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50章 此行无憾矣

就在毕轨给颜良做工作报告的当口,被颜良提及的三个年轻人,吴质、刘桢与颜斐则在邮驿静静等待。

三人里吴质略年长,有二十四五岁,而刘桢与颜斐均只十八九岁。

吴质出身单家,也就是门户的意思,非是高门大户出身,但为人却颇有仕进之心,喜欢与权贵冠族交往,以求借得好风助力。

不过他的出身终究是个劣势,济阴郡中的高门大族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谄媚之人,可以随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虽然也每每邀他饮宴,然对他言语态度中颇有轻视,显然并不把他当作身份匹配的同等人。

在去年的时候,颜良偏师入兖州,沿着济水、濮水东进,把兖州搅成一锅粥。

若那些高门大族最怕什么,那其中一项便是贼兵,而另一项大约是官兵。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可不是瞎的。

当颜良大军势如破竹连破平丘、长垣、冤句、句阳,甚至大破振威将军程昱驻守的鄄城,斩程昱之首,把战火燃到济阴的时候,济阴本地的一些大族已经在想,是不是要换一个主人舔一下了。

但大族有大族的倨傲,不会轻易对新来的统治者低头,而是要显示他们在本地的强大力量。

通常中原诸侯交战,攻下某地之后迫于形势也不得不礼辟这些本地大族出来协助管理,这也是他们可以拿乔的地方。

不料颜良根本就没打算长期占有,所以手段一点儿都不文明,甚至还有些野蛮。

首先是挑动黔首百姓告举地方大族豪强,但凡名声不好的大族豪强,河北军就上门请人,美其名曰为民做主重审冤案。

面对群情汹涌的无知黔首,面对明刀明枪的河北大兵,大族们发现他们所依仗的地方声望竟丝毫不起作用。

大多数人捏着鼻子认栽,一些恶名昭彰的族人被绳之以法,一些非法所得被籍没。

当然,法外还是能容情的,这年头影以缣续”,也就是用钞票赎罪这条路,大家想要赎罪还是有门路的嘛!

也有一些不长眼的豪强仗着自家宅院墙高院深,意欲暴力抗法,面对他们的便是讨逆营强势扫灭,这些人负隅顽抗,肯定与曹逆有勾结,灭掉他们心安理得。

颜良把陈留、济阴各地的一些不法豪大家敲打搜刮了一番后,赚了盆满钵满,也为他如今的常山国振兴计划带来了启动资金。

就这样,讨逆营居然还在陈留、济阴的黔首百姓间留下了不少美名,因为那些豪族真没一个屁股干净的,颜良主持公道后,顺手就拿出些抄没的资财粮米赈济了不少百姓。

加上有这些富户的资财粮米打底,颜良对自己麾下的军纪看得极重,无故滋扰百姓者,俱营前受笞,严重者斩。

打土豪,审冤案,不扰民,施赈济的军队,当地百姓哪里见过啊,不免感恩戴德交口称赞。

济阴大族的日子不好过,然吴质却嗅到了机会,他以为河北军行事大不一样,有些仇视士族,却亲善黔首,自己一介单家,应该也算是黔首吧?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各类书籍读了一大摞,好歹也有些本事,或许能为河北军所用。

他甚至打听清楚了,带兵来到济阴的讨逆将军颜良很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就连对寻常工匠都恭谦有礼,愈发觉得自己机会不。

不过吴质还没寻到门路投入讨逆将军幕下时,颜将军在济阴转了个弯儿又回了陈留,而留下继续对廪丘等地用兵的统兵将领昌琦,吴质也见过一面,纯然武夫尔,不值往投。

河北军作战果然厉害,廪丘、范县瞬息便下,正当吴质以为河北终将压过河南,袁大将军取代曹司空的时候,官渡一战的消息却传了过来。

袁公败绩,曹公获胜。

吴质不免感叹世事无常,幸好自己没立刻投入河北军郑

不过再之后的事情又出乎了吴质的意料,河北军虽官渡遇挫,然仍旧占据陈留、东郡、济阴的一大片土地,看来不打算退回黄河去。

而曹司空派人来争夺过几次,虽然夺回了几个城池,然而随着腊月到来,双方竟然偃旗息鼓,维持了表面的平衡。

又过了几,吴质又听闻济北国治卢县为河北军攻破,济北相季阐被俘。

眼看着河北军的势头又起来了,这形式瞬息万变的,让素有主意的吴质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还要不要舔上去。

不过自从文将军驻军济阴北部后,地方上稍稍安定,居然公告县乡,征募儒生、会计、工匠、农人。

这让吴质的心思又冒了出来,犹豫再三,还是在县寺门前报了名。

报名的时候,城中冠族刘氏的一个子弟还出言讥讽他无德无才,还妄想得到任用。

素来本着以和为贵的吴质没有回嘴,但心里却鄙视了回去,你刘氏号称冠族,不也一样派人为河北军效力?前些时候河北军审查冤案中,不也有你们刘氏的不肖子弟?不是照样低头交出钱财赎人?

我吴季重虽是单家,但违法乱纪的事情可是不屑为之的,比起你们这些鱼肉乡里的家伙,显然自己更应该出人头地才是。

吴质倒真有几分才学,不仅文辞撩,对时政亦有见解,很顺利就得到了河北军的offer。

但让吴质没想到的是,他好不容易上了河北军的大船,居然听这艘船是要开往常山的。

他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妈妈呀,这怎么和好的不一样,我要下船,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船。

这时候吴质已经上了贼船,与其余被征募之人一起随在军营之中,想要跳船也没机会。

正当吴质感叹遇人不淑时,本次开船的老司机毕轨出现了。

莫看毕轨年纪,但这船开得稳稳当当,不止是开往常山,途中还往东平和济北绕了一圈。

毕轨闲暇时候与吴质大聊特聊常山的变化,更告知威名赫赫的讨逆将军颜良正是新任的常山国相。

吴质立刻打从心眼里了一句,没错,这就是去幼儿园的船,是我要上的船!

自打前几日进入常山之后,吴质亦亲眼目睹了常山国中的点点滴滴。

他看到了各地亭舍人员充足尽职尽责,对每个过路行人都严加盘问。

他看到乡里百姓生活安定,大多数的气色都还不错。

他看到县道上时不时巡梭的讨逆营官兵,而百姓竟只是避在道旁,一点都不惊不怕,甚至还主动笑着与官兵们打招呼。

他看到各地市坊商贾辐辏,货物充足。

他看到了真定城那高大的比武大会会场,也看到元氏城外的元氏足球场。

他看到了各地役夫正在官吏的带领下疏通沟渠,开垦荒地。

他听了讨逆将军不久之前又以一千破一万,大败黑山贼帅张燕。

来到元氏城中,他又听钜鹿大儒张臶已经来到了元氏城,不日即将前往六山学院宣布这座高等学府正式启用。

这种种景象,让吴质有不虚此行之感叹,并有些患得患失,琢磨着自己能否得到颜府君的青眼。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人,刘桢乃东平才子,宗室贵胄,而颜斐更是颜子二十三世孙,与颜府君同出一源。

论家世,二人比自己高了不止一点半点,若与自己同台竞争,怕是争不过他们。

不过吴质此人心思玲珑,虽然岁数比刘桢、颜斐还有毕轨大上不少,但刻意逢迎之下,与几人关系处得极为融洽。

在路途闲聊时,吴质也拐弯抹角打听刘、颜等人此行的目的。

刘桢言他只是前往六山学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