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11章 清河崔琰

因为得了田丰的允诺,答应帮忙游崔琰出任元氏县令,所以饮宴后的第二,颜良早早出了门,去田丰家接上田丰,然后一同往崔琰的宅邸而去。

崔琰投附袁绍比较迟,大将军府附近的宅第早就没有空置的,所以只得赁了邺城东北角的居所。

原本冀州的州治在常山国高邑县,但高邑哪里如邺城繁华,所以自从袁绍入主冀州后,就迁治邺城。

邺城本就是名城大邑,在成为冀州治所后,更是几度修建,赌是一片繁华景象。

城池的西北角处是各处官署和高官的居所,而东北角则住着诸多士族,大都是跑来邺城混个脸熟,以求上进的那一类。

所以当颜良与田丰联袂经过时,有不少人上前问候,但大多数饶身份还太地位,颜良根本就不认得几个,反倒是田元皓时不时与某些人简短交谈一两句。

颜良虽然不认识崔琰住在哪里,但田丰显然熟门熟路,引着他来到一处地段比较清静的宅邸前,刚想去应门,却听到有人唤道:“可是田别驾当面?”

转头看去,却是两个文士,一者年龄较大约莫三十余,一者年龄较约莫二十六七。

颜良当然是一个都不认得,但身旁的田丰却笑道:“原来是文理与稚让,汝等也是来寻崔季珪的么?”

较年长者答道:“正是,我等听闻季珪抱恙在家,故而上门一探,却是正巧遇见别驾与颜府君。”

颜良一脸懵逼,看来来人认得他,还知道他已经被任命为常山国相,可自己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田丰好似看出了颜良的疑惑,指着较年长者介绍道:“此乃清河公孙方,字文理,昔年曾与崔季珪一同就学于郑康成。”

颜良一听是崔琰的同学,连忙笑着作揖道:“原来是郑公高足,幸会幸会。”

公孙方也作揖道:“方久慕将军英名,昔日在城外看大军南下时就觉得将军身具不凡之姿,此番果然建下大功,令人景仰。”

颜良对慈吹嘘只是笑笑,并不多言,田丰又指着令一人介绍道:“此乃清河张揖,自稚让,精通训诂之学,博涉先秦诸国文字,如今正在效仿《尔雅》,着《广雅》以传世。”

颜良一听好嘛,这是大学问家啊,《尔雅》就相当于当今的新华字典,能效法《尔雅》着书的岂不是大大牛人,而且还会先秦文字,可不得了。

颜良连忙上前躬身行礼,礼敬之意比之刚才对公孙方更甚三分,道:“原来是张君,久仰久仰。”

张揖却被颜良如此郑重的举动给惊到了,慌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别驾谬赞,揖只是胡编乱造罢了,当不得将军之礼。”

“当得,当得,良一介粗人,最佩服的便是能着书立的大才,如郑公,如张君,今日得见,喜不自胜。”

田丰在一旁看着颜良与公孙方、张揖二人客套,却对颜良的看法又改变了几分,原先他以为颜良是个勇将,但在昨日发现颜良胸中自有韬略,今日又发现了颜良对于儒学之士十分恭谨,与寻常武将大不一样,再想想颜良好歹也是颜渊后人,心中倒也释然。

几人寒暄过后,公孙方上前叩响门环,不多时大门打开一线,现出一张老仆的脸来,问道:“是谁啊?”

公孙方道:“利伯,是我。”

老仆看清来人后笑道:“原来是公孙君子。”

“季珪可在?”

“在在,正在后院舞剑。”

“嘿9能舞剑,身体不错呢!”

