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10章 诱之以利

第410章 诱之以利

推荐阅读:

琰便问道:“敢问府君,此次郡中打制的新式曲辕犁,准备如何投入民间使用?”

颜良答道:“自是先从屯田各部先用,那些抛荒许久的田土,正适合用此利器。”

崔琰道:“府君的意思是官中使用,那府君就没考虑过让县乡民间也用上么?”

颜良道:“自然不是,此农耕利器,我巴不得全郡百姓,乃至于全下百姓俱都用上,奈何此物制作不易,打造耗费木材铁料不少,郡中也不可能尽数无偿提供。”

“即便是铁官和工曹辖下作坊毋须考虑牟利,以成本价出售,怕是寻常百姓也会悭吝那几个钱,未必肯骤然花钱替换旧犁。”

“况且此物新出,百姓不得亲眼所见,怎会知此物的好处,不若待各屯田所部先行试用,也好以之为范。”

崔琰方想着此物功在社稷,自当无偿提供,但他也知道铁官本职是打制兵甲,如今花费了诸多人手精力制作农具,势必不可能无偿。

他想了一想道:“敢言之明府,井陉县多贫瘠山地,民人穷困,诸多地方尚有民众手持耒耜以耕。如此,则民人益穷而不得解。”

“虽明府所言当循循而进,然下吏执政一方,实知百姓之苦一刻都等不得,如今宿麦方收,正是播种之时。吾观此曲辕犁操作灵便,功效实优,故而请明府拨下一些,让井陉之民先行使用。”

颜良一听大概是明白了,这是看到好处就讨,虽然地方上早日用上也是好事,但若是各个县官吏都来讨,那这也来不及做啊。

而且,颜良听崔琰的意思,那是不打算付钱,这个例子可更不好开了,不然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岂不是要亏到姥姥家去。

颜良道:“季珪兄拳拳为民之心吾当敬之,不过兄亦知,这无偿送上手的物事,百姓往往便不觉珍惜,且若此例一开,届时其他人也一并如此,我也不好做啊!”

崔琰思索片刻,道:“井陉之民穷困,料来也如明府所言,不愿轻易花钱购买新犁。故而下吏愿意以井陉县中先购下犁具,让用不上犁具的百姓先花费少量钱租用,待其用得好了,田地里的产出高了,再令百姓出资购买。”

颜良一想崔琰倒是玩起了先租再售的花样,倒是挺先进,也挺敢于担当责任,这万一百姓用得习惯了,但还是不愿意花钱买,那岂不是折在手里了,要知道井陉的财政可不宽裕,到时候别闹得官吏们发不起薪俸。

颜良反问道:“季珪兄以为,用曲辕犁一季,便能使得田地中产量剧增,够得上买犁具的钱?”

崔琰被问得呆了一呆,呐呐道:“好似也没那么大成效。”

颜良呵呵一笑道:“我倒有个法子,不知季珪兄想不想听?”

崔琰立刻问道:“还请明府指教。”

颜良道:“季珪兄先前之法不错,让百姓先租用以知其效,若是百姓租用一季之后,觉得曲辕犁大优,又暂时出不起钱,各乡里不妨由里正、三老、力田牵头,二三户、三五户一并购买一架犁具,曲辕犁用时短,人力牛力皆省,几户人家合用亦不误农时。季珪兄以为如何啊?”

崔琰闻言一拍大腿道:“明府此言大善啊!此正是民人立券置办公田之法,我先前怎就忘了呢?”

颜良的这个几户共同出资购买农具的方法其实也不新鲜,时人更有整个里的几十户人家一起出钱购置一片公田,然后按照出资多少,以及各家各户的情况,分给集资人使用。

这种方法并不完全看出资多少,而是带有一部分扶住贫弱的意义,称之为立券。

颜良呵呵一笑道:“非止如此,我还有一条补充,为了鼓励民人买下曲辕犁,若其在这一季租用后立刻购买,可免去其本季租金。如此,则这批犁具亦不会长久搁置在季珪兄手中了。”

崔琰其实提出这个方法的时候,早就有所预料,民众可能还是不肯出大价钱购买犁具。

因为他在定租金的时候,肯定不会定太高,不然百姓们也不愿意租赁,而相对于较低的租金,短视的百姓肯定愿意继续租用。

所以崔琰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算,他准备自己私下出钱来做这个事情,眼下听颜良如此,真心敬佩道:“明府真巧思也。”

颜良道:“此乃‘诱之以利’也,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