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62章 分而化之

第262章 分而化之

推荐阅读:

今山里情形,恐怕于府君剿贼之事所助有限,惭愧惭愧!”

颜良却不信他的话,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对黑山军了解的内行,还不得好好挖掘挖掘,问道:“总比我等对黑山内情一无所知来得强,既然建义来了便请畅所欲言,共同祛除这冀并之间的心腹大患。”

陶升既然来到常山,便也不是毫无准备。

他虽然因为救出袁绍和一种僚属的家眷,在冀州上上下下人缘不错,但分派的活都是些轻松但不那么重要的,比如驻守清河这等腹地。

陶升也希望在平灭黑山的过程中分润一些功劳,好再进一步,从中郎将进阶为真正的将军。

陶升道:“既如此,某便斗胆妄言,若是有所偏差还望明府海涵。”

“无妨,无妨,但请一言。”

陶升整理了下思路,道:“冀并山谷之间的贼人虽然都以黑山为号,但其中派系众多,山头林立,将军若要解决黑山之患,还当分而化之,逐个击破。”

颜良一听这话便知道有料,赞道:“好9望建义试言之,如何分而化之,逐个击破。”

陶升道:“黑山贼原本分南北两派,南派以杨凤为首,曾被朝廷拜为黑山校尉,如今杨凤已然亡故,其子杨恪继任,然杨恪年轻识浅,不足以震慑各个山头,其势渐微。”

“北派以张牛角、张燕为主,张牛角死后,张燕独掌权柄,此人颇有几分能耐,曾被朝廷拜为平难中郎将。在杨凤死后,黑山贼中更无人与其相匹,故而如今黑山贼明面上的首领便要属此人。”

颜良插言问道:“先时王当、孙轻、周麻脸等人进犯县乡,为我所诛灭,不知彼僚份属哪一派?”

陶升答道:“这三人皆是张燕一派,故而都占据了靠近冀州富饶之地的山头上。明府诛杀此三人,犹如断了张燕三指,端是撩,末将佩服!”

颜良道:“彼辈自取灭亡而已,陶君请继续。”

陶升道:“如今虽张燕势盛,然几乎混一了黑山众势力,然则贼人私心极重,一旦遭遇挫折必不能同心协力。而其中有几股势力,乃是明府可分化可争取的力量。”

颜良越听越入神,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问道:“都是谁人?”

陶升道:“有河内人张晟,号张白骑者,其本是杨凤一派,因其手下颇有些骑兵,算是黑山之中一支强劲的人马。张白骑位居黑山南边,靠近司隶,素来不服张燕辖制。”

“又有博陵人呢张坦,乃是昔日首领张牛角的从弟,据张坦与张燕在未发迹时便有龃龉,张牛角死前关瞩让张燕继承了首领位置,张坦便不怎么服膺,其人自私自利,或能利用一二。”

“以上乃是两股较强的山头,其余数十山头各自为政,一旦有事,未必与张燕同心。”

经过张燕一分析,颜良思路顿时清晰了不少,于是郑重地向陶升拜道:“有陶君相助,堪比千军万马矣!”

陶升回礼道:“当不得明府谬赞,升不过略知一二罢了。”

颜良笑道:“陶君此番带来了多少人手?”

陶升道:“大批人马都留在了清河,只是带了五百人前来,明府莫要嫌少。”

颜良道:“莫陶君带了五百健儿,便是孤身一人前来,我亦是欢迎之至,哈哈哈!”

见座中气氛十分和睦,陶升道:“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颜良道:“陶君但言无妨,既然来了常山便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客套。”

陶升道:“黑山巅峰之时号称有百万之众,其中虽有不少嚣顽的匪徒,但更多的是被挟裹的民众。”

“初平、兴平年间,大将军逐除冀州境内的黑山势力,使得张燕等辈只能寄身山谷之间。”

“如今虽然不知道黑山治下还有多少民人,但其中大多数多是乱世之中的苦命之人,很多甚至从未拿起过刀枪剑戟。”

“升斗胆相请,希望将军他日在剿灭黑山之时,对这些苦命之人多多留情,放他们一条生路。若如此,则彼辈定会对将军感恩戴德,以为回报。”

完,陶升郑重地向颜良一拜。

颜良自然不会对这些可怜人赶尽杀绝,他也暗暗佩服陶升,回拜道:“陶君果然心怀仁义,良佩服!”

颜良心思一转,又道:“开春之后,我欲在沿边山区广置屯田,用以安置流民,自然也包括曾经附从贼饶民众。如今常山典农中郎将一职尚且虚悬,不知陶君可愿屈尊兼任?”

陶升知道这是颜良听从自己建议,方便自己今后安置流民,便点点头道:“既然明府有命,升自当遵从。”

颜良笑道:“陶君此来乃是相助讨贼,非是我的属下,哪里称得上遵从不遵从,只是同心协力为民除害罢了。日后你我私下相处,毋须客套,但称姓字可也。”

颜良得客气,陶升却并不当真,道:“既然大将军命我前来协助明府,自当尊奉明府之命,正所谓令不出二门,却不可轻忽。”

这时候毕轨回来复命道:“回禀将军,末吏已经见过崔琰、公孙方等人,同行的还有山阳仲长统与满维,崔季珪答应会前来拜谒将军。”

颜良错愕道:“仲长统?满维?”

毕轨答道:“正是,此二人据与崔君一同从并州前来。”

颜良接连听到好消息,大笑道:“好好好!陶君,改日我为你介绍一些海内佳士。”

陶升也跟着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