公孙方一边打趣,一边躬身请田丰与颜良先校

老仆原本还待问来者何人,看到公孙方的态度后便闭上了嘴,公孙方乃是崔琰同学加同乡,能让公孙方如此恭敬的肯定是大人物,那还问个啥子。

田丰与颜良也不客气,当先往宅中行去,将将要迈入后院时,就听到院中传来阵阵响声,仔细一听便知道是长剑的破空声。

田丰与颜良不约而同地放缓脚步,来到院外的月门处朝里面窥看。

只见院中空地上,一个三十余岁的清隽男子着一袭淡素青袍,持三尺青锋,正在院中剑走蛟龙。

男子舞得很专注,一招一式俱都神完气足,时不时响起凌冽的破空声,颌下须髯与身上衣袂、袍带随风鼓动,尽显飘然出尘之态。

这番场景让颜良很是意外,他看得出崔琰的剑术虽然不是那种专门用于军阵厮杀的剑术,一些招式为求姿势优美显得略有多余,但绝对是一套十分优秀的剑法,而且崔琰的剑术造诣绝对不低。

正如同公孙方打趣的那般,崔季珪龙精虎猛的,哪里有半分身体抱恙的影子。

待到崔琰一套剑法演练完毕,田丰、颜良等人才抚掌称赞道:“好C剑术!”

崔琰这才发现院门口站着四个人,忙上前道:“田别驾、颜将军、文理、稚让,不知诸君前来,琰失礼了。”

田丰笑道:“季珪好雅兴!早就闻听季珪剑术超凡,今日一见果不为虚。”

崔琰谦道:“在颜将军面前,琰的微末剑术不值一晒。”

颜良道:“不然,不然,崔君的剑法挥洒自如,堪称一绝,而我等战阵之上所用的招式来来回回就那几下,可是粗陋得很了。”

公孙方在一旁打趣道:“难得颜将军在此,不若季珪与将军切磋切磋,也让我等好饱个眼福,如何?”

崔琰犹疑道:“这……不妥吧?”

颜良今乃是来请饶,可不想玩什么比剑,正想出言拒绝时,却听田丰道:“的确难得,不知季珪的剑法与立善的战阵招数有何异同。”

颜良转头打量田丰,看见这老家伙笑眯眯的样子,显然是赞成他与崔琰比剑,虽然他不知田丰什么用意,但也顺着田丰的意思道:“既如此,便向崔君讨教几眨”

崔琰少时尚武好击剑,直到二十来岁后才潜心书籍,但剑术一直没有放下,时常习练一番强身健体。

前几年崔琰远赴青州求学,后来青州黄巾肆虐,食物短缺,郑玄关闭了学堂,返回冀州的道路被阻绝,崔琰便南下徐、兖、豫州等地游历,路上少不得用剑术防身,教训了好些个不长眼的蟊贼。

因而崔琰对自己的剑术很有自信,如今有机会用名动中原的猛将交手较量,心里也是跃跃欲试,见颜良答应,便抱拳道:“如此,还请将军指教。”

颜良见崔琰的宝剑寒光凛凛非是凡品,便也不担心自己的百炼钢刀会山对方的兵器,笑着抽出随身的环刀对崔琰道:“崔君请。”

崔琰也不敢大意,手持宝剑向颜良虚虚实实地攻来,所用招式倒非是刚才舞剑一般花哨,竟也简练了不少,在保持洒脱姿态的情形下,威力更增三分。

颜良叫了声好,手中环刀却不轻易出手,只是仗着步法灵便,步调整自己的位置,每每让崔琰的招式差之毫厘。

因为双方是真刀真剑较量,崔琰一开始还担心误伤对手,所以出剑大都不往要害处去,出剑的速度也没达到极致。

但交手了一阵子后,颜良竟然只是靠步伐移动便让崔琰的招数尽皆落空,不由也激起了崔琰的好胜之心。

崔琰喊道:“将军且心了。”罢手中三尺青锋便挥洒得更率性,不再压着力量和速度,场上顿时响起了猎猎破空之声。

当崔琰全力施为之后,颜良就不能如刚才那般轻松写意,手中的环刀也频频出手与崔琰的长剑交击,叮叮当当打得好不热闹。

田丰与公孙方、张揖三人在旁边看得目不暇接,到得后来竟只见寒芒挥动,于二人具体的招式都看不太清。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