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296章 职方掾

第296章 职方掾

推荐阅读:

溥都对颜良称赞不已。

而其中阴夔更因为向颜良借来仇升帮他简练郡兵,在前次孙轻、周麻脸入寇时打了个漂亮的反击。

这在近些年来属实是赵国对抗黑山贼的一场大胜,阴夔也因此在邺城诸公面前很是涨了一会脸。

随着常山继续推动边地屯田之政,赵国也紧跟步伐,更是在颜良的建议之下,任命仇升为赵国典农校尉。

不知不觉之间,赵国与中山已经在很大程度之上与常山同进同退,达成利益同盟,而二人为颜良做媒之事,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当三地盐铁酒专卖许可唱卖之后,对这比巨款眼红的人不在少数,甚至邺城诸公也打过这批钱款的心思。

不过当初好这批钱款是用作三地练兵剿贼所用,条件是州中不再支付三地的军费,所以三地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出奇地统一。

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很多人想着若他们能在三地主政,定可好好中饱私囊一番,不过钜鹿太守张导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他想着若钜鹿也能施行专卖制度,所得的款项能够再好好修一修河堤和水渠,能够造福郡中百姓。

话这张导来头不,其人字景明,乃河内郡修武县人,在袁绍任南皮太守之时就跟随在侧,算得上是袁绍的起家班底。

在谋夺冀州的时候,张导便带领郭图、高干等人往韩馥,并亲自“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可以是袁绍拿下冀州的有数功臣。

而袁绍也投桃报李,以钜鹿这等大郡太守相酬。

钜鹿虽然素来是肥沃之地,但在当年黄巾之乱时首当其冲,受到的破坏也最大。

张导到郡之后,发现境内以漳水为首的各条河流淤积泛滥,致使土不稼穑,民生凋敝。

张景明倒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人手,修补河防,疏浚河渠,让钜鹿境内的田地恢复旧观,百姓得以安家乐业。

钜鹿百姓因此事而专门在祭祀光武皇帝的“铜马祠”旁立一碑,名曰《漳河神坛碑》,专门述记此事,以表对张导等饶敬意。

颜良作为钜鹿本地人,对这个心系百姓,又富有实干精神的长者也十分敬佩。

所以在入座之时,颜良坚持张导是钜鹿太守,也是此间半个主人,强拉了他与自己共入主座。

而阴夔与郭溥一来敬佩张导的为人与资历,二来与颜良相善,也不会在此种事情上计较。

张导在钜鹿主政多年,对钜鹿很有几分感情,道:“我久闻甄氏女颜色冠绝中山,本次颜君将其娶回钜鹿,可是给钜鹿长了脸面啊!”

颜良也开玩笑道:“有张公这句话,在下怎么着也得把甄氏女给娶回钜鹿来。”

张导道:“哈哈,不过老夫备办的礼物却十分简陋,还望颜君莫要见责啊!”

张导为官清廉,所能拿得出的资财有限,颜良却不以为意,只道:“我怎敢嫌弃张公的礼物,不过后进却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张公准允。”

张导问道:“噢?不知有何请求,且来一听。我可有言在先,要钱财可是没有,我可不似你们三人府中那么殷实。”

张导的话引得阴夔、郭溥等人一阵哄笑,颜良也笑道:“这哪里能够,后进却是想向张府君求借些人。”

张导奇道:“噢?借人?我府上可没有如甄氏女这般的美娇娘,怕是颜君要失望咯!”

“哈哈哈哈!”阴夔与郭溥又是一阵放肆地大笑。

见张导为老不尊,颜良也被他弄得一脸尴尬,道:“张公尽拿后进取笑,后进是想问张公借些擅长治理河道,兴修水利的人才。”

张导一听颜良提及正式,倒也不再开玩笑,问道:“噢?常山也需要治水么?”

颜良道:“黑山边缘之地受黑山贼滋扰,土地荒芜,后进如今已经征得袁公准允,在沿山边地屯田。从黑山流出的各条河流高低落差大,正需好好治理一番,张公在钜鹿境内治水之名,中州咸知,故而后进有此不情之请。”

张导抚须道:“这却是善举,老夫自当帮衬一二。这样,我府中水曹掾马道嵩精于此事,便令其助你一臂之力吧!”

颜良大喜道:“张公此情,后进没齿难忘。”

张导也笑道:“都是为了社稷苍生,合当如此。”

PS:《英雄记》云:“袁绍使张景明、郭公则、高元才等韩馥,使让冀州。”

《三国志臧洪传》:昔张景明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让地;

《水经·浊漳水注》:庙侧有碑,述河内修武县张导,字景明,以建安三年为钜鹿太守。漳津泛滥,土不稼穑,导披按地图,与丞彭参、掾马道嵩等,原其逆顺,揆其表里,修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