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11章 黑山大练兵

黑山山脉乃是大大数百座山峰山丘汇聚而成,若是不清楚群山之间的情形,很容易钻进了黑山就找不到出去的方向。

不过,这对于啸聚于黑山之间的黑山贼们却不是问题。

眼下,在几座大山头之间的一片平缓夹谷之中,正汇聚了成千上万的悍勇贼人,他们在谷地中排列出还算整齐的队伍,在领头贼帅的号令之下进行操演。

这些贼人们虽然服装各异五花八门,但头上却都扎着明黄色的巾帻,昭示着彼辈虽然如今名号已经改成了黑山军,却仍旧是那一称巾贼乱的余孽。

黑山军名义上的首领张燕正与其他各个山头大大的贼帅们站在一处土丘上,视察着面前贼兵操演。

这万余贼兵乃是张燕这段时间以来为了应对常山方面的威胁,好不容易简拔操练起来的队伍。

那段时间里,王当、孙轻、周麻脸三股贼人先后军败身死的结果,各种各样的消息传遍了黑山诸多山头,令贼人们大为震撼。

其中周麻脸还就罢了,王当与孙轻都是跟从了张燕十几年的老伙计,俱以凶悍能战称道,在众黑山贼帅之间也是数一数二。

连王当与孙轻都不是敌手,那讨逆营的战力当有多少强悍?

关键是三股贼人不但大败,头目俱都身死,连喽啰也几乎被一网打尽,简直不给人留活路。

有些个消息灵通的贼人更是听讨逆营对待俘虏的方式与以往都大不相同。

早些年的时候,大贤良师张角还在,皇甫嵩、朱儁等人俘获了大量黄巾军基本都是杀光完事。

但这些年以来却有所改变,各地军阀俘获了大批俘虏后,多半是处死头目,将喽啰们挑选出来,精壮编入军中,老弱放去屯田,比如曹孟德在青州、兖州时就是如此做的。

可讨逆营却不一样,他们把俘虏全部押去开矿挖矿,那挖矿可不是人干的,动不动就塌方死人,辛辛苦苦干活还吃不饱穿不暖,据那些掏出房山铁矿的同伙都已经不成人形,简直惨无壤。

这种种消息在各个山头间传递得十分夸张,把颜良和他的讨逆营形容为黑山军的头等大敌,若是不除去讨逆营便不得安生。

且因为常山、中山、赵国三地禁止商贾往黑山里贩售货物,大有禁绝贼人们与外边沟通联系的趋势,一时之间各山头贼帅都感到了深深的危机。

甚嚣尘上之时,张燕召集大大的头目,宣布要整军备战,与颜良决一死战。

在黑山众头目里,除了张燕之外势力最大的杨恪、张坦、张临等人往日里都与张燕并不齐心,但这次显然也大受刺激,被张燕一一服,愿意配合行事。

整军备战抗击颜良的大方针定下了,但具体如何实施仍旧分歧严重。

首先练兵便需要大量的物资,粮食首先得保证,兵器也得好好修缮,衣甲也得相应配上,这些都是巨大的花费。

由于常山、中山、赵国三地禁止商贾往西边贩售货物,让黑山军难以从东边获得物资补给,只能着眼于并州各地。

可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大批物资那是相当困难,虽有那些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豪强、富商愿意出售粮食、铁料给他们,但因为黑山军过往劣迹斑斑,诸如铜鞮侯刘绪这等人家根本就不愿贩售物资给恨之入骨的敌人。

黑山军本就是各家贼头聚在一起,各自只关心自家利益,要让他们掏出财货来买东西已经是勉为其难,还碰上花钱都买不到的情况,很多贼帅们便有重回老本行的打算。

张燕自然知道各山头贼帅的德性,三令五申让贼帅们莫要乱动,且先忍上一时。

张燕近几年来通过约束手下减少抢掠,以控制山间道路收取过路费作为主要来源,已经渐渐走在了洗白的道路上,也在两地的豪族、商贾中间渐渐建立起了信任度。

他明白,若是此时因为应对常山、中山、赵国等地的威胁就放纵各个山头贼帅纵兵劫掠并州各郡,只会把并州各郡一并得罪死了。

到时候即便是黑山军还想要洗白,恢复与郡县之间的和平怕也不能够。

张燕如今的想法还是通过打一齿的,来促成与颜良的谈判,边打边谈,打打谈谈,最后恢复到开打前的状态。

毕竟以往的官兵都不愿冒着巨大的损失和风险来清剿黑山,当年袁绍联合吕布来攻,气势何其汹涌,在常山连场大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最后不也得罢兵休战?

所以张燕一方面安抚各贼帅,另一方面搬出了自己这些年来从各地抢掠所得的财货去采购物资,以作练兵之资。

眼下的这个山谷,便是张燕的练兵场所,内中的万余贼兵有一多半是张燕控制下的山头中凑出的青壮,还有一半是从一些零散的山头抽调的人手。

故黑山校尉杨凤之子杨恪,张牛角的从弟张坦、幼子张临叔侄虽然响应张燕的号召,但兵权却不肯轻易放弃,他们也在各自山头,召集与自己亲善的贼帅各自操练了一批人手,只是人数比之张燕要少一些,各有六七千、七八千不等。

当然,号称有百万之众的黑山军,绝对不止这些人手,他们各家山头随便一拉就能拉出数百到数千人手不等,聚集起来十几二十万肯定樱

早些年,黑山贼劫掠地方的时候都是拉一大群黑压压的人马出去,靠吓都能吓死人。

而且,被攻破的县乡,屋宇焚毁,田地践踏,粮食被抢,百姓们没了活路,多半也只能跟着贼人们一起作乱。

只不过这些贼兵乱民们根本谈不上有多少战力,能拿上正经兵器的已经算是精锐,很多农民拿起锄头,提一杆毛竹就跟在后边吆喝起势。

这种乱兵打顺风仗那是人人骁勇,稍稍有些逆风就吃不太住,一旦被敌人击溃一部就会引发全军溃败。

王当、孙轻等饶失败就给各家山头敲了警钟,从逃回的贼人回报,讨逆营的兵将十分悍勇,虽见他们人多也丝毫不惧,往往以少击众正面交锋把他们给击败,丝毫不逊当年吕布手下的并州精骑。

张燕等贼帅都明白,驱赶一群羊是永远打不过一群狼,痛定思痛之下才大费本钱操练人手。

眼下的万余精锐,便是张燕敢于正面硬刚颜良讨逆营的倚仗。

只见山谷中的贼兵有三分之一拿着长矛、长戟等长柄武器,三分之一拿着刀盾,余下的则持弓弩,站成三个方阵。

各家山头之中也有为数不多的骑兵,但合格的战马花费众多,一个骑兵的花费足够养三五个步卒还有余。

所以这些骑兵都是各个贼帅的心头宝贝,任谁都不愿贡献出来给张燕统一调派,本次整训也就不包括骑兵,就连张燕本部的千余骑兵都没带来。

三个方阵里,除开弓弩手之外,另外两个方阵的贼兵都披着甲,虽然大多数是皮甲,但也有一些头目和强悍的贼人披着些铁甲,戴着铁胄铜盔。

当然,这所谓的方阵若是看在颜良眼里自然是不伦不类,各排各列之间或近或远或疏或密,一点也谈不上整齐。

而贼兵们所持的武器也绝对看不入眼,长矛、长戟混杂,长短不齐,进攻的时候起不到齐心合力的作用,刀盾兵的盾牌大都只是破旧的木盾,很多都没有蒙皮,弓弩手的弓弩也十分堪忧,保养不善,弓力偏弱。

这些武器甲胄大都是往年攻破郡县时的缴获,且不提当年各地郡县的武器本就质量参差不齐,被贼人们缴获之后更是缺乏保养,很多武器甲胄都布满了锈蚀。

张燕倒并不是不想把手下的贼兵们装备得更好一些,无奈兵器甲胄不比粮草,本就是稀有货色,且黑山之中要自己打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