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69章 恭谦君子刘景升

第369章 恭谦君子刘景升

推荐阅读:

益的目光还扫过默默站在刘备身后的文臣武将们。

那红脸膛长须髯的应当是关羽吧?

那黑炭脸铜铃眼的应当是张飞吧?

另两个身材高大的将领是赵云与陈到?

那个窄袖胡服的来中年人是简雍?

那个一本正经宽袍博带的又是什么人?

虽然心下好奇,颜益却不打算立刻上前相见,按照族兄的吩咐,他迟早得会一会刘备,然而现在不是时候,他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

来也巧,颜益刚刚从襄阳北上,便遇到了前去迎接刘备的吴臣、伊籍等人。

在太常赵岐的宅院里,颜益早就在赵戬的介绍下与吴臣、伊籍见过,大多数人只是以为那个一直在抄书好学后生是赵岐的弟子门生,所以也没太在意。

吴臣等人不知道颜益去做什么,但颜益却对他们的去意了如指掌,便主动搭讪一番,就此一路同行了下来。

在同行的时候,颜益倒是与吴臣有过沟通,因为吴臣属于荆州幕僚中最为强硬的挺袁派,他要与刘表打交道,少不得需要吴臣美言一二。

在到了这平氏县后,不管吴臣等人是否到了目的地,反正他颜益的目的地到了,事先也与吴臣交代过是来平氏会一个朋友,所以也毋须再次告辞,直接就与李三等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队伍,往平氏县下的义阳乡而去。

——☆——☆——☆——

在义阳乡唯一一家兼卖酒水的食肆里,几个年轻后生也正在对带着部属和百姓途径平氏的刘玄德评头论足。

一个较年长,貌相敦厚的青年道:“刘玄德为今上尊为皇叔,屡次力抗奸佞,真乃汉室柱石也!”

一个较年轻的红脸青年却道:“子太此言诧异,岂有整日价被撵得东奔西跑的汉室柱石!”

被唤作子太的敦厚青年道:“那是刘玄德时运不济,刚入主徐州,就遭逢吕布背反,失了根据地,后曹孟德夺下徐州,却自遣长吏,唯委之以豫州牧虚衔。刘玄德其后又寻机反衅,只是根基不牢,不能力敌曹军罢了。”

红脸青年反驳道:“遭逢吕布背反就失了徐州,那曹孟德不也曾遭遇吕布背反,也不见其失了兖州。况且刘玄德受命南讨袁公路,却引兵东向夺取徐州,又岂不是背反乎?”

敦厚青年道:“这怎一样,左将军可是有衣带诏,是奉诏行事。”

红脸青年道:“衣带诏?此物可曾有之?子可承认过?怕是某些有心人胡编乱造的吧?”

敦厚青年为之语结,转头看向另外一壤:“公绎,你且,此事当不当真?”

那被唤作公绎的是一个国字脸青年,年纪与红脸青年相若,闻言道:“衣带诏为不为真我不知,然曹孟德把持朝纲,令出一门怕是不假。”

敦厚青年闻言大点其头道:“公绎此言在理,乱臣贼子人让而诛之,故左将军此乃义举,不为背反也!”

红脸青年嗤笑一声,却不直接答话,而是又满饮了一碗酒水。

饮过酒后的青年脸膛愈发红亮,昂着脖子道:“且不提他背不背反,义不义举,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日子过得也太过憋屈,大丈夫不为此也!”

敦厚青年疑惑道:“咦!文长去岁时还曾言刘玄德起于微末,白手起家,乃是一时豪杰,若其能来到荆州,当往谒一观,如今怎又改了口。”

红脸青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方才我观刘玄德麾下部伍长途奔走神情疲惫,又有众多百姓拖家带口狼狈不堪,若只是这般的刘玄德,在我看来,还差零儿劲。”

敦厚青年也叹道:“那些长途跋涉的将士、百姓的确不容易,不过也可见得左将军甚得人心,方才有这么多将士、百姓甘愿追随。”

红脸青年道:“那又如何,彼辈追随他,可是甘愿颠沛流离?又有谁不愿过上好日子?所以么,在我看来,刘玄德不过一落魄豪杰尔,尚且算不得个顶个的英雄人物!”

敦厚青年道:“噢?那在文长眼里,何人堪称英雄人物?”

红脸青年又干了一碗酒,用大手抹了把嘴,掷地有声地道:“下英雄,当属官渡之战力挽狂澜的讨逆将军为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