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94章 夺妻之恨

颜良这番话得樊阿一愣一愣,他没想到颜良竟然对医疗如此重视,且提出如此庞大的计划。

这年头医者素来不为士人所重,很多士人也看医书钻研医术,但并不会以医术为业,在他们心中还是认为出仕是正途。

即便是以医术为业的医者,也大都是闭起门来仅凭个人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来诊治,至多再加上一些固有的经验,鲜少有人会为了钻研医术游历四方。

再加上医者的不受重视,使得医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技术的发展,这点从这几十年来疫病多发,且蔓延范围广泛,危害巨大就可以看出。

像华佗、樊阿这等医术高明且心存大志的良医实在是不多,所以颜良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哪能不尽心尽力留下来。

樊阿讶异地问道:“明府真欲在各县设立医院?并设学院专门教习医术?”

颜良极为认真地答道:“正是,待各县医院设立完善之后,还会组织医者巡行乡里,造福百姓。至于医学院,我会将其设于六山学院之内,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院,使得一切愿意学习医术的学生都可以受到前辈良医的指点。”

“并且,为了鼓励学生学医,从事医疗事业,我会对专门学医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大幅提高医者的薪俸。”

“还有,为了研究各类药物的作用,我会在山边专门开辟药田,种植各类药草供医学院研究,医院使用。”

为了服樊阿答应此事,颜良一股脑儿把能想到的全数了出来,恨不能掏心窝子告诉樊阿,我颜良对医学是真个重视啊!

果不其然,樊阿被颜良层出不穷的新主意给打动,道:“如若明府有心推行此数政,在下敢不从命?”

颜良大笑道:“哈哈哈!若能得樊神医相助,则常山百姓有福了,我在此宣布,特辟樊君为医官掾,兼常山郡医院院长与六山学院医学分院院长。”

樊阿道:“不不不,在下才疏学浅,哪里堪任医院长和医学院长。”

颜良道:“樊君若不堪任,那还有何人堪任?”

樊阿道:“在下以为,这医院院长与医学院长之位,非华师莫属,我当致信华师,请其前来常山一晤。”

颜良闻言大喜,若是能把华元化请来常山,岂不是买一送一,买送大?

颜良喜道:“如若华神医前来,我当倒屣迎之,尊为上师。”

樊阿道:“我自当尽力为之,也不知华师愿不愿意。”

颜良心道那华佗好像是因为在给曹操看偏头痛的时候了大实话“短期难以根治,长期治疗也不过是治标”,或许还了什么开颅治病的法子,让曹操大受忌讳,后来因为拒不出诊而被索入狱中拷掠至死。

这一代名医就这么死了也太可惜了,自己把他请来常山绝对是救人一命的大好事啊!

颜良道:“我这便致书一封,并封黄金十斤,备下车马往请华神医前来,些许财帛聊表敬意,若华神医愿意前来,但凡有任何要求,我一应满足。”

樊阿显然对颜良的诚意十分满意,道:“我会在信中言及明府对于普及医术的重视,华师见了定会动容。”

颜良道:“好!在华神医来常山之前,樊君便以华神医之副代行医院与医学院事。”

这回樊阿没有再拒绝,欣然答道:“愿为明府效劳。”

颜良携着樊阿的手臂来到屋外,对着所有围观的百姓们道:“吾乃常山相颜良,见过各位父老乡亲。”

百姓们没想到这个突兀进入许家的男子竟然是常山国相,此刻闻知,纷纷跪地拜谒。

颜良道:“各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我今日要在此间宣布一事,郡中会在各县陆续设立医院,延请良医坐堂,百姓们上门问诊毋须支付诊金,只需根据医者所嘱抓药服食便可。”

百姓们刚刚起身,很多人听如此善政,立刻又呼啦啦跪下了一大波,连声称颂道:“贤相啊!常山有此贤相!百年一遇,百年一遇啊!”

颜良摆摆手,示意众人停下来,继续道:“并且,郡中还会设立医学院,请名医教授医术,每个愿意学习医术的学生都会得到郡中的补助。”

相对于医院之事,医学院的设立在百姓们之中引起的反响就淡得多,颜良也不以为意,继续道:“还有父老乡亲们最为敬爱的徐州神医,也将留在常山,为百姓们诊治疾病,为学生们教授医术。”

这一下百姓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口中大喊“贤相”与“樊神医”,其热切程度让颜良与樊阿都感到阵阵暖意。

而走在颜良与樊阿身后,一直保持沉默的辛儒则心中百感交集,觉得这个府君的所作所为果然每每出乎常人意料,且每一个举措无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见过庸庸碌碌的袁谭,一心只想争权夺利的袁尚,再看看颜良的做派,二者简直如有云泥之别,看来入其幕中的决心并没有错。

辛儒回头看了一眼屋内因为家中顶梁柱苏醒过来而欣喜的老幼,想起那空空如也的米缸,默默从怀中掏出了一串钱,回屋塞在一个半大孩子手里,道:“待你阿父醒来后告诉他,这是府君念在你家大人生病特意留下的,让他好好将养身体。”

在孩子略带感激略带迷茫的眼神中,辛儒转身离去,面带微笑。

——☆——☆——☆——

幽州,蓟县,刺史官署。

“哐啷当!”

“竖子!尔敢欺我!”

“颜良匹夫,甄举老朽,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幽州别驾韩珩从院门进来就听到堂内传来一阵阵咆哮,以及物件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的声音。

他赶紧走快几步,来到堂前往里看去,看到幽州刺史袁显奕正气呼呼地站在中央,身前地上布着几个漆椀和陶杯,而几个仆厮在角落里噤若寒蝉。

韩珩上前道:“不知使君为何发怒?”

袁熙见是属下别驾,稍稍收束情绪,道:“子佩你且,我有哪处埋没了毋极甄氏,那甄举老朽竟然百般推脱,不欲嫁女与我,反倒娉与了颜良匹夫,真真可恨,真真可恨!”

韩珩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自家使君欲要娉甄氏女续弦之事他早就知道,当初也劝过他莫要太过心急,待出服之后再,不过袁熙显然急色攻心,听不进他的劝告,乃至于被甄氏婉言拒绝。

在今年正旦之时,袁熙提前遣人置备了礼物前往毋极拜谒故太仆甄举,欲要旧事重提。

不料甄举退回了礼物,并且言道他从孙女宓娘已经娉与了常山相颜良为妻,元宵之时便要完婚。

使者心知大事不妙,连忙跑回蓟县将此事告知袁熙。

袁熙闻讯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当场就发作了起来。

见袁熙口中仍旧不住骂骂咧咧,一旁的随从俱都战战兢兢,韩珩劝道:“不过是一聘娶之事,既然毋极甄氏不识抬举,使君另择佳偶便是,何必置气。且颜常山新从官渡北返,未必知晓此间关窍,怕是使君错怪了他。”

袁熙犹自忿忿不平道:“甄举老朽不识抬举也罢了,我欲娉甄氏女之事传扬已久,那颜良匹夫又怎么不知,我看他是欺我……欺我……,哼!”

袁熙话了一半却终于没下去,但韩珩却皱起眉头看了他一眼。

袁熙在老袁家的地位十分尴尬,既不像袁谭身位长子众望所归,也不如袁尚受后母疼爱,向来便是无足轻重的角色,根本就没人把他当作争夺嗣位的主角,因而他心中颇有些自卑。

求娶甄氏女也是袁熙谋图与冀州冠族结姻来自高身份的举动,可惜却被颜良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