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43章 常山风物

第343章 常山风物

推荐阅读:

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常林对杨俊道:“元氏城倒是洁净,与余地皆不相同。”

杨俊赞同道:“不止是元氏城,便是我等沿途经过的县乡,也比其他地方洁净不少,看来常山国内对此十分看重。”

常林点零头,道:“想当年雒京的道路亦如此平整洁净,可惜毁于兵灾,如今却也不知修复得如何了。”

见话题有些沉闷,杨俊道:“听闻常山这些年也屡屡受到黑山滋扰,不过我们一路行来却发现百姓皆神情安泰,连四处流入的屯客都能安居,倒是极为不易。”

常林道:“常山政通人和,颜府君不仅精于兵事,连治政也不可觑啊!”

杨俊笑道:“或许,你那仲长友倒都得实话。”

常林叹道:“不入常山,吾亦不愿轻信,入了常山,更觉难以置信也。”

杨俊惊讶道:“噢?伯槐兄何出此言?”

常林道:“下丧乱之后,各地都严防流民大量涌入,更防流民啸聚一方落草为寇,而你我沿途所见那些屯田堡寨中人,皆从四面八方而来,有冀州,有并州,有幽州,有兖州,甚至还有司隶人氏。”

“常山一地能召合如此多的流民,又能令其各安其份,不仅不能为乱,还能组织起来开垦荒田,疏通沟渠,从事生产,殊为不易啊!”

“更何况修葺道路,扩建兵营校场,还要建那规模宏大的足球场,又要练兵剿贼,哪一处不需要大量人力钱粮,而颜府君以常山一郡之地,竟然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奇就奇在,这些事情都在短短数月之间齐头并进,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杨俊亦沉沉地点头道:“伯槐兄所言极是,若非亲眼目睹,的确难以想象。”

常、杨二人感叹连连的时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少年常时则张着大眼睛左右顾盼,看着颇为新鲜的元氏城。

他见道路边上每过一段路就建着高大茅屋,时不时有人从屋中进进出出,问道:“此可是溷轩?为何要修建得如此高大宽敞?”

王象虽然比常时大好几岁,但毕竟也都是年轻人,这一路上相处下来熟稔不少,就不再似先前那么拘谨,答道:“应当便是了,那溷轩搭高之后,屋檐下虚开了一层窗户,想是为了通风所用。”

常时用力吸了吸鼻子,奇道:“好似是如此,竟然并无什么气味,只是这路上需要设这许多溷轩么?”

王象道:“总好过想要如厕时,还要跑老远的路。”

常时道:“也对,羲伯兄,方才听足球场那边传来喝彩声,想是那边正有比赛,不若我等一会安顿下来后,就出城去看?”

王象看了一眼走在前边的杨俊,道:“我得随着杨君,不好随意走动。”

常时却不以为意,这些时日同行,他已经看出来杨俊与他父亲一样都是外严内宽的性子,定不会不允。

他又琢磨着得让仲长叔父带自己去,免得找不到地方,想到此处便回头去寻仲长统。

只见仲长统正与荀纬、苟灵、秦寿等三人并辔而行,自从那日酒楼相遇后,彼此都觉投契,一路行来愈发熟络。

过了井陉之后,仲长统以过来饶身份,屡屡为几个新交的好友解沿途种种变化,比如某地原本是块荒地,如今却建有屯寨,附近田地已经被深深翻犁,只待时日一到就播种耕耘。

又比如他们在沿途亭舍烧火所用的黑漆漆的硬石块,乃是产自井陉南边的石涅,如今被颜府君称之为煤,此物无需烘制,却比木炭还好用。

如此下来,隐隐间几人都以他为首,眼下也是如此,围着他边走边聊。

仲长统指着脚下的硬实地面道:“你们有所不知,我初到元氏时,城中道路也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还是亲眼所见有人修复,据那些修路的人中间有一些是雇请的流民,但更多的是被俘的贼人。”

秦寿冷哼一声,应道:“彼辈贼人为非作歹,自当做苦役赎罪。”

仲长统答道:“可不是么,颜府君称之为劳动改造,若肯用心改造,假以时日后倒也能成为一个良民。”

荀纬点头称赞道:“教人弃恶从善,倒也是个德政。”

众人边聊边走时,元氏城南的县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