能排到接见,但颜良与逢纪的关系非同一般,刚刚投上门刺就有仆从恭恭敬敬地出来引了颜良入内。

逢纪更亲自站在堂前相侯,看到颜良来到降阶相迎道:“立善在家中休养了几日,气色更胜往昔呐!”

“哈哈哈,元图先生却是会拿在下取笑,在下可是足足睡了三,尚未缓过气来。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