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54章 书道大家

第454章 书道大家

推荐阅读:

何我没看到有邯郸子叔的墨宝?”

邯郸淳性格谦和,为人滑稽,在座诸人都与之相善,不少人留有他的墨宝,不过他们却不敢献丑,因为谁都知道颜益新得了邯郸淳亲手所书的两册书。

颜益便从随身包裹中拿出这两卷《笑林》与《艺经》来,双手高举递给罗晖,道:“此乃邯郸公行前所赐,还请罗公过目。”

别人拿来的墨宝都是一幅字,多是十几、几十字,至多百余字,但见颜益拿出来厚厚两本纸书,罗晖也是微微讶异。

罗晖接过书册,翻开一看,便被吸引住了目光。

如果梁鹄以写大字见称,那邯郸淳便是以写字而称奇。

他们所用都是脱胎于隶书的八分书技法,也就是后世楷书的雏形。

邯郸淳用以写在书册上的字体,放之后世有一个称谓,那便是蝇头楷,正完美发挥了邯郸淳的书法技艺。

如果章草、八分大字上,罗晖还略有所长,在这蝇头楷上,比之邯郸淳肯定是自愧不如,所以看得是如痴如醉,竟略过了书中内容,只看进去了笔法笔意。

罗晖将两册纸书细细看罢,长吸一口气道:“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崭嵓崔嵯,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诞,不可胜原。蔡中郎诚不我欺也*郸子叔已尽得王次仲之书势也!”

王次仲便是改进隶书为八分书的上谷书法名家,罗晖将邯郸淳的书法比拟王次仲,可以是极其高的评价。

只见罗晖干瘦却依旧稳定的手指在书册上一一抚过,像是抚弄二八处子的肌肤一般温柔,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这神情可把颜益给看得发愁,心想这老家伙若是开口问我讨要此书,那可如何是好。

好在罗晖显然并没有那么不要脸,拿起书册递还给颜益,还用十分郑重的语气道:“邯郸公将此两册书赠予友,足见其对友之殷殷冀望,友若悉心揣摩,时时习练,假以时日,或能为又一书道方家也!”

颜益当然是恭恭敬敬地接回书册,答道:“子自当承二公之意,只是子愚钝,恐未必能有所成。”

罗晖道:“无妨,修习书法一如陶冶性情,友尚且年轻,日后的路还漫长得很。若是觉得子叔的篆书、八分太过工整,不妨借鉴下老夫的章草,或能两相补益,有所得。”

着便从书案上取了一幅自认为满意的章草递给颜益,看得旁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心想怎么好事总是轮到这子。

颜益也是心里美滋滋,又是一阵拜谢。

聊过了书法,罗晖请众人在家中进了飧食,席间也都是聊些各地风物趣闻,时人逸事,根本就没谈到什么正事。

老先生毕竟年纪大了,精力有所不济,众人也没有如往日般饮宴不缀,略进饭食后,便罢席告辞。

杜畿心里有些郁闷,从进到罗宅后,话题便一直围绕在书法等事情上,他几次想要开口河道之事,却总是找不到机会。

眼见筵席将散,杜畿正要冒昧开口,罗晖却对他道:“伯侯,老夫虽早就不理俗物,不过也略有耳闻水道疏浚之事,此事族中儿辈多有欠妥之处,先时我还不愿插手,不过既然伯侯亲自来了,自不会让伯侯失望。”

杜畿闻言大喜道:“有公此言,晚辈自可放心。”

杜、罗二家因用水之事生了龃龉之事,杜畿只告知了崔钧与颜益,其他人都并不知情,闻听罗晖此言都一头雾水。

只有崔钧与颜益心中却想,姜还是老的辣,别看罗晖七老八十,又沉迷与书法之道,实则心里门清呢!

颜益仗着刚与罗晖亲切交流的份上,开口道:“敢言于罗公,子与邯郸公一般,于机巧一事上颇有兴趣,闻公族中有请得扶风马氏子,精于机关木作,可否容子一见,好满足子猎奇之心。”

罗晖对于此事也知之不详,只是听闻过族中请了人来制作大型翻车,用以灌溉田亩,便道:“或许有之,稍后我会让儿辈送其来见伯侯与友。”

此言一出,杜畿与颜益都是心中满意,再度向罗晖致谢后告辞离去。