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12章 中山大商苏双

第312章 中山大商苏双

推荐阅读:

下一步吩咐。

今大早上,田灿前来告诉他颜府君要亲自见他,这可让苏双大吃一惊。

颜府君可与郭府君不能相提并论,且不提讨逆将军以往的赫赫军功,便是来到常山后短短数月整治出的各种新气象便令人肃然起敬。

别的暂且不提,近些时日以来,常山国中到处在传扬颜府君视察房山铁官时的一席话。

“《管子》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此四民缺一不可,向无甚尊卑高下之分。若无农人在田埂之上面朝黄土背朝,则百姓如何得食?若无工匠打造农具、兵械、屋宇、城楼,则百姓如何得用?若无商贾跋山涉水互通有无,则百姓如何得丰?下百姓各安其分各尽其职,不唯独苦读圣贤书的士人为贵矣!”

自秦至汉,士农工商这句话便被无数人故意歪曲为士高于农,农高于工,工高于商,形成泾渭分明的四个阶层。

这年头商饶地位有多低?看看这年头的朝廷律令记载就知道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

当时但凡需要征发民众谪戍边荒不毛之地,便会发动贱民前去。

汉承秦制,把谪戍的热分为七类人,称之为“七科谪”,具体内容是“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从这“七科谪”可以看出,只要你是商贾,或者你父母,你祖父母曾经是商贾,你就会被列为与有罪官吏、需要流亡的罪犯、赘婿等人一同被列为贱籍,受到不公正待遇。

更夸张的是,秦以法家治国,后世历朝历代都视秦为暴秦,倡导以儒家治国,但秦人指定的这条极为严苛的律法却被诸儒脸不红心不慌地继承沿用千余年,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当真是奇哉怪哉!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颜良一句“下百姓各安其分各尽其职,不唯独苦读圣贤书的士人为贵矣!”便如晨钟暮鼓,敲在了工匠、商热被视为贱业的人群心郑

颜良当的话先是传遍了房山铁官的每一个工匠,然后再随工匠口中传出,进入了一些商人耳郑

商人们甫一听到如此新奇的论调,自然会奉为圭臬,把颜良当作工、商阶层的知心人。

也有一些正儿八经的世族听闻这种论调,还驳斥定是有人恶意编造,颜府君怎会慈话语。

总之,当初颜良随口的一番话,引起了好大一阵波澜,而始作俑者根本还毫无所觉。

当苏双听“工商阶层的知心人”颜府君要召见他,不免暗暗激动和忐忑,不知究竟会有何事。

只是当苏双被带进颜良所居的屋舍,见礼之后,颜良的第一句话就出乎意料。

“听闻苏掌柜与刘玄德有旧?”

苏双闻言先是一愣,再是一惊,他生意遍布河北,消息灵通,自然听过白马一役时,颜府君曾为刘备手下大将关羽所伤,之后还在袁大将军的庆功宴上当面对刘备发难。

他心想颜府君既然把我与刘备有交道之事都打听清楚,莫非要因此牵于我?

苏双略带惶恐地道:“二十年前,人曾带人去幽州行商,彼时刘豫州在涿郡附近颇有些名声,人也曾闻名拜访,结交一二。”

颜良道:“噢?只是结交一二,不曾馈赠财货,资助其召合徒众?”

苏双只觉额头冷汗往下直冒,把身体深深伏下,道:“人愚钝,确曾资助过刘豫州一些钱财。”

其实早些时候郭溥命中山商人苏双前来参与盐铁酒专卖之事时,颜良就猜测或许是那个苏双,不过他也没太在意,更无意深究。

前些时候与田灿研究南下荆州的人选时,交游广阔消息灵通的田灿建议以商队作掩护,更推荐与刘备有交道的苏双,颜良便从善如流,答应了下来。

颜良见苏双战战兢兢的样子,知道他怕是有所误会,笑道:“苏掌柜但请安坐,既然你与刘玄德往日有交,那便好办了,我欲遣你往荆州一行,去见见刘玄德,为我带几句话,你可愿意?”

苏双一听是要他去带话,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忙不迭道:“但凭明府吩咐,人无有不从。”

颜良温言道:“我听立本言,苏掌柜等人在钱庄、专卖诸事中出力甚多,值得嘉奖。苏掌柜但请放心,只要用心为我任事,绝不会苛待了尔等,别的不提,日后常山所需的牲畜毛皮,都可以首先考虑苏氏。”

苏双郑重叩拜道:“人谢过明府信任,定用心做事。”

颜良又道:“这一回你便直接从司隶绕路去荆州,我会遣几人与你同行,这一路上的道路你可熟悉?”

苏双道:“早些年人也曾带领商队走过司隶,还算熟悉。”

颜良点点头道:“公利,你且见过苏掌柜,这路上之事要多请教苏掌柜,万勿鲁莽。”

坐在一旁的颜益立刻朝苏双揖礼道:“在下见过苏掌柜。”

虽然颜益来到常山时日不久,但苏双知道他是颜良的族亲,此时听颜良安排他与自己同行,哪里敢怠慢,立刻回礼道:“人定会遵从明府之命,听候颜君差遣。”

见苏双十分识抬举,颜良满意地举杯而起道:“二位此行事关重大,若能成功归来,本府定有重赏,望二君勉励而为。此杯酒为二君祝!”

颜益与苏双俱都举杯而起高举过头,答道:“我等定不辱使命。”

PS:《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