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42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第242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推荐阅读:

,而余下的那些有背景的大商贾也肯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下熙熙皆为利来,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眼见到有一笔丰厚的利益放在眼前,那些世家大族哪里有不动心的,纷纷托关系找门路欲要分一杯羹。

对此颜良也早有预料,便通过田灿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觉得十分公允,且能够接受的方案——“唱卖”。

众位看官不要误会,“唱卖”和“卖唱”毫无关系,而是一种自古便有的售卖方式。

而这种“唱卖”的方式,相传最早被用于人市,也就是奴隶市场,因为奴隶的资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精壮的男奴和有姿色的女奴,会有众多买家感兴趣,一些精明的商贾便采取公开“唱价”售卖,以获得最大利益。

这个唱价便和后世的拍卖形式差相仿佛,其规则“未三唱,应益价。”、“三唱未竞,益价不犯。”基本便是后世拍卖的核心准则。

于是,在常山、赵国、中山三地官吏与部分世家极力推动之下,袁绍批准在三地推行盐铁酒专卖制度,并选择在三地以“唱卖”的方式来决定经营权归属。

当然,在正式“唱卖”经营权之前,三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审定经营权的“估唱”价格与形式等等。

不过,在批准专卖制度的同时,邺城也提了一个条件,便是三地今后一应军用开销全部由专卖费用里解决,至少在解决了南边的曹操之前,邺城不会再向三地提供分毫钱粮。

看完田灿寄来厚厚一沓信笺,颜良心情十分舒畅。

南边的战事虽然情况不利,但好歹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苏游原本一直跟在颜良身边作为副将,如今独当一面,可以在曹操手下几大名将的夹攻之下守住东郡本土不失,实属难能可贵。

而文丑果然一如既往地勇猛,被三将围城还能寻机反打一波,让颜良直想大呼六六六。

而张合找机会的能力也强,打算在济北、东平、泰山方向另开一个战场,把曹操拖进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与南边的战事相比,专卖制度的通过便是好到不能再好的消息。

有道是“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若是没钱的话连将士们要穿暖吃饱都有问题,还谈什么剿匪。

如今经过努力争取,邺城放权让三郡国自行处置,便多了无数可操作的空间。

至于代价,只是邺城今后不会向三郡国供输钱粮,听上去很严重,但却被颜良直接忽略不计。

颜良召来司马张斐、功曹张广、五官掾刘劭、金曹掾颜佑、中部督邮时苗、主记史毕轨等人议事,开门见山地道:“如今明公已经准允我们行专卖制度筹集军资,那此事便要抓紧落实,德林、孔才,汝二人代我拟文,邀郭、阴二君前来一晤,常山、中山、赵国三郡国既然同行此政,自当同进共退,休戚与共。”

张广和刘劭分别出列道:“下吏遵命。”

颜良又道:“另外,原先他二人都答应与常山一同对黑山贼行封禁之法,如今我常山已经施行半个月了,去信时顺便问问他们执行得如何了,若是有为难之处,大可提出来共同解决。”

“诺!”

“休武,后日便要举行比武了,其他一应工作全都就绪了么?”

张斐答道:“回禀将军,一应准备俱都完成,除了那看台的坐席,因着士民俱大都不清楚看台有何好处,故而没售出多少。”

颜良看了看帐篷外明媚的阳光,道:“我看今日气不错,你可去城中邀请头面人物午后上到看台处观望一下环境,相信他们看过之后肯定会出钱买下坐席。此番比武仓促了些,能卖掉多少是多少,倒也不强求。”

“末将明白。”

颜良看向自己的么弟颜佑道:“立本,你可想好,这‘唱卖’之制,当如何施行?”

颜佑当上金曹掾还没多久,对于经济之事所知有限,如今被当场问及,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自当广召国中豪商巨贾,分别唱卖盐、铁、酒的专卖许可经营之权,任其溢价,价高者得。”

颜佑的回答只是中规中矩毫无新意,颜良却继续问道:“若依立本之意,此番只消举行三场唱卖便可?”

“正是。”

“哈哈哈!你却是把此事相得太过简单,若想要谋得最大的利益,还需要好好谋划一番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