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

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

推荐阅读:

有不如。

而陶升在邺城官场里如鱼得水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曾救下袁绍以及手下僚属的家眷,并非是他有多能打。

以陶升一向谨慎微的性子,能够主动请战,显然是有一定把握。

颜良问道:“不知元亨兄有何具体的筹划?能出动多少人马?”

陶升道:“在下手下不过只是数百扈从,新近组织的千余屯卒操练未久,以之摧城拔寨料来力有未逮,不过列阵发弩倒是并无问题。以在下这些人手固然不能成事,所以在下与仲营督有过商量,愿意共同出兵,以助明府剿贼大业。”

听了陶升这么一,颜良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心道原来如此,陶升与仲栋竟然商量好要一起出兵。

算起来,从成阳时加入颜良麾下的仲栋也算是第一类旧部之属,然而表现的机会不多。

唯一的亮点是,仲栋此人十分识趣,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都能深合颜良的心意。

刚听到仲栋与陶升私下达成共识时,颜良心中微觉不快,不过仔细一想,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如今手下五个营督里,就属仲栋资历与关系最浅,统御的兵马也最少,承担的任务也最轻。

想必仲栋也担心在此次剿贼大计中,不可能单独成为一路进击的兵马,不能捞到足够的功劳,这才拉拢陶升,更怂恿陶升出面请战。

而陶升估计也有同样的心思,二人一拍即合。

按照原本颜良的筹划里,赞皇山方向也属于一支迷惑黑山贼的疑兵,故而遣了仲栋把兵马都尽数开进山里。

眼下这疑兵的效果已经起到了,虎尾山、老槐谷处大获全功,吸引住了黑山贼的注意力,那么虚招变为实手也是个不错的方案。

仲栋的高邑营满打满算不过一千六百人,以之进击固然不足,原来颜良打算调遣张斐的部分兵马与之合兵,眼下既然陶升跳了出来,那倒是省了事情。

颜良道:“元亨兄与仲子骞有心了,既然汝等战意甚坚,那我也不好相阻,汝等可以拿个具体方略出来,交由军谋掾合议一下。”

陶升一听有戏,忙拜谢道:“我等自会拟出方略请明府、辛掾审议。”

见陶升干劲十足,颜良不免要给他泼泼冷水道:“元亨兄与子骞念着杀贼建功是好的,不过屯田之事仍是首要之务,只有粮足,将士们才能安心杀担”

陶升道:“明府指教得是,如今各屯部人员充沛,诸事顺利,又有马石邑慈大才总筹郡国水利,只要这一季下来,定能使郡县大樱”

大有的意思便是大丰收,显然陶升对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

这一点上颜良倒也并不觉得意外,他这些时日沿途经过不少屯田堡寨,看到多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足见陶升对于屯田事务十分上心,算是个能干事的人。

不过颜良对张燕主动请战还是觉得好笑,毕竟张燕也是出身黑山贼,那话怎么来着?相煎何太急啊!

想到此处,颜良记起一桩事情,问道:“对了,元亨兄那个扈从,就是潜入黑山中联络各个贼寨的,如今有何进展了?”

陶升道:“明府的是习资吧?习孟才如今随在陈行之掾下办事,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听颇有成效。”

颜良道:“嗯,此事我会问陈行之,若我没记错习资主要是联络张坦那边的诸贼寨吧?”

陶升道:“正是。”

颜良道:“那杨凤那一支的人马,元亨兄熟不熟?”

陶升思索了一番后答道:“黑山校尉杨凤早年与张燕并驾齐驱,甚至还隐隐高过一头,不过杨凤亡故之后,其子杨恪却没了杨凤那般威势,只得尊奉张燕为黑山之主。在下早年与杨凤也有一面之缘,但却与杨恪并无交往,不过若明府有意联络杨恪,在下也可以遣人试试。”

颜良拈须道:“那就试一试,最为顽抗的张燕如今已经被打惨了,往后还会被打得更惨,想必张坦、杨恪等人不会愿意给张燕陪葬。”

陶升问道:“依明府之意是准备拉拢张坦、杨恪,在下斗胆问一句,若二人愿意归附,明府准备如何对待二人呢?”

颜良道:“如何对待?那就要看二人能在此事中起多大的作用了,元亨兄不正是最好的例子么?”

陶升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在下清楚了,自当将明府的意思转达给张、杨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