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89章 少年的渣权

第289章 少年的渣权

推荐阅读:

见场中诸人争辩越来越激烈,曾经奉孙策之命出使许都的广陵名士张纮道:“吾有一策,或可解此结。”

孙策生前对张纮也礼遇有加,亲自登门邀请其渡江辅佐,其后派张纮出使许都,以才名折服中原士人。

孙策新亡时,曹操曾有意令广陵太守陈登等人因丧伐吴,当时张纮还在许都,陈词力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曹操当时与袁绍正交斗激烈,所谓因丧伐吴多半也是虚张声,遂听取了张纮的意见,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同时,曹操还认为张纮亲近朝廷,想要通过张纮去影响孙权,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不料张纮丝毫都没有为曹操效力的意思,回到江东便言曹孟德有侵吞江东之心,不可不防。

孙权对张纮的表白心迹十分满意,令其兼行九江太守事。

此刻孙权听张纮有话,连忙拱手道:“东部有言但请指教,我洗耳恭听。”

就如同孙权称呼张昭张公一般,这东部也是孙权对张纮的尊称。

张纮细细言道:“李术反复人,其在庐江反衅,不过仗着有豫州为其后援,若令曹司空恶了此人,则许都未必会干涉其间。”

孙权道:“敢问东部,如何使曹公恶其为人?”

张纮答道:“州将严象,受曹公任命临州,曾举将军为茂才,乃有功于朝,有恩于将军。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若我行文致于曹公案前,言为国朝诛除此丑类,则于公于私我江东都尽占理义,料曹公定不会在此微妙之际,干犯骂名派兵助术。如此,则庐江之患,可反掌而解也!”

严象正是前一任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不过此人却是个悲剧,到扬州之后非但掌握不了郡县实权,只是当个摆设。

而孙策素来刚愎,连这个摆设也不想搁在面前碍眼,所以在单独召见李术的时候了一句“乃伊组特”。

李术受孙策任命为庐江太守,哪里会拒绝孙策的意思,便找了个由头真定把严象给“组特勒”。

孙策在平日里对孙权耳提面命的时候曾提及此事,道江东是老孙家的江东,不容任何人染指,哪怕是朝廷任命官员也不校

如今的孙权毕竟年轻,还不够厚黑,听到张纮指鹿为马后,呐呐而道:“可这严刺史乃……乃……”

张昭在主座之侧一直没发表意见,如今见孙权如此作态,立刻打断道:“子纲所言实乃老成之策,那严刺史实是李术擅杀,此僚凶恶之极,当速剿灭,以报朝廷之德,以彰将军之威!”

孙权与张昭对视一番,终于警醒过来,明白了此中的意思,连忙道:“张公与东部所言甚是,自当如二公所言,上表朝廷,昭术恶迹。”

张纮微微颔首心道孺子可教也,道:“臣请代将军作书。”

孙权喜道:“东部文理意正,多受世人推崇,自要劳烦一二。”

张纮也不虚套,当下提笔写就洋洋洒洒一篇表文,正曰:“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敕执事,勿复听受。”

此表文在送呈许都的同时,孙权亲督吴郡、会稽大军,以荡寇中郎将程普、表兄督军中郎将徐琨、征虏中郎将吕范、族兄威寇中郎将孙河等人为将,连败李术所部,围其于皖城。

李术见势不妙,闭城自守,遣使求救于许都。

而曹操早先一步就收到了张纮所作的这一篇在情在理,对朝廷一片忠心,又对他本人满含恭维的表文。

虽然曹操十分乐见李术作为一支搅屎棍插在江东的地盘里,但也不得不碍于朝中清议,更兼无暇分心,便对李术的求援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李术坚守多时,粮食乏尽,最终城破。

孙权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之,这建安五年的中原大地上纷纷扰扰,各股势力交斗不休,各地百姓流离失所,田土荒芜,民生凋敝,赌是乱世景象。

不过在这一除夕之夜,这一年终将翻过篇章。

而中原大地,又将迎来同样战火纷飞的建安六年。

(第三卷·河北乱局覆云雨·终)

PS:想了一下后,还是决定把第三卷在此完结,这一卷多是些猥琐发育之事,下一卷将会开打黑山,进兵幽州讨逆,将触角伸进幽并之地,进一步扩充实力,做好在袁本初嗝屁后当接盘侠的准备,诸君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