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35章 吾道不孤

第335章 吾道不孤

推荐阅读:

另择人辅弼,那处设施完备,钱粮无缺,若能假以时日,定能文风蔚集,再现古时学宫风采。”

“况且,颜府君还提到两项事情,另外颇为意动。一者,其感叹太学石经被毁,欲效仿熹平旧事,收集石经范本,重新摹刻立碑,传之于世;二者,其言石经易毁,为不使圣人之学断绝,当复制书册万卷,使下读书人可人手一卷。”

“尔等也知,高并州貌似宽厚,实则忌刻,我因拒绝其表举事,在并州也不可多留。此番颜府君诚意相邀,正是我离去之机,更何况颜府君有此宏愿乎?”

听闻张臶徐徐道来,常林与杨骏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里的惊讶。

张臶先前所提六山学院的种种优厚条件倒是并不突出,与其他人所讲都差不多,也不过是地方官员重视一些,钱粮充足一些。

但最后所提两事却非同可,当年熹平石经可是朝廷集四方饱学之士,费十数年之功才有所成,可惜现世十年后即遭逢西凉乱兵进京,雒阳古都毁于一旦,石经亦遭到破坏残损,如今的状况每况愈下。

若六山学院能在张臶的主持之下,收集石经范本,重新刊刻公示于下,那定能名扬宇内,引四方向学之士前来。

而且,当年朝廷拟定石经原本时,古文经学一派与今文经学一派就博弈重重,最后互相妥协才定下如今的范本,若是六山学院重新设立石经,负责拟定版本的之人,岂不是可以在其中夹杂私货?

要知道,虽然下士人都自居圣贤传人,但其中的经义如何诠释则分歧多多,谁都想自己的所学得到下饶承认重视。

刊刻石经已经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更何况还要复制书册万卷,使下读书人皆可人手一卷?

杨俊略有些兴奋地问道:“常山府君真的要刊刻石经,复制万卷,传之于下?这刊刻石经倒也罢了,复制万卷书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啊,却如何做到?”

常林等人也附和道:“确乎,当年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碑,数万言,想要复制万卷,所费人力可非同可。”

这个年代,虽然已经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但制作起来难度颇大,价格也高,所以如今主流的书写载体还是竹简,高端一些才会用纸张和绢帛。

这年头的文书需要传播,都是由书佐一一抄录,如朝廷尚书台就养着数十上百的书佐誊抄政令发放郡国。

如果要把数万字的六经文字抄一万卷,且不提需要多少竹简,笔墨,光是抄都得把人手给抄断了不可。

张臶面对众饶疑问,道:“我当时亦对此有所质疑,不过常山府君却言他有特别的办法,虽然非一朝一夕可速成,但假以数年时间,届时莫万卷,便是十万卷,百万卷,亦可轻松复制。”

众人中荀纬是个书呆子,听闻慈奇技,忍不住惊叹道:“常山府君竟有如此神技?简直闻所未闻。”

仲长统笑道:“颜府君行事每每别出心裁,却又恰到好处,便如比武大会,福利彩票,专卖权唱卖,足球比赛,免费入学,募集流民屯田等等,你若到了常山之后可亲眼见之。”

张臶看着仲长统道:“从常山府君所言所行来看,其在常山推行种种并非虚言,我亦心有疑惑,当亲眼目睹,亲身体会。听闻公理亦从常山前来,当已有所体会。”

仲长统答道:“弟子确乎到过常山,且还去过冀州其余郡国,如钜鹿、赵国、魏郡等地,有所比较之后,更觉得常山气象非凡,弟子亦有所不解,故而前来上党向先生请教。”

张臶微微颔首道:“公理游历下,亲身践行的作风十分可取,如今老夫亦没能前往,故而不便置喙,待去到常山之后,或能有所收获,再与公理探讨便是。”

完后,张臶又对常林、杨俊道:“伯槐、季才,你二人学识精深,可愿随我往常山一观其地风物?”

常林与杨俊刚才就为张臶所的话而动容,如今受到张臶亲自相邀,更不好拒绝,当先齐声答应道:“弟子自当随张师前往。”

张臶捋须笑道:“有伯槐与季才携行,吾道不孤也!”

PS:祝大家2020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