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28章 上钩

第428章 上钩

推荐阅读:

习惯原因,也因为他所用的环刀、甲胄乃是那一次比武时,颜良亲自授予他状元的奖品之故。

不过在教导营毕业的那一,颜良在看过他悉心保养的环刀和甲胄后,又赐予了他一杆自用的长槊。

在那之后,卫恂很是花费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去练习长槊在步战与骑战中的运用,以期不辜负颜良的赠予之厚望。

眼下在山坡上的战斗,卫恂率领的步卒并未完全结好阵势,并不能最大化发挥出长槊阵的威力。

以单打独斗而言,长槊并不及刀盾灵便,但卫恂丝毫不怵,手持长槊进退有度,始终用兵器的长度优势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以力量而论,身高体壮的铜头明显要优于卫恂,每一次劈砍都能把对方的长槊给荡开几寸,他所持的大楯比之汉军制式盾牌更要厚重宽大,锋利的槊刃刺在盾身上,也只能够留下几个盂,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损伤。

然而卫恂的身法灵敏,手法既准又狠,铜头稍许攻得急切了一些,露出丝毫破绽,便会被瞄准面门、咽喉、腹等要害位置刺去,逼迫他退后防御。

但卫恂逼退他之后也并不着急抢攻,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姿态,倒把一半以上的精力用在防守上,打得是滴水不漏。

铜头连续几次冲击都无功而返,直气得他哇哇乱叫,空有一身蛮力无从施展。

铜头这最猛的一点被成功遏制住之后,他所率领的大楯兵前进的势头也放缓了下来,却是正落入了颜良的算计之郑

在山坡下的张临也知道此刻正是进攻的良机,他稍稍调整了一下队列,以本寨中带出来的千余精锐为前军,其余各山寨贼兵殿后,骑兵在前,步卒在后,齐齐发一声喊便发起了新一波冲击。

阻拦在张临面前的正是陶升率领的常山典农兵马,常山典农兵马是以陶升的五百老卒为骨干,征募各屯田部里的青壮组成的屯军。

比起其余各营正规军而言,屯兵们成军的时间更晚,训练的时间也更短。

虽然在老槐谷中,颜良派遣得力的军吏对这股屯兵加紧操练了一段时间,但单兵素质和组织力上的差距却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屯兵们打打顺风仗,追亡逐北,甚至打打寻常的贼兵倒也勉强应付,但当张临所部拿出拼命的架势猛攻之后,就有些难以应付。

前些时日出使杨恪处立下功劳的大块头晏姜也率领一部步卒挡在最前方。

在过去,晏姜曾经十分艳羡各种友军以密集枪矛阵来应对敌饶步骑冲阵。

在晏姜看来,只消步卒们把枪矛一杆杆提起来,便会像一头刺猬一般让敌人无从下手。

然而当他亲身参与到战场前线时,才发现这长枪阵也不是那么容易结的。

当敌人骑着奔马气势汹汹冲过来的时候,要步卒们保持镇定,站稳脚跟,握牢枪矛对准前方,使得阵势不动摇,并非是一件易事。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例外都是经受过千百次刻苦训练的精兵,并且至少还得有一半以上经验丰富的老卒,方能使步阵岿然不动。

常山典农辖下的屯兵们大都不是职业战士,被临时征召后也只是经历了几次烈度并不算太大的战斗,还算是半新不旧的菜鸟,何曾经受过如此场面。

当敌饶战马踏着密集的步点冲上来的时候,很多屯兵下意识地往后退步,握着武器的手也有些发软,更不敢抬眼去看那些气焰嚣张的贼人。

反应到阵型上,原本就不太密集的枪矛阵一下子松垮了下来,再也无法形成阵型优势。

在枪矛阵中央的晏姜心中大急,不停朝身旁畏畏缩缩的同伴们喊叫,让他们镇定下来,抬起枪矛准备迎担

不过晏姜的吼叫却没起到多大的作用,他身旁的同伴大都缺乏血与火的洗礼,如同一群刚刚披上狼皮的羊,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勇气。

加速冲锋而来的贼军骑兵们越迫越近,在撞上步兵阵前忽地投掷出一批飞斧、手戟、短刀、狼牙棒等沉重的短兵器。

这些沉重的短兵器落旋转着砸向屯兵们的枪矛阵,砸在枪矛之上,砸在屯兵们的身躯之上。

屯兵们的甲胄也没有各营兵马那么精良,多是以皮甲皮胄凑数,有军职在身的才能皮甲铁甲铁耄

面对这些沉重的短兵器,皮甲皮胄的防御相当有限,各个被砸得哭爹喊娘,更有一些胆气弱一些的,直接抛了手中的枪矛往后便退。

而张临率领的贼骑便趁着面前步阵被砸得动摇的时机,一头撞了上来,成功冲入了屯兵步阵